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jù)Gartner的最終統(tǒng)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shù)據(jù)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xù)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消息稱 OPPO 將在未來三年給一加單獨投入 100 億元資金 12 月 16 日消息,據(jù)界面新聞,OPPO 公司內部決定將在未來三年中給旗下子品牌一加單獨投入 100 億資金。 發(fā)表于:12/18/2022 臺積電 1nm 新廠最早有望于 2026 年動工,2028 年量產 12 月 16 日消息,新竹科學園區(qū)有關負責人 12 月 5 日表示,臺積電未來的 1 納米廠將落地竹科龍?zhí)秷@區(qū),龍科 3 期擴建計劃的先導計劃已于 11 月中旬上報,進度正常。 發(fā)表于:12/18/2022 美國將長江存儲、寒武紀、上海微等36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 2022 年12 月15 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決定將包括長江存儲、寒武紀、上海集成電路電路研發(fā)中心、上海微電子、深圳鵬芯微等在內的36 家中國實體(包括一家長江存儲日本子公司) 加入實體清單。 發(fā)表于:12/18/2022 壞消息:臺積電停止SRAM微縮!卡在了5納米! 根據(jù)WikiChip的一份報告,臺積電的SRAM微縮速度已經大大放緩。當涉及到全新的制造節(jié)點時,我們希望它們能夠提高性能、降低功耗并增加晶體管密度。但是,盡管邏輯電路在最近的工藝技術中得到了很好的擴展,但SRAM單元一直落后,顯然在臺積電的3nm級生產節(jié)點上幾乎停止了微縮。對于未來的CPU、GPU和SoC來說,這是一個主要問題,由于SRAM單元區(qū)域微縮緩慢,它們可能會變得更加昂貴。 發(fā)表于:12/18/2022 高通看好RISC-V前景,暗諷Arm已過時 正與Arm進行專利訴訟的高通近日表示RISC-V將會擁有更廣闊的未來,并暗諷Arm 是過時的傳統(tǒng)架構,不僅具備一些無用的功能,且還無法滿足某些設計需求。 發(fā)表于:12/18/2022 富士康出售紫光集團全部股權! 鴻海昨日晚間重磅公告,全數(shù)出售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及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權。 發(fā)表于:12/18/2022 韓國本土半導體廠商開發(fā)石墨烯技術,提高生產良率 12月15日消息,據(jù)報導,韓國本土的半導體和顯示材料開發(fā)商——石墨烯實驗室 (Graphene Lab) 開發(fā)出了基于石墨烯制造的EUV光罩保護膜 (Pellicle) ,有望顯著提高ASML的極紫外光 (EUV) 系統(tǒng)生產芯片的良率。 發(fā)表于:12/18/2022 曝三星向華為轉讓上百項美國專利 據(jù)媒體報道,日前,三星向華為轉讓了98項美國專利。 發(fā)表于:12/18/2022 中國首個原生Chiplet小芯片標準發(fā)布 據(jù)報道,在16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互連技術與產業(yè)大會”上,首個由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相關企業(yè)和專家共同主導制定的《小芯片接口總線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正式通過工信部中國電子工業(yè)標準化技術協(xié)會的審定并發(fā)布。 發(fā)表于:12/18/2022 曝臺積電1nm新廠最早或于2026年動工 業(yè)內分析稱,臺積電1奈米廠最快2026年中可開始動土,最快2027年試產、2028年量產。 發(fā)表于:12/18/2022 ?…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