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寧德時代擬將換電技術引入歐洲 6 月 26 日消息,據(jù)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正計劃將其換電與回收技術引入歐洲。寧德時代董事會秘書蔣理表示,換電模式在歐洲有 " 巨大潛力 ",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由于建站成本高昂,換電技術在中國以外拓展緩慢。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電動車銷量攀升,關于電池供應鏈的擔憂也在上升,換電模式正在獲得更多關注。 最新資訊 一種基于PWM的H橋超聲發(fā)射電路設計 設計了一種脈沖寬度調制的H橋超聲發(fā)射電路,該電路由PWM電路、H橋功率放大電路、低通濾波電路組成。該發(fā)射電路具有結構簡單、輸出功率高、可對大部分的波形進行調制發(fā)射、易于多通道拓展的優(yōu)點。通過對該電路進行仿真和實際電路的測試,證明所產生波形滿足設計要求,并可以用于超聲探測和成像系統(tǒng)。 發(fā)表于:11/24/2015 基于自激移相調制的LLC變換器特性分析 首先,研究了基于自激移相調制的全橋LLC諧振變換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基波分析法對該變換器進行了建模分析,推導出變換器的增益表達式;其次,分析了基于自激移相調制的全橋LLC諧振變換器的穩(wěn)定性,確定了變換器穩(wěn)定工作的條件;最后,通過仿真驗證了基于自激移相調制的全橋LLC諧振變換器的優(yōu)良性能。 發(fā)表于:11/24/2015 數(shù)字控制DC/DC變換器輕載效率的研究 針對傳統(tǒng)模擬電源在輕載時損耗較大、效率較低的缺陷,提出一種基于DSP控制的高效率數(shù)字電源設計方案,即Burst模式控制策略,可有效改變輕載模式下的開關頻率,使LLC半橋諧振變換器實現(xiàn)軟開關并減少開斷損耗。實驗結果表明,該種變換器在小于5%額定負載時效率能達到87%以上,在5%~20%額定負載時能夠保持93%及以上的效率,證明提出的Burst控制策略能夠提高輕載效率。 發(fā)表于:11/24/2015 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即將登場 11月20日,中廣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在出席第十屆中國核電技術發(fā)展論壇時透露,防城港二期示范項目計劃今年年底開工,這座位于廣西防城港市的核電站將裝配中廣核版的“華龍一號”機組。 發(fā)表于:11/24/2015 一塊紐扣電池的通信距離可達20km,TI發(fā)布Sub-1GHz無線通信MCU 德州儀器日本公司發(fā)布了具備無線通信功能的MCU“SimpleLink”的新產品“SimpleLink Sub-1GHz CC1310”,并在“日本嵌入式綜合技術展”(Embedded Technology 2015)上,展示了該MCU的評測模塊等(展位編號:B-17)。 發(fā)表于:11/24/2015 2015報廢量達2至4萬噸 廢舊動力電池該何去何從 “如果說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元年,那么2015年可以稱為爆發(fā)年?!毙履茉雌嚠a業(yè)研究中心投資事業(yè)部總經理吳輝表示。根據(jù)權威統(tǒng)計,截至2015年9月底,我國已經累計生產推廣新能源汽車27.4萬輛,其中,2013年、2014年分別生產1.7萬輛和8.4萬輛,今年僅前三季度就生產15.6萬輛。這一爆發(fā)式增長讓人歡喜之余,其產業(yè)鏈的不完善更令人堪憂。業(yè)界預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電池累計報廢量將約達到2-4萬噸。眾所周知,鋰電池應用于汽車時,其壽命僅3-5年。解決報廢電動汽車電池回收與再利用的問題迫在眉睫。 發(fā)表于:11/24/2015 科學家將石墨烯制造成本降低100倍 目前,相比更傳統(tǒng)的電子材料,石墨烯制造過程非常緩慢,意味著成本更高?,F(xiàn)在,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用于制造鋰離子電池的銅材料可以快速批量生產大片石墨烯。作為碳原子的二維晶體,石墨烯是諸如零維富勒烯,一維碳納米管和三維石墨許多碳衍生物的基本構建材料。這些碳納米材料都被用于制造各種電子產品。從太陽能電池到燈泡和超靈敏氣體傳感器。但是生產大面積高品質的石墨烯,其生產成本遠高于硅。 發(fā)表于:11/24/2015 模糊PID自調整控制的鋰電池均衡研究 為了實現(xiàn)對串聯(lián)鋰離子電池組進行均衡,研究了常用的均衡電路和電池均衡策略?;谀:刂评碚摵蛡鹘y(tǒng)PID控制理論,設計了一種模糊PID自適應控制的電池均衡器,用于鋰電池組的電壓均衡。通過MATLAB/Simulink仿真出模糊PID自適應策略和平均值法均衡策略下的電壓曲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設計的模糊PID控制器均衡模塊能有效降低鋰電池組電壓均衡的時間,均衡后的電壓曲線擬合分布相對集中。 發(fā)表于:11/23/2015 功率場效應管高頻建模方法 開關器件在開通和關斷暫態(tài)過程中產生的高電壓和電流變化是電磁干擾(EMI)的主要來源。準確的EMI預測需要對功率器件開關瞬間的動態(tài)行為進行精確地描述。首先介紹了兩種常見的功率場效應管的建模方法、子電路模型和集總電荷模型。然后提出利用Saber建模工具Model Architect對功率場效應管進行建模。最后利用Saber 軟件建立逆變器電路模型進行仿真對比,得到了功率場效應管的開關波形和電路的傳導干擾波形。仿真的結果顯示,用Saber中Model Architect建模工具所建的模型能夠反映較為實際的情況,相對準確地預測電路中的電磁干擾。 發(fā)表于:11/23/2015 激光干燥技術推動鋰電池生產發(fā)展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激光技術 (ILT)與陶瓷技術與系統(tǒng)(IKTS)聯(lián)合開發(fā)了一種新的激光干燥技術可以顯著削減電力成本提高電池生產,研究合作伙伴于2015年10月12-14日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的電池+存儲展覽上展出該技術。 發(fā)表于:11/23/2015 ?…746747748749750751752753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