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五角大楼研发机器人成飞机“副驾驶” Joel Walker 是美国自动驾驶飞行器生产商极光飞行科学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的一名试飞员,他正开着他那架小型双引擎飞机飞经一块暴风雨,在飞机即将达到 5000 英尺(1524 米)的高度时,他按下了控制杆顶端的一个红色按钮,将飞行控制权交给了他的副驾驶。 發(fā)表于:2015/7/27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完成首次动力系统试车 我国在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北京成功进行了芯二级首次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车是我国迄今为止开展的最长时间系统级火箭动力试车,也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转入发射场合练阶段的重要前提,对于按期实现成功首飞具有重要意义。 發(fā)表于:2015/7/27 一种高速数字视频信号记录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数字视频信号传输速度快、数据量庞大的特点,结合航天遥测系统对仪器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实际要求,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数据记录装置。从图像完整采集、高速数据存储和图像准确回传三个方面介绍了程序编码算法,使用异步FIFO解决了模块间跨时钟域的问题,选择Flash交叉双平面的工作方式并提出一种“无效块动态管理算法”以保障高速存储,最后使用检测设备现场模拟系统前端摄像机和终端计算机,验证了程序编码算法的有效性。 發(fā)表于:2015/7/24 日本拟发射一艘无人运输船 为制载人飞船做铺垫 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将于今年8月16日向宇宙空间站发射一艘无人运输船,向空间站运送实验设备和生活物质 。报道,该机构称这艘名为“鹳”的无人运输船将使用H-11B5号运载火箭,在日本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预定的发射时间为当地时间8月16日夜22时1分。 这艘无人运输船全长10米,直径4米,分成3个舱位。 發(fā)表于:2015/7/24 因为电动飞机,我们将迎来第二次飞行革命 飞行员 Hugues Duval 驾驶小型电动飞机 Cri-Cri 来回飞越了英吉利海峡,并顺利在法国加来降落。 Duval 的飞行让人回想起飞行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人类在 1909 年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这次飞行也是为了追随飞行先驱们的脚步,正是他们驾驶着飞速发展的飞机一次次打破记录。过去几周的飞行活动更是让人感觉 2015 年成了飞行史上新的黄金时代。 發(fā)表于:2015/7/24 基于LabVIEW的弹载计算机测试系统 为了测试某弹载计算机的控制策略及工作时序的准确性,设计了一套基于PXI总线和LabVIEW软件的弹载计算机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准确地完成弹载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测试,同时,利用LabVIEW丰富的信号处理模块稳定且高效地完成系统参数配置、信号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保存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操作便捷、扩展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弹载计算机的研制效率。 發(fā)表于:2015/7/23 借助手机摄像头专长 索尼移动进军无人机行业 Aerosense无人机可以对偏远山区展开测量,或者在建设高层建筑前采集照片。索尼发言人说:“这些无人机还可以测量农田,了解暴风雨之后的破坏情况。” 發(fā)表于:2015/7/23 美开发新型微波驱动航天飞机:发射不需燃料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新型航天飞机或许将可以不必携带任何燃料就能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其所需能源将通过微波的形式传输 發(fā)表于:2015/7/23 借助远程微波 航天飞机从此不需燃料 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构想出一种不需要携带燃料的航天飞机 ,利用远程微波能量传输原理将地面上的能量传输到航天飞机上,通过热交换器这样的装置形成推力 ,最终推动航天飞机升空。 發(fā)表于:2015/7/23 MEMS陀螺仪参数校准方法研究 针对陀螺仪标定成本与精度之间矛盾的问题,建立了陀螺仪的误差模型,探索了一组最佳标定位置,提出了针对陀螺仪的零偏、标度因数和安装误差角等参数引起测量数据出现偏差的4位置标定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载系统的姿态测量单元,估计出了陀螺的标定参数,并对标定后的陀螺仪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标定后陀螺仪的性能满足预期试验要求,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發(fā)表于:2015/7/22 无人机将成为智能载体和智能节点 在百度新闻The Big Talk与极客公园联合举办的“新飞行时代”论坛上,JetpackInternational公司带来了他们的喷气式飞行背包,并在大会现场的空地上进行了中国首飞。但从目前来看喷气背包的未来太过遥远,而无人机的前景则更加光明,在未来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机会无限。就笔者来看,其中程序员的机会最大。 發(fā)表于:2015/7/21 波音公司开发核能激光引擎:飞机从此不烧油 波音公司近日推出了一项奇特的专利,暗示未来的飞机将利用迷你型聚变装置作为动力,该动力使用了激光与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产生能量,形成推力。目前波音公司已经着手聚变动力的专利申请,旨在使用高能激光与放射性物质作用产生聚变反应。 發(fā)表于:2015/7/20 神舟十号发射前险情:北斗系统被不明信号干扰 在浩瀚的宇宙,有一种轻于无量、存于无形的物质,自被人类发现以来,迅速成为改变世界和影响战争胜负的“魔幻之手”。它就是纵横陆、海、空、天四维空间,承载亿万信息穿梭“地球村”的电磁波。 發(fā)表于:2015/7/20 地下核爆炸:能将井盖送入地球轨道 苏联在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人在1958年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一号”,目前科学史上的记载是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发射。事实上人造卫星属于人造的轨道物体,要把载荷送入轨道,就要利用火箭这样的工具,如果我们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推动,不需要火箭也能把物体送入轨道,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美国在内华达州的测试核弹时,巨大的地下核武器测试可能把井盖送入了轨道,从某种意义上看,井盖可能是第一个人造轨道物体。 發(fā)表于:2015/7/20 中国北斗产品“落户”俄罗斯市场 第六届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期间,中国北斗产品及相关应用落户俄罗斯市场。这款产品是为俄罗斯市场定制的北斗/格洛纳斯双模系列终端。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卫星导航企业代表团一员,在参加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时,同时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台和俄罗斯合作伙伴Shvabe公司展台展出。 發(fā)表于:2015/7/20 <<<…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