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為什么說聯發(fā)科押寶10nm會滿盤皆輸

為什么說聯發(fā)科押寶10nm會滿盤皆輸

2017-02-16
關鍵詞: 10nm 芯片 華為 蘋果

據臺媒消息指小米已放棄采用聯發(fā)科helio X30芯片,不會采用該款芯片開發(fā)新手機,這對聯發(fā)科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打擊,其希望采用10nm工藝沖擊高端市場基本失敗。

1487142299180077711.jpg

聯發(fā)科押寶10nm趕超高通

聯發(fā)科這幾年來一直試圖進軍高端市場,都未能如愿,去年期待通過采用臺積電最先進的10nm工藝以再次沖擊高端市場。

聯發(fā)科即將發(fā)布的helio X30采用了ARM去年發(fā)布的公版核心A73。華為海思采用A73核心的麒麟960在16nmFinFET工藝制程下主頻為2.36GHz,單核性能已與高通的驍龍821相當,可見A73核心的性能是頗為強大的。

聯發(fā)科helio X30所采用的A73在采用10nm工藝制程下預計主頻可以提升到2.8GHz,因此估計其單核性能會較麒麟960有不少的提升。高通今年初發(fā)布的新款高端芯片驍龍835的單核性能較驍龍821提升大約20%左右,驍龍835與驍龍821都是采用自主架構kryo,驍龍835也是通過采用更先進的10nm工藝來提升主頻獲得性能提升的,驍龍821是14nmFinFET工藝。估計聯發(fā)科helio X30與高通的驍龍835在單核性能方面可以較量一番。

同時由于三星將高通的驍龍835的前期產能都包了,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無法獲得高通的高端芯片驍龍835,如果helio X30能在近期上市的話,本來是有機會受到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的歡迎的,從這個方面來說聯發(fā)科的這個計劃是很不錯的。

聯發(fā)科失去時機

然而聯發(fā)科helio X30能否如期上市,決定權并不完全在它手上,它所采用的臺積電10nm工藝量產進展緩慢延續(xù)了它的上市時機。

臺積電的10nm工藝本預計量產時間趕在三星之前,實際卻是三星趕在去年10月量產10nm,而臺積電在10nm達產后卻又遇上了良率過低的困難不得不花時間進行改良。另外臺積電的10nm工藝同時要用于生產蘋果的A10X,而它一向以來都是優(yōu)先照顧蘋果的,這就導致聯發(fā)科X30芯片的量產時間延遲,而且估計分到的產能會相當有限。

從目前的情況看,采用聯發(fā)科X30芯片的手機最快也得在今年二季度才能上市,而到時候中國大陸手機企業(yè)已可以獲得高通的驍龍835芯片了。除了高端芯片X30采用10nm工藝外,其中端芯片P35也采用了10nm工藝,而中端芯片正是去年出貨量最大的產品,當然也因為臺積電的10nm工藝量產延遲而被迫到第二季度才能量產。

傳聞中指的小米,去年的出貨量大幅度下滑,今年希望聚焦精品,自然不愿再分散精力同時采用高通的驍龍835和聯發(fā)科的X30芯片開發(fā)手機了,畢竟這樣做會導致開發(fā)難度加大以及成本較高。

中國大陸另外兩個手機品牌OPPO和vivo去年大量采用聯發(fā)科芯片推出手機,幫助聯發(fā)科的芯片出貨量創(chuàng)下新高,不過如今這兩個手機品牌正致力于走向國際市場。由于這兩個品牌缺乏專利,去年為了更好的沖擊國際市場選擇與高通達成專利合作協議,再加上小米的手機在印度的遭遇(采用聯發(fā)科芯片的手機被禁售)當然更愿意采用高通芯片,這對于聯發(fā)科來說是又一個打擊。

其實聯發(fā)科當時應該學習華為海思,采用更穩(wěn)妥的策略即是采用臺積電的成熟工藝16nmFinFET生產X30。中國移動早在2015年底即要求手機企業(yè)在去年10月開始支持LTE Cat7或以上的技術,而聯發(fā)科恰恰是在helio X30新品上市前沒有可以支持該項技術的芯片,在X30的量產不斷延遲的過程中導致了OPPO和vivo紛紛放棄聯發(fā)科而轉用高通芯片,對于手機企業(yè)來說一旦選定了芯片供應商再改變顯然會有一定的難度。

綜上所述,聯發(fā)科這次押寶10nm工藝非但沒能在高端市場有所突破,反而因為其采用10nm工藝導致X30和P35這兩款重要芯片上市時間太遲而失去了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的支持,可謂滿盤皆輸。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