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EDA與制造 > 業(yè)界動態(tài) > 3nm必有一戰(zhàn)

3nm必有一戰(zhàn)

2021-03-11
來源: 與非網(wǎng)eefocus
關鍵詞: 三星 臺積電 3nm

  2月,三星爆出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建設價值100億美元晶圓廠,發(fā)力追趕臺積電。雖然三星在5nm制程上已趕上了臺積電的腳步,于2020年實現(xiàn)了量產(chǎn),但3nm似乎仍落后于臺積電。此前,臺積電已為其3nm制程晶圓廠投資200億美元,將于今年試產(chǎn),預計2022年量產(chǎn)。為此,三星不惜跳過4nm制程節(jié)點,直接上3nm,不過2023年或難以量產(chǎn)。

  在技術方面,三星稱在3nm時代就會采用GAA全環(huán)繞柵極FET,臺積電則要在2nm階段才開始使用。這似乎也預示著,三星將在3nm時代進一步拉近自己與臺積電的芯片代工技術差距。

  隨著器件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需要采用更精細的節(jié)點,但由于3nm制程的難度極大,出現(xiàn)了許多新技術、新問題和不確定性,需要在遷移中去適應和解決。

  亞3nm挑戰(zhàn)頗多

  一些晶圓廠開始加大新的3nm的研發(fā)力度,2nm節(jié)點及其后的工作也在進行。從3nm開始,業(yè)界希望從今天的FinFET晶體管過渡到全環(huán)繞柵極(GAA)FET。在亞3nm節(jié)點,芯片制造商可能需要新的設備,比如下一代極紫外(EUV)光刻機,還有新的沉積、蝕刻和檢驗/計量技術。

  根據(jù)IBS數(shù)據(jù),7nm器件的設計成本為2.223億美元,5nm為4.363億美元,3nm為6.5億美元。在從FinFET轉(zhuǎn)向GAA-FET的同時,晶體管、晶圓廠設備、材料、光子學等方面都將迎來巨大的變化。事實上,并非所有設計都需要先進節(jié)點。不斷上升的成本也在促使許多人探索其他選擇,如先進封裝,力圖通過將先進芯片放入封裝中來擴展優(yōu)勢。

  FinFET向GAA-FET轉(zhuǎn)型的選擇

  晶體管是器件中提供開關功能的關鍵組件。幾十年來,基于平面晶體管的芯片一直暢銷不衰。走到20nm時,平面晶體管開始出現(xiàn)疲態(tài)。為此,英特爾在2011年推出了22nm的FinFET,之后晶圓廠在16nm/14nm予以跟進。

  FinFET中的電流控制是通過翅片三個邊上每個邊一個柵極實現(xiàn)的。當翅片寬度達到5nm時,F(xiàn)inFET幾乎走到了盡頭,3nm節(jié)點附近將停滯不前。因此,2022年前后,晶圓廠希望遷移到下一代納米片(nanosheet)FET,它屬于GAA-FET的范疇,是FinFET的延伸,其側(cè)面有柵極包圍。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208.jpg

  三星的平面晶體管、FinFET與納米片F(xiàn)ET

  在GAA-FET中還有其他類型,例如,Imec開發(fā)的2nm叉片(forksheet)FET。這種晶體管的nFET和pFET集成在同一結構中,由電介質(zhì)壁將nFET和pFET隔開。這與現(xiàn)有的GAA-FET不同,后者nFET和pFET是在不同結構中。叉片F(xiàn)ET允許更緊密的n-to-p間距,減少了面增比(area scaling)。

  互補場效應晶體管(CFET)是另一種類型的GAA-FET器件,也是2nm甚至以后的一種選擇。CFET由兩個獨立的納米線FET(p型和n型)組成?;旧?,p型納米線堆疊在n型納米線的頂部。CFET是將nFET“折疊”在pFET器件上,以消除n-to-p分離的瓶頸,并因此將單元有源區(qū)域的面積減少了2倍。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245.jpg

CFET結構

  專業(yè)人士認為,GAA技術,特別是堆疊CFET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個向3nm、2nm和1nm邏輯擴展的拐點,很有前景。

  不過,CFET前景看好,但發(fā)展需要時間。其挑戰(zhàn)包括:

  在高溫工藝之前,需要使用很多金屬。因此,需要確定CFET觸點和互連之間所需阻擋金屬的最大熱極限。

  厚度小于5nm的旋壓覆蓋(spin-coat)沉積層很容易受到表面能(surface energy)微小變化的影響,可能是襯底,也可能是材料?! ?/p>

  光刻技術水漲船高

  光刻是在芯片上繪制微小特征的藝術,有助于實現(xiàn)芯片功能的擴展。在亞3nm,芯片制造商可能需要一種新版本的EUV光刻技術,即高數(shù)值孔徑EUV(high-NA EUV)。它是當今EUV的延伸,仍在研發(fā)當中,預計2023年可在3nm制程中應用,這種體積龐大的設備既復雜又昂貴。

  EUV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多年來,芯片制造商在晶圓廠使用的都是基于光學193nm的光刻掃描儀。在多重圖案化(patterning)的幫助下,芯片制造商將光刻技術擴展到了10nm/7nm。但在5nm處,現(xiàn)有光刻技術已經(jīng)失去了動力。這就是EUV的用武之地。它有助于芯片制造商在7nm及以后光刻出最難以實現(xiàn)的特性。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315.jpg

光刻設備能力

  開發(fā)EUV的難度一直都非常大。隨著ASML使用13.5nm波長和0.33 NA透鏡的最新EUV掃描儀的推出,實現(xiàn)13nm分辨率已不成問題,每小時可生產(chǎn)170片晶圓。此前,在7nm處,芯片制造商使用基于EUV的單圖案化方法對微小特征進行圖案化。單圖案化EUV正在擴展到30nm到28nm間距。同時,芯片制造商還需要EUV雙圖案化,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因為即使將多圖案化技術應用于EUV,對位控制(overlay)也是一個難題。

  在5nm/亞3nm,雙圖案化EUV仍然是一種選擇,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但為了對沖風險,芯片制造商希望獲得高NA EUV,以便能夠繼續(xù)采用更簡單的單圖案化方法。不過,高NA-EUV掃描儀很復雜,系統(tǒng)采用具有8nm分辨率的0.55 NA變形鏡頭,而不是傳統(tǒng)的鏡頭設計。該鏡頭在掃描模式下支持8倍放大,在另一個方向支持4倍放大。這樣,照野大小減少了一半。所以在某些情況下,芯片制造商會在兩個不同的掩模上加工一個芯片。然后,將掩模合并在一起并印刷在晶圓上,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346.jpg

Hi-NA EUV可以選擇半野或雙掩模

  其他問題包括高NA EUV不能使用光刻膠。幸運的是,現(xiàn)有的EUV掩模工具可以用于亞3nm。晶圓廠可能需要新材料的EUV掩模底版,反過來又需要更快的掩模底版離子束沉積(IBD)工具。Veeco正積極與主要客戶合作,開發(fā)IBD系統(tǒng)的一些先進功能,以解決亞3nm的問題。

  分析師認為,高NA EUV距離實現(xiàn)大批量生產(chǎn)能力還有幾年的時間。ASML可能會在2021年開始提供測試系統(tǒng),但這并不意味著大批量生產(chǎn)的到來。

  

  從原子層沉積到分子層蝕刻

  現(xiàn)在,芯片是使用各種原子級處理設備生產(chǎn)的,例如原子層沉積(ALD)技術,一次沉積一層材料。原子層蝕刻(ALE)是一項相關技術,它是在原子級去除目標材料。ALD和ALE都用于邏輯和內(nèi)存。

  業(yè)界也在為亞3nm節(jié)點開發(fā)高級版本的ALD和ALE。區(qū)域選擇性沉積是一種先進的自對準圖案化技術。將新的化學方法與ALD或分子層沉積(MLD)工具相結合,選擇性沉積是在精確位置沉積材料和薄膜的過程。理論上,選擇性沉積可以用來在金屬上沉積金屬,在器件的電介質(zhì)上沉積電介質(zhì)。仍處于研發(fā)階段的技術可能會減少流程中光刻和蝕刻的步驟。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406.jpg

  圖源 | digikey.com

  另一項即將出現(xiàn)的技術是分子層蝕刻(MLE)。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是基于等離子體的方法。MLE是有機/無機材料雜化蝕刻技術的延伸。對于半導體工業(yè)來說,它提供了一種對材料進行各向同性還原的方法,可以用作光刻掩模。

  對于5nm以下節(jié)點的芯片來說,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器件的選擇性增加,以及去除特定的材料。因此,芯片中出現(xiàn)的異常現(xiàn)象可以通過某種蝕刻來消除。在這些節(jié)點,晶圓上殘留的任何材料都可能導致額外的問題,比如掩模阻塞。

  由于比有機材料更致密、更薄,過去幾乎所有的商業(yè)努力都集中在無機材料上。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有機材料進入制造過程,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各向同性性質(zhì)和掩模釋放的飽和值之間需要一個折衷,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材料密度較低,掩模釋放的厚度也可以較高。這方面,業(yè)界還在探索。

  

  光學和電子束

  計量學是測量結構的藝術,為的是使用各種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芯片中的缺陷。檢查分為光學和電子束兩類。光學檢測設備速度很快,但有一定的分辨率限制。電子束檢測系統(tǒng)具有更好的分辨率,但速度較慢。因此,業(yè)界一直在開發(fā)多波束電子束檢測系統(tǒng),以便以更高的速度發(fā)現(xiàn)最困難的缺陷。ASML開發(fā)的一種電子束檢查設備有九個電子束,有助于芯片制造商加速檢測過程。

  目前,芯片制造商使用各種系統(tǒng)來測量結構,如CD-SEM、光學CD(OCD)等。前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測量方法;后者使用偏振光來表征結構。十年前,許多人認為CD-SEM和OCD會失去動力。因此,行業(yè)加快了幾種新計量類型的研發(fā),包括稱為臨界尺寸小角度X射線散射(CD-SAXS)的X射線計量技術。CD-SAXS使用來自小光束尺寸的可變角度透射散射進行測量,X射線的波長小于0.1nm。

  CD-SAXS是一種非破壞性技術,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度量方法。X射線源通過具有周期性納米結構的樣本發(fā)射聚焦的X射線束,X射線相機拍攝散射的X射線圖像。然后對一系列入射角重復測量。之后反解散射圖樣,得到周期結構的電子密度分布的平均形狀。散射計算是傅里葉變換,所以對大多數(shù)結構來說計算起來很容易。

  CD-SAXS可以解決CD、無序CD以及層間電子密度的差異(這可能與成分有關)。與傳統(tǒng)OCD相比,CD-SAXS的主要優(yōu)點是光學常數(shù)與尺寸無關,波長小,分辨率高,避免了OCD的許多參數(shù)相關性問題,計算簡單。CD-SAXS還可以測量埋入式結構物和光學不透明層。

  不過,CD-SAXS都是由研發(fā)機構的大型同步加速器儲存環(huán)實現(xiàn)的。晶圓廠用的CD-SAXS的問題是X射線源有限且速度慢,這會影響吞吐量。雖然CD-SAXS可以穿透襯底,看到不同材料的層,但它是一種光學散射測量技術,速度很慢。另外,數(shù)倍的成本也是一個問題。不過,存儲器制造商已在使用這項技術來表征硬掩模和高深寬比結構。

  

  轉(zhuǎn)向先進封裝

  除了依靠成本不菲的先進制程節(jié)點,IC功能的擴展還可以通過改變芯片架構,在其中集成更多的片芯來實現(xiàn)。

  畢竟能用得起尖端芯片的公司和應用還是少數(shù)。在供應鏈上,從規(guī)模的角度看,先進制程與現(xiàn)有制程的鴻溝不斷加大。最前沿的應用需要7nm、5nm,也許是3nm,但其他應用還在原地踏步。

  為了提升性能,不妨“王顧左右而言他”,借助先進封裝,如小芯片(Chiplet)、3D封裝等異構集成形式來追趕摩爾定律。

微信圖片_20210311141446.jpg

  小芯片3D堆疊

  IC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nèi)部傳輸速度,因此,雖然面積至關重要,特別是人工智能(AI)應用,但芯片的速度取決于處理元件和加速器的高度冗余陣列,每個新節(jié)點的最大好處是利用架構變化和軟硬件協(xié)同設計。但是,信號通過細線從大芯片的一端傳輸?shù)搅硪欢怂璧臅r間比使用高速接口垂直傳輸?shù)搅硪粋€芯片所需的時間要長。

  為此,臺積電將小芯片嵌入生產(chǎn)線前端(FEOL)封裝,使用先進混合鍵合技術改善了器件之間的連接,實現(xiàn)了所謂的系統(tǒng)集成芯片(SoIC),進一步提高了封裝器件的速度。這將比使用硅中介層(interposer)將芯片連接在一起更快,而硅中介層是目前這種方法的最先進技術。

  硅中介層也可以用作光子學的波導,無論是封裝內(nèi)還是封裝間,這又增加了另一種選擇。一個例子是,現(xiàn)在服務器場中的光纖是東西向的流量。通過新的背板,光纖不是通過模塊而是直接到服務器,最后到交換機所在的封裝。光子學的應用將帶來更多帶寬、更多大容量的解決方案。

  光的優(yōu)點是比通過銅線發(fā)送電信號所需的功率更小。因此,一些公司正在研發(fā)能夠傳輸光的中介層,如果成功,就可以用它連接芯片,讓光信號直接來到封裝的旁邊。當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挑戰(zhàn)。光信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漂移,因此需要對濾波器進行校準以解決漂移的問題。

  寫在最后

  該來的總會來

  3nm即將發(fā)生,2nm也是如此。由于沒有一種技術可以滿足所有的應用,在芯片縮小和功能擴展的過程中,制程的進步、晶體管結構的變化和其他方法會交替進行,不斷推動芯片性能向上攀升,也不致被摩爾定律甩的太遠。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