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DRAM供不應求加重

DRAM供不應求加重

2021-04-14
來源:摩爾芯聞
關鍵詞: DRAM

  AI、物聯網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對動態(tài)隨機存取內存(DRAM)需求大增,加上全球大廠逐漸退出利基型DRAM市場,對臺廠無非是一大利多。

  「看起來這是上升趨勢(Up-trend)的開始。」在法說會上,被法人問到今年內存市況時,全球DRAM市占率近3%的南亞科技總經理李培瑛如此表示。

  無獨有偶,全球第3大DRAM廠美光執(zhí)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也說,「需求旺盛、供給有限,讓DRAM市場嚴重供不應求、價格快速上漲,DRAM產能將會吃緊1整年?!姑妨_特拉與李培瑛接連釋放樂觀訊號,顯示低迷許久的DRAM市場已然再度蓬勃。

  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統(tǒng)計,2018年全球DRAM廠資本支出達232億美元高峰后,接著逐年縮減,去年更只剩下151億美元、年減近兩成。這意味著,全球內存市場近兩年并未大幅增產,但在宅經濟、AI、5G與物聯網帶動下,DRAM需求增溫,美光預估今年DRAM產業(yè)位需求成長率為20%。

  DDR3最紅火 漲幅已逾8成

  事實上,在南亞科的法說會前,各大外資就已經搶先出具報告看旺內存后市,尤其被歸類為利基型DRAM的DDR3,最近更是火紅。

  DDR全名是「雙倍數據傳輸率」(Double Data Rate),從2000年出現的DDR1,到20年最新的DDR5規(guī)格,每一次的數字提升代表傳輸速度更快外,穩(wěn)定度也有進一步提升。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規(guī)格是DDR4,通常用于計算機、手機與服務器。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舊款的DDR3雖然傳輸速度較慢,但因為省電性與DDR4并無太大差異,業(yè)者短時間沒有升級需求,因此包括WiFi路由器、電視機、智能家電等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首選仍是DDR3,這也讓DDR3意外成為漲幅最高的產品。

  一位需要用到內存的IC設計業(yè)者就私下證實,「市場真的很缺,我在半導體產業(yè)這么多年來,從沒見過如此奇特的現象?!苟鴷孌DR3出現缺口,背后原因其實是近幾年并沒有廠商增產DDR3,而是逐步轉往DDR4生產。

  DDR3這波產能緊張態(tài)勢也與八吋晶圓相當類似。分析師笑著說,「當大家都往先進制程走的時候,八吋晶圓代工需求仍會緩步提升,如智能型手機的電源管理IC需求都因5G提升,直到臨界點產能不足時,價格自然飆漲?!估虳RAM也是類似狀況。

  根據摩根大通統(tǒng)計,今年以來,DDR3的最高漲幅達83%;李培瑛也透露,在南亞科的產品線中,DDR3是今年第一季毛利率上修最多的產品線。

  歸納DDR3產能究竟為何如此緊俏、價格上漲這么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DRAM制程轉作邏輯制程,或是將DDR3產能升級至DDR4,產能已不若過去巔峰時期;二是部分產品無須采用最新制程,讓舊有制程需求持續(xù)上升。

  報價利多不斷 三大廠受惠

  由于晶圓代工產能極缺,去年開始,三星將部分DRAM制程轉至邏輯制程,海力士也停產幾條DDR3產線,兩大主流DRAM廠皆逐步減少產能,加上DRAM代工廠力積電也挪用內存制程至目前最為嚴重缺貨的邏輯制程,使得DDR3供給更顯緊張。也因此,當DRAM市場逐漸熱絡時,深耕已久的南亞科、華邦電、鈺創(chuàng)、晶豪科自然率先受惠。

  其次,DDR3雖然屬于較舊規(guī)格、市場也不算大,但內存業(yè)者坦言,部分產品如機頂盒、WiFi路由器考慮成本,加上短時間無須升級下,采用DDR3可說是最佳選擇,這也讓市場對DDR3需求持續(xù)擴大。但供給追不上來,「去年都是看NOR Flash(編碼型閃存)在漲,誰知去年第4季開始,因WiFi 6、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帶動消費者換機潮,使得DRAM漲勢更驚人?!辜羁萍迹═rendForce)認為,這波DRAM漲勢至少持續(xù)整個上半年,南亞科已將部分DDR4產能轉換回DDR3,華邦電則選擇重點發(fā)展DDR2、DDR3小容量產品,力積電也彈性因應市場變化,又將晶圓代工產能移回DRAM,「未來三大臺廠都將依據毛利高低,于各產品間彈性調配產能?!闺m然現在DRAM市況相當火熱,但有內存業(yè)者以過去經驗提醒,「現在漲幅過高,通常急漲的情況都會經歷一個調整、修正?!估?,DDR3現貨價與合約價的漲價幅度,已從原先7成價差,逐漸縮小到回歸合理價格。不過,臺灣地區(qū)DRAM業(yè)者大多正向看待今年內存產業(yè)逐季上揚,至于聲勢是否能延續(xù)到明年,仍有待觀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