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DRAM技術受阻,如何走出瓶頸?

DRAM技術受阻,如何走出瓶頸?

2021-10-25
來源:Ai芯天下

前言:

DRAM誕生至今,行業(yè)已經擁有3家1X節(jié)點的制造商,其存儲容量超過4Gb,他們仍在制造具有相同配置的存儲單元。

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2016-2017年進入1Xnm(16nm-19nm)階段,2018-2019年為1Ynm(14nm-16nm),2020年處于1Znm(12nm-14nm)時代。

DRAM技術受阻

每個新的DRAM技術節(jié)點都能生產出比其前一代更小、更緊湊的芯片,使得每個晶片能夠集成更多的芯片,抵消了引入新技術所增加的制造成本。

從技術和性能角度來看,DRAM面臨的主要是帶寬和延遲方面的挑戰(zhàn)。

由于受限于傳統計算機體系的馮-諾依曼架構,存儲器帶寬與計算需求之間的存儲墻問題日益突出。

新技術1:3D DRAM

隨著DRAM擴展速度放緩,圖案化成本的增加以及可能達到的物理極限,使得在二維上進行縮放更具挑戰(zhàn)性。

①對于堆疊的物體,關鍵是構建一個好的電容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相鄰位單元的干擾。

②堆疊層將出現在生產線后端 (BEOL),而生產線的后端需要在低溫下處理,這具有較大挑戰(zhàn)性。

③由于電流電容太深,堆疊多層是不切實際的,這意味著需要一個新的位單元進行堆疊,但無電容器位單元同樣很難構建。

新技術2:晶圓減薄工藝

晶圓減薄工藝和混合鍵合技術的結合為DRAM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晶圓減薄工藝有利于后續(xù)封裝工藝的要求以及芯片的物理強度,散熱性和尺寸要求。

薄晶圓的生產和混合鍵合將大大降低TSV阻抗,它還會增加數據帶寬,降低熱阻,最終增加互連密度。

如果使用這種技術,將不會看到HBM結構中芯片之間的導電凸塊,并且存儲器芯片的厚度將薄十倍,這將導致堆疊高度的整體降低。

新技術3:混合鍵合技術

與現有的堆疊和鍵合方法相比,混合鍵合可以提供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功耗,但該技術也更難實現。

混合鍵合技術對分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芯片邊緣缺陷很敏感,這導致在晶圓切割過程后需要進行新的檢查,DRAM制造商要求在后端封裝領域進行亞微米缺陷檢測,這在原來是前所未有的。

缺陷控制至關重要,考慮到這些工藝使用已知的昂貴優(yōu)良裸片,失敗成本很高。

目前混合鍵合技術正在發(fā)展,Global Foundry、英特爾、三星、臺積電、聯電以及Imec和Leti等廠商都在致力于銅混合鍵合封裝技術的研發(fā)。

目前還沒有一種新方法可以真正取代DRAM。

美光成批量出貨1α DRAM產品的廠商

近年來,在原廠之間的技術角逐之中,美光可謂成績亮眼,無論在DRAM還是NAND領域都可謂“一馬當先”,不僅率先批量生產176層3D NAND Flash,也是第一個宣布批量出貨1α DRAM產品的廠商。

另外,在DRAM領域,美光更是三家內存原廠中唯一在1α制程中沒有導入EUV工藝的廠商。

美光最新1α制程產品擁有0.315Gb/mm?的存儲密度,half pitch為14.3nm,超越了三星1z制程工藝0.299 Gb/mm?的存儲密度,是當前業(yè)內存儲密度最高的產品。

近十年中,DRAM芯片中也使用了High-K工藝,使得DRAM性能提升的同時降低功耗。

隨著數據量增加以及對器件性能要求的提升,在實現1α以下DRAM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將面臨許多挑戰(zhàn)。

DRAM制造進入EUV新時代

隨著產品的技術更新,半導體行業(yè)開始將代表著技術革新工藝節(jié)點的每一代產品用標注英文字母的方式命名。

在進入20nm節(jié)點以后,通過三代工藝去制造DRAM,這就是1Xnm,1Ynm和1Znm。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DRAM的市場份額主要控制在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手中。

參考2020年Q3的市場份額占比,三星占據41.3%,SK海力士占28.2%,美光占25%。

三家合計占了全行業(yè)近95%的市場份額。

如今,SK海力士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家采用EUV光刻技術量產LPDDR產品的公司,未來1a納米級DRAM都將采用EUV工藝進行生產。

10納米級DRAM是今年1月,由美光首次出貨的,這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不過,美光將使用現有的氟化氬(ArF)工藝而不是EUV來生產該產品。

與EUV工藝相比,現有的Arf工藝對于器件的高效率、以及超小型化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不過,過去多年稍顯保守的美光也宣布,將在2024年生產基于EUV的DRAM。

至此,三大DRAM大廠都跨入了EUV時代。

EUV技術也面臨不少問題

EUV技術在DRAM中的應用讓增加傳輸速率的同時減少了20%的功耗,這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踐行綠色發(fā)展觀。

然而,EUV設備和所需的基礎設施是昂貴的。此外,芯片公司在首次采用該技術時可能面臨產量問題。

EUV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狹窄的工藝窗口;此外,當今的電容器間距極限大于40nm,這也是當前電容器圖案化的EUV極限。將來將需要更小的間距,并且工藝可變性需要提高30%以上,才能實現縮放。

EUV不足夠解決DRAM的微縮問題,這可能需要在3至5年后,引入一種新的DRAM架構。

當中涉及的一個有趣的選擇是3D化,那就是將電容器從垂直結構變?yōu)槎询B的水平結構。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供應商在 1anm 及以后采用不同的路徑。在這些節(jié)點上,特征更小,掩膜層更多。

結尾:

目前,10nm進入第四階段,三星已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首批1anm制程DRAM的出貨,2021年美光、SK海力士也開始量產第四代10nm級DRAM產品。

后續(xù),行業(yè)廠商將朝著1α、1β、1γ等技術新階段發(fā)展。

部分資料參考:半導體行業(yè)觀察:《DRAM如何走出技術困局?》,閃存市場:《美光:下一代DRAM技術面臨哪些困境?》,半導體設備與材料:《DRAM技術的未來發(fā)展路徑》《DRAM,進入EUV時代!》電子產品世界:《EUV技術開啟DRAM市場新賽程》,手機中國:《SK海力士:采用EUV技術的第四代10nmDRAM正式量產》

本公眾號所刊發(fā)稿件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回復,我們收到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處理。




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