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2022芯片行業(yè)的五大預測

2022芯片行業(yè)的五大預測

2022-01-20
來源: 半導體行業(yè)觀察
關鍵詞: 芯片 預測

  上周參加了一些活動,就是分析解讀業(yè)界各家公司發(fā)布的2022十大科技趨勢,就像下邊這個,這樣的還有幾十個,其中有google、阿里達摩院、騰訊,還有很多調研機構的。

  微信圖片_20220120094042.jpg

  整個過程經(jīng)歷下來,坦白講是有點懵逼的。

  每家講得都各不相同,角度也是各有各精彩,最讓我難受的一個點是,這些個預測很多都是個結論性的判斷,沒有邏輯推理過程,甚至不管前一年預測了啥(去年預測都實現(xiàn)了嗎),但更讓我難受的是,所有的趨勢都是樂觀的!沒有任何公司認為未來會有什么危機(例如火山爆發(fā)?)有什么問題需要面對的?

  ……趨勢是一個中性詞不是嗎?

  嗯,我打算對芯片領域的未來五年趨勢,也發(fā)布一個不負責任的2022年預測!哈哈,每過一年再回來看看,再試試能不能狗尾續(xù)貂。

  先引用微信公眾號政事堂的一段話: 司馬遷的《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的差異,源于文學家與政治家之間的區(qū)別。缺乏政治經(jīng)驗的司馬遷,故事編的再圓,也是故事。在書生司馬遷的認知中,爭天下爭的是民心,而政治家司馬光則很清楚,從三家分晉到田氏代齊,從王莽到曹操,從司馬懿到楊堅,再到唐朝一系列的宮廷政變,爭奪權力,靠的是錢,是利益分配。

  啥意思呢,其實主導這個世界文明演進、朝代更迭的主線,其實是生產(chǎn)力及其經(jīng)濟規(guī)律,所謂的各種故事,是整個大樹之上的若干分支。

  那么芯片行業(yè)的生產(chǎn)力及其經(jīng)濟規(guī)律是什么? 那人人皆知的答案:摩爾定律。其實它本身就是作為一個經(jīng)濟規(guī)律被提出來,然后趨勢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發(fā)展的邏輯,我寫過一個帖子《再刷新摩爾定律的認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453844。

  當這個邏輯并不穩(wěn)定,或者一些變量不再穩(wěn)定的時候,故事就展開了。

  如果回望過去,當摩爾定律第一次出現(xiàn)病態(tài)的時候,intel被影響衰弱了,apple、ARM崛起了,真男人有自己的工廠這個邏輯在喪失其說服力,這其中本質的變化是什么?是科技資源配置從自有制在轉變成眾籌制,和正常眾籌唯一不同的是有個大流氓apple,它倡導的眾籌玩法是其實是我先來吃頭啖湯,玩得差不多后眾小弟快樂接盤。想一想,不僅僅是process之于TSMC,CPU之于ARM(終端眾籌),甚至APP之于android,除非有些扶不起的,apple那都是如此,我的觀點是這是apple崛起的重要因素。但這個故事,在未來的幾年,好像也有點玩不動了哦。

  摩爾定律其實從技術上來講并未停滯,2nm、1nm都是有得做的,但是,每個晶體管的價格,從28nm起,那經(jīng)濟曲線就變化了!

  微信圖片_20220120094120.jpg

  預測一:TSMC將成為唯一的崛起,并逼迫intel轉入fabless,TW將進一步成為全球wafer制造中心。

  上個月,intel CEO專機來拜訪TSMC,還特意在youtube視頻公示,前兩日TW也爆出新新聞:digitimes.com.tw/tech/d

  微信圖片_20220120094805.jpg

  其中至少有四重意義:

  原本TSMC也快難以負擔的工藝演進代價(每年300億美元級別,wafer得賣啥價能收回投資?),從原本APPLE一家牽動,變成了apple+intel眾籌,對TSMC是強者愈強的一步重大推動力。

  intel和apple各自獨立建廠,說明雙方的process定制訴求差異很大,而且這產(chǎn)能需求加起來比以前的工藝更大了。

  intel專廠產(chǎn)能是2W wafer per month(產(chǎn)能預訂),這個產(chǎn)能不是簡單GPU能吃掉的,得有大量CPU入場,這將壓縮intel美國建廠的動力和費用,將使得intel Fabless化。同理,三星找不到人眾籌了,也將以肉眼可見速度慢下來。

  先進工藝產(chǎn)能進一步集中在TW,呵呵,我也不知道美國人在想啥,可能是民主決策吧。

  預測二:apple和intel這樣的高利潤寡頭將因為晶體管成本上升而出現(xiàn)由盛轉衰,眾多能耗分配更佳的次級廠商如M/O/V、AMD將崛起。

  intel就不說了,華為這兩年受限給了apple再一次擴展市場的空間,但即使如此,新工藝帶來的成本負擔也將在隨后幾年逐步影響其產(chǎn)品利潤,雖然apple利潤很高,但你懂的,股市永遠是對未來的預支,除非能找到新賽道,否則apple也不可能繼續(xù)維持新工藝的領先(當然intel來眾籌也算利好apple)。其實關注一下最近的新聞,有些兆頭都在顯現(xiàn),apple近期大批加薪,資本家可不是大善人。

  還有這位mike,我在德州和他一起吃過扒雞,他開著一輛感覺會被他撐爆的紅色兩座小號跑車…………他可是ARM A72時期的ARM公司fellow,技術領域不是個小角色,春江水暖鴨先知啊。

  intel和apple的利潤如此之高,就像一只巨鯨貪婪地吸取巨量的食物以維持其龐大和持續(xù)增長,這種能量的損耗,完全可以支撐無數(shù)能效更高的鯊魚吃撐,只要有肉吃,鯊魚們堅韌的胃對成本的上漲有極大的容忍度(安卓機與蘋果機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價差)。

  期待,一鯨落、萬物生。

  預測三:ARM亦將逐現(xiàn)頹勢,極端情況下apple將放棄ARM獨立演進ISA

  國內很多人都喜歡神話ARM,說得好像人家動動手就要你命一樣。你要認真看看,ARM的缺乏增長和虧損都是不是一兩年了啊

  微信圖片_20220120094838.jpg

  問一句:你認為ARMv9的競爭力在什么地方? 你為什么購買ARMv9的CPU產(chǎn)品? 未來ARMv10的競爭力會在哪兒?ARM的ISA一直是apple牽引,在業(yè)界普遍眾籌中尋找創(chuàng)新的路徑(收集需求),而這個創(chuàng)新的空間和難度逐年增大,快大到apple還不如放棄ARM,自己全基于自家封閉系統(tǒng)定制得了。對于apple,業(yè)界已經(jīng)沒有果子好摘了,對于ARM…………被NV收購也許是最好的歸宿,但同樣存在和apple割裂的風險…………ARM并不那么風光,和TSMC相比,沒有intel貴人救場啊。

  預測四:NVIDIA的作為一個顯卡公司,而股價的支撐點卻在AI上,如果AI的算法出現(xiàn)某種像我期待的那樣的革新,Nvidia會出現(xiàn)危機。

  NVIDIA的8000億估值,基本上一半以上是對AI的預估吧,感覺NV的人做AI都有點魔怔了。哥,你原本是個顯卡。

  當然這幾年的AI算法逐步落地到各行各業(yè)肯定還有一波蛋糕,但隨著這兩年AI大模型的發(fā)展(或許還需要經(jīng)歷兩年),會讓大家明白一個事,算力不是AI的一切,要達成真正的智慧體,矩陣計算不是關鍵。相關文章:《從GPU談異構(13)》https://zhuanlan.zhihu.com/p/457978103 )

  我會在上面這個帖子的后一個帖子講一講我對大模型或者智能體的理解。

  我認為,當前的模型尺寸已經(jīng)大到遠超人類腦神經(jīng)元數(shù)量的程度了,但白癡的狀況卻沒有任何緩解,邏輯歸納和結構化知識都沒有體現(xiàn),就是單純的字典變大的感覺。如果我們回頭看人腦,會發(fā)現(xiàn)此時有兩個差異,一個是人腦是spatial computing,一個是神經(jīng)元對外的鏈接數(shù)量是1K。未來的AI訓練,也許將從訓練weight,應該轉變?yōu)橛柧歸eight及connection兩者,并以此產(chǎn)生真正有深度的知識。如果真的走向這個方向,GPGPU會搞不定。

  嗯,不知道我這樣做互聯(lián)方向出身的,會不會又崛起啊。暗喜一波。

  預測五,疫情導致的分布式工作方式將取代原有程序員的集中式,并因此引發(fā)軟件工程新的開發(fā)模式,這種新模式會導致各個程序員自己的界面更加簡化,函數(shù)試編程會有一波復興。并以此引發(fā)CPU到數(shù)據(jù)中心的硬件架構產(chǎn)生新的創(chuàng)新。

  弱項,沒想清楚,明年再說。



微信圖片_20210517164139.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