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Qorvo 多路复用器解决方案正式投产 中国北京,2015年12月03日 – 移动设备、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Qorvo, 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日宣布,公司近期推出的多路复用器解决方案收到了首批生产订单。Qorvo 高度集成的高性能多路复用器解决方案旨在简化并加快 4G LTE-先进设备中载波聚合 (CA) 的部署。 發(fā)表于:2015/12/3 基于改进OMP的超宽带穿墙雷达稀疏成像方法 在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应用中,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稀疏成像。但这必须建立在目标恰好落在预设网格点的前提条件下,一旦目标偏离预设网格点,目标像会发生偏移,甚至还会产生虚假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优化的贝叶斯假设检验正交匹配追踪(GBTOMP)稀疏成像方法。该方法以传统正交匹配追踪(OMP)为基础,从预设网格点空间位置出发,以梯度优化的最速上升方法搜索到目标真实空间位置,并由此修正模型中的感知矩阵,再利用修正后的感知矩阵恢复目标散射系数。考虑到正交匹配追踪会带来冗余下标,利用贝叶斯假设检验设置一个合适的门限去冗余以保证目标真实像的准确恢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正了目标偏离预设网格所带来的模型误差,稀疏成像效果明显改善。 發(fā)表于:2015/12/3 从无人机的火爆看可视化管理前景 无人机目前有多火爆?小编不必多说,相信安防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军用侦查、影视剧拍摄到农业保险,从电力巡检到灾后救援都有无人机的身影。2015年深圳安博会上,安防巨头海康推出了雄鹰系列行业级无人机,成为安博会上的明星产品。 發(fā)表于:2015/12/2 基于ADV212的雷达图像压缩传输系统 针对雷达图像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FPGA和ADV212的雷达图像压缩与传输系统,实现对4 096级方位量化和最大4 096级距离量化的雷达图像进行实时JPEG2000压缩。通过所设计的分片压缩方式把雷达图像分段,每段分别压缩,并配合乒乓缓存来减小压缩到传输的延时。系统基于可配置设计,可配置图像的压缩率及雷达图像的分辨率。采用ADV212实现对图像的压缩,FPGA实现各功能模块,W5500实现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对雷达图像实时压缩和传输的要求。 發(fā)表于:2015/12/1 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 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方案优化了级联方式多路开关电路,可以解决第一级多路开关同时选通多路遥测造成的线间串扰问题。卫星多通道遥测选通电路抗串扰设计方案同时优化了模拟量遥测运放输出接口电路,可以通过匹配电阻减小模拟量遥测传输线间串扰电压。 發(fā)表于:2015/12/1 2015年最新无人机公司融资排行榜 据EVTank预测到2020年,全球无人机年销量有望达到433万架,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据统计2015年无人机公司融资总额在10亿元左右,最高单笔融资额近4.8亿元,占据总融的50%。 發(fā)表于:2015/11/30 中国研制出首个太空机器人 未来可能为军用 据相关研究人员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前将其首个太空机器人送往太空执行一系列任务,如给卫星添加燃料、修建空间站等,甚至还可能开展军事任务。据报道,该机器人完工后将是中国制造的最昂贵的机器人。研究团队拒绝透露具体费用,但仅首次发射的成本就将达数亿元人民币。这一机器人的初步版本已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与公众见面,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办公工位的大小。 發(fā)表于:2015/11/30 弹光调制干涉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从弹光调制干涉具中出来的干涉光经过探测器接收所输出的电信号频率很高且幅度只有几十毫伏左右,极易受到噪声干扰。有效地将其检测提取并放大至高速AD采集信号范围600 mV~4 V对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光谱反演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频、高增益、低噪声的两级放大电路。该电路主要由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和截止频率为50 MHz的低通无源滤波电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大滤波电路可以将弹光干涉信号平稳放大至150倍左右,能够为后续的采集存储提供良好的信号源。 發(fā)表于:2015/11/29 基于AVR单片机的机载惯性稳定云台设计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在航拍时,画面会随着巡航时俯仰、横滚等飞行动作而变得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和MEMS陀螺仪的机载惯性稳定云台。该云台利用经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的陀螺仪输出数据对飞机在三个轴向上的角速度变化进行监测和判断,驱动步进电机对云台姿态进行实时反向补偿,实现这一系统使摄影机拍摄的画面能够时刻保持稳定。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 發(fā)表于:2015/11/29 新型ToF芯片奥援 无人机增强自动防撞功能 随着无人机成为热门的新兴消费性产品,如何进一步强化其自动防撞功能,也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议题。因应此一设计需求,英特矽尔(Intersil)发表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 ToF)技术的新一代物件侦测和距离量测晶片,可克服因周遭环境太暗或太亮导致精准度下降的问题,进而提升无人机安全性。 發(fā)表于:2015/11/27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关键技术得到验证 较前一代北斗卫星大幅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 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 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發(fā)表于:2015/11/25 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即将登场 11月20日,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在出席第十届中国核电技术发展论坛时透露,防城港二期示范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开工,这座位于广西防城港市的核电站将装配中广核版的“华龙一号”机组。 發(fā)表于:2015/11/24 VR结合无人机 也许是竞技体育的下一个爆点 无人机,你一定听过,那么无人机竞速赛听说过么?得益于其出色的速度和控制表现,以及添加 VR 设备之后的真实性,一个无人机竞赛联盟(Drone Racing League,DRL)已经悄然诞生。 發(fā)表于:2015/11/24 我国光纤陀螺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用于远洋航海 近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多用途散货船“永盛”号历时55天、航行近2万海里,成功往返北极航道,到达天津港。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远(北京)海上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基于极区导航技术的组合光纤罗经,伴随“永盛”号圆满完成了北极航线航行。该设备运行稳定,在“永盛”号的北极导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發(fā)表于:2015/11/23 三维空间域多径信道模型的AOA和TOA特性分析 在三维空间域提出了一个几何模型,其散射椭圆半球体的中心在移动台(MS),基站(BS)被置于散射球体外部。该模型可以在方位角和仰角平面同时描述多径波的到达角度和到达时延,据此推导出电磁信号分别在MS和BS端关于到达角度的联合、边缘概率密度函数封闭式表达式。除此之外还推导出到达时延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封闭式表达式。该三维模型适用于低MS天线和高BS天线且重要散射体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的室外宏蜂窝通信环境。此外还对数值仿真实验获得的理论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 發(fā)表于:2015/11/22 <<<…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