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Intel的晶圓代工業(yè)務還沒“發(fā)威”就要“歇菜”了?

Intel的晶圓代工業(yè)務還沒“發(fā)威”就要“歇菜”了?

2018-12-19
關鍵詞: 英特爾 10nm 芯片

由于英特爾10nm工藝的多次跳票和大幅延期,使得今年以來英特爾的14nm產能一直吃緊,下半年一些芯片出甚至現(xiàn)了持續(xù)缺貨。與此同時,有消息稱,過去幾個月以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接單“大踩剎車”。于是,業(yè)內開始有一些猜測,認為英特爾公司可能會放棄晶圓代工制造業(yè)務。

微信圖片_20181219195211.jpg


英特爾將關閉晶圓代工業(yè)務?


當?shù)貢r間12月17日,國外Semiwiki論壇的博主Daniel Nenni發(fā)文稱,英特爾將關閉其晶圓代工業(yè)務。


微信圖片_20181219195311.jpg


Daniel Nenni發(fā)文指出,英特爾在Semiwiki論壇討論中宣布正式關閉晶圓代工業(yè)務后(芯智訊注:英特爾官方并未有相關聲明或者回應),他收到了很多電子郵件的詢問,但他認為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并感到意外,因為他認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yè)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他解釋稱,英特爾向無晶圓廠開放其領先的制造服務會分散英特爾在制造微處理器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代工業(yè)務的一切,與時間、金錢和技術緊密相連,英特爾似乎大大低估了這三件事。


Daniel Nenni還拿英特爾為Altera代工來舉例,他認為Altera是英特爾定制代工業(yè)務的最大受益者,Altera在此之前都是交由臺積電代工,而失去Altera也給當時的臺積電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Daniel Nenni表示,英特爾為Altera代工的14nm芯片可以說是英特爾14nm工藝的第一個生產產品,其優(yōu)先級是最高的,這在其他代工廠商那里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是英特爾的14nm工藝多次延遲,Xilinx現(xiàn)在的日子也不是太好過。


官方回應:對謠傳不予評論

事實上,這并不是英特爾第一次降低或者是淡出晶圓代工業(yè)務,過去英特爾就曾有過類似的前例,在自有產品出貨產能需求吃緊時,英特爾就會策略性的降低晶圓代工業(yè)務訂單。


自今年以來,由于英特爾10nm良率問題遲遲沒有解決,10nm量產持續(xù)跳票,導致現(xiàn)有14nm和22nm產能嚴重不足,根本無法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連產能都不夠,減少去接外部客戶的代工生意也是自然。


對于英特爾即將退出晶圓代工市場的傳聞,芯智訊聯(lián)系了英特爾中國公關總監(jiān)Susan進行求證,對方表示:“我們對于謠傳不予評論?!?/p>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之路


自英特爾2010年首次為Achronix提供22nm工藝之后,其定制代工業(yè)務就在慢慢擴大,但是一直未獲得客戶的大規(guī)模訂單。諾基亞N1曾采用了英特爾的移動芯片,但市場反應并不理想。

微信圖片_20181219195330.jpg


自2012年開始,PC市場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下滑,導致英特爾在產能上出現(xiàn)過剩,晶圓代工廠利用率僅為60%。于是,英特爾開始加大了晶圓代工廠的對外開放。2013年之時,當時的英特爾CEO科再奇還在英特爾投資者大會上表示,英特爾的芯片代工廠將面向所有芯片企業(yè)開放。


不過,隨后英特爾的開始大舉進軍移動市場,延緩了這一計劃。在多次進入手機芯片市場失敗之后,2014年英特爾推出“4000萬平板”計劃,開始通過補貼以及與深圳平板廠商合作等方式,成功在2014年一年之內實現(xiàn)了出貨4000萬基于英特爾芯片的平板電腦的目標。


2015年,英特爾又推出了整合基帶的SoFIA系列芯片,希望進一步向智能手機和通話平板市場拓展。但是當時平板市場已經開始出現(xiàn)下滑,芯片銷售不佳,同時補貼的策略,也給英特爾移動部門帶來巨額的虧損。于是在2016年,英特爾取消了SoFIA后續(xù)移動芯片的開發(fā),并退出了手機/平板芯片市場。


英偉達公司的黃仁勛在此之前就曾經表示:英特爾應該利用自己高級半導體工藝的優(yōu)勢為英偉達、高通、蘋果和德州儀器代工芯片,而不是自己搞移動芯片。不過,時任英特爾發(fā)言人Jon Carvill也曾表示:英特爾目前的重點是設計自己的產品,而非為競爭對手代工。


但是,在正式退出手機/平板芯片市場之后,英特爾便與其他的諸如高通、三星、聯(lián)發(fā)科、英偉達等芯片廠商之間沒有了直接競爭,于是英特爾開始希望將這些曾經的的競爭對手,轉變?yōu)樽约旱木A代工業(yè)務的客戶。


2016年8月,英特爾在其開發(fā)者大會上宣布,英特爾已與ARM達成協(xié)議,獲得了ARM授權,可以代工生產基于ARM Artisan Physical IP架構的晶圓芯片。這一合作將使得英特爾能夠有能力為高通、蘋果等基于ARM架構的移動芯片廠商代工芯片。隨后,韓國智能手機制造商LG宣布,將由英特爾代工生產其基于ARM架構的10nm移動芯片。


2017年9月,英特爾在北京召開“英特爾精尖制造日”活動,除了推出自己全新的10nm FinFET工藝之外,還正式宣布對外開放其10nm FinFET工藝的代工,此外英特爾還宣布針對移動領域及物聯(lián)網(wǎng)市場開放的22nm FFL工藝,而在此之前,英特爾的14nm FinFET代工業(yè)務也已經順利開展。而英特爾此舉也被外界認為是要全面進軍代工市場與臺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爭奪市場。


優(yōu)勢依然存在,產能問題正在解決


一直以來,雖然臺積電是晶圓代工領域的老大,但在芯片制造工藝上,英特爾始終具有領先優(yōu)勢。即便是現(xiàn)在臺積電7nm已經量產,而英特爾10nm推遲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量產的情況下,臺積電的7nm工藝仍只是相當于英特爾的10nm工藝。


根據(jù)去年9月19日,英特爾在北京召開“英特爾精尖制造日”活動上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英特爾最新的10nm制程工藝雖然比三星、臺積電的10nm工藝推出時間雖然略晚,但是它的晶體管密度卻達到了后者的兩倍。此外,英特爾10nm的鰭片間距、柵極間距、最小金屬間距、邏輯單元高度等指標均領先于臺積電和三星的10nm。

微信圖片_20181219195352.jpg


在后續(xù)的專訪環(huán)節(jié),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楊旭更是直言:“老虎不發(fā)威,當我們是病貓!”此外他還表示,“友商的下一代7nm也只相當于我們的10nm?!?/p>


令據(jù)了解,雖然英特爾的10nm工藝延期,但是7nm工藝的開發(fā)卻非常的順利(10nm相關技術可在7nm上復用)。不久前,英特爾負責人Renduchintal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英特爾10nm和7nm制程的研發(fā)團隊是分開的,英特爾目前很滿意7nm制程的研發(fā)進度。10nm處理器的遞延并沒有阻礙其7nm處理器的進展。

 

正是因為在英特爾具有全球領先的晶圓制造技術,也成功的助力了英特爾在PC市場能夠始終力壓AMD一頭,相比之下,AMD的晶圓代工廠GlobalFoundries就不那么給力了。今年8月底GlobalFoundries甚至還宣布放棄7nm FinFET項目,迫使AMD的7nm芯片轉投臺積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聯(lián)電也宣布放棄12nm以下制程。


所以,目前在先進制程的晶圓代工市場,只剩下了臺積電、三星 、英特爾三家。在主要競爭對手持續(xù)減少,英特爾先進制程工藝仍具有領先優(yōu)勢的情況下,僅僅因為14nm產能吃緊的問題,英特爾就完全退出晶圓代工市場?筆者并不認同。因為對于產能不足的問題,英特爾正準備通過擴建晶圓代工廠來解決。


12月18日,英特爾宣布,為緩解供給吃緊與滿足未來需求,預計從2019年開始逐步對美國俄勒岡州廠、以及位于愛爾蘭與以色列的兩座廠進行擴建。(今年年初時,英特爾方面在與以色列經濟部長 Eli Cohen 會談,曾宣布將再投資 50 億美元,擴大以色列南部 Kiryat Gat工廠的規(guī)模,以應對市場需求。)

此外,英特爾還表示在未來在合適的條件下,也會將一些生產交給外部代工廠。


英特爾集團副總裁、制造和運營部門總經理Ann Kelleher博士表示,英特爾今年新增的額外資本支出較好地改善了14nm的產能,同時,位于亞利桑那的Fab 42工廠也取得良好進展,公司還決定在新墨西哥興建新一代閃存/內存工廠。

英特爾稱,擴建工廠、更新設備等將有助于其在市場中游刃有余,還將提高60%的生產效率。

 

若英特爾退出晶圓代工市場,三星或成最大受益者

 

雖然筆者并不認為英特爾真的會退出晶圓代工市場,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如果英特爾真的退出晶圓代工市場,那么筆者認為三星或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三星近年來也是不遺余力的再發(fā)展晶圓代工業(yè)務。此前三星就曾憑借14nm工藝的率先量產,從臺積電手中搶下的蘋果的訂單。雖然隨后蘋果又重回臺積電懷抱,但是三星后續(xù)也憑借10nm工藝拿到了高通驍龍835以及驍龍845的訂單。

去年5月份,三星還將其代工業(yè)務從系統(tǒng)LSI部門中分拆出來成為獨立的業(yè)務部門。資料顯示,2017三星的代工業(yè)務銷售額達到46億美元,在晶圓代工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6%。


而為了加速提升自身晶圓代工業(yè)務的競爭力,三星還從英特爾、GlobalFoundries、臺積電大肆挖人。比如,去年三星就還挖來了GlobalFoundries前主管 Kye Jong-wook以及英特爾前主管 Song Byeong-moo。

 

今年3月,據(jù)韓國媒報道稱,三星的芯片代工業(yè)務奪得了恩智浦(NXP)以及韓國半導體公司 Telechips 的新訂單。


此外,為了擴大晶圓代工業(yè)務的產能,今年2月,三星宣布投資60億美元,在首爾郊外新建半導體廠房,擴大晶圓代工業(yè)務。據(jù)悉,新工廠將于2019年下半年完工,2020年正式投產。將投產7nm及以下制程。


雖然今年三星由于7nm制程的量產晚于臺積電,丟失了高通驍龍855的訂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星開發(fā)的7nm LPP工藝是完全是基于極紫外光(EUV)制程,預計將會再明年二季度量產。而臺積電目前的7nm并不是EUV工藝。這也使得三星明年7nm量產之時擁有與臺積電7nm競爭的資本。

 

為了填補產能,三星除了盯緊一線客戶以外,還大力發(fā)展二線客戶。特別是面對中國芯片市場的快速增長,三星也開始發(fā)力拓展中國晶圓代工市場。今年6月14日,三星在中國上海召開 “2018三星晶圓代工論壇(Samsung Foundry Forum 2018)”(SFF),這是SFF首次在中國舉行。三星晶圓代工事業(yè)部戰(zhàn)略市場部部長、副社長裵永昌介紹了三星晶圓代工業(yè)務以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以期能與眾多的中國芯片設計廠商達成合作。


據(jù)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最新數(shù)據(jù),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yè)務今年銷售額將超過100億美元(約合11.4萬億韓元),有望奪得代工市場亞軍寶座,冠軍仍臺積電。


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目前在先進制程的晶圓代工市場,已經是臺積電、三星、英特爾三強分立的局面,如果英特爾退出則意味著這個市場只剩下了臺積電和三星兩家供應商。一方面將會使得先進制程代工市場由于缺乏足夠玩家,競爭不充分,使得價格可能持續(xù)維持高位;另外,臺積電目前已經擁有很多的大客戶,但是先進制程的產能是有限的,同時給臺積電的代工費用通常要比三星要高,再加上英特爾如果退出,那么必然會使得三星成為最大受益者。但是對于Fabless來說,少了一個可以選擇的先進制程晶圓代工供應商,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