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消息,據(jù)《日經(jīng)新聞》報道,在使用于電動車(EV)等用途的功率半導體市場上,全球前10大廠商當中,有4家為日系廠商。不過在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SiC(碳化硅)的功率半導體市場上,日系廠商在SiC器件及基板量產方面落后于海外廠商,因此為了維持競爭力,防止SiC功率半導體、基板進一步落后,日本政府及產業(yè)界開始積極打造SiC供應鏈。
比如,在SiC基板方面,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Resonac(昭和電工)計劃投資300億日元增設產線,在山形縣工廠增設SiC基板產線,預計將在2027年開始量產,而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省最高將補助103億日元。
除Resonac外,日本半導體材料廠OXIDE已在2024年3月投資數(shù)十億日元,在山梨縣北杜市增設了基板產線。而日本晶圓代工廠JS Foundry已決定采用OXIDE生產的基板。另外,功率半導體廠Rohm(羅姆)也在推動SiC基板自產,將自2025年1月起,利用宮崎縣工廠量產自家半導體用SiC基板。目前Rohm SiC功率半導體器件全球市占率約8%。
報道稱,雖然日本廠商在SiC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研發(fā)上仍具有一定的領先地位,不過在量產上落后于海外廠商。目前全球SiC功率半導體龍頭廠為瑞士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市占率達33%,在SiC基板部分,除美國廠商外,中國廠商也比較強勢,日廠居于弱勢。目前日本半導體廠商超過90%的SiC基板均依賴于海外供應。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jīng)濟(Fuji Keizai)指出,2030年全球SiC功率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預估將擴大至21,747億日元,將達2023年(3,870億日元)的5.6倍水準。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