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間,在清華控股和第一財經聯(lián)合主辦的“鑄重器、贏未來”夏季達沃斯主題論壇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放出狠話:紫光希望在運營商領域成為華為的平衡者和思科的替代者,在存儲芯片領域成為三星的平衡者。趙偉國口中的平衡者,即能影響并平衡相關領域全球巨頭競爭格局的實力競爭者。
自爆高校背景
憑借一系列收購,紫光集團已從以前一家經營食品和房地產業(yè)務的公司一躍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科技企業(yè),旗下已擁有紫光展銳為代表的手機芯片設計業(yè) 務、新華三為代表的企業(yè)網絡業(yè)務。一周前,同方國芯(002040.SZ)宣布更名紫光國芯,該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布局進軍存儲芯片產業(yè)。
通過紫光展銳,紫光集團已成為中國出貨量最大的芯片企業(yè)?!拔覀內ツ晷酒鲐浟砍^10億顆,手機領域去年供貨量超過6億5千萬顆。如果不算蘋果、三星和華為自產的手機芯片,我們在全球市場占有27%的份額,如果算上,份額在24%左右?!壁w偉國說。
通過入股惠普旗下新華三并成為大股東,紫光的主營業(yè)務從芯片繼續(xù)拓展到云,并一躍成為中國最大和最具潛力的云基礎設施供應商。
紫光另一項大動作是參與同方國芯的定向增發(fā)。去年11月,同方國芯拋出高達800億元定增計劃,其中600億元用于建設存儲芯片制造工廠,其余 用于對存儲芯片封測廠及產業(yè)鏈其他并購。同方國芯的800億定增主要對象是紫光旗下公司,其實同方國芯以前是同方股份(也是清控旗下上市公司)控股的,這 筆定增完成后相當于同方國芯也成為紫光集團旗下公司。同時,紫光集團雖然收購存儲芯片設計巨頭美國美光科技受挫,但布局存儲芯片設計,乃至繼續(xù)在該領域進行收購的計劃并沒有停止。
“經常有人問我,趙偉國肯定有背景,有人支持你。我說確實有支持,兩個支持:一個是來自清華大學的支持,包括前任校領導和現任校領導、班子的支持,以及清華方面資源的支持;第二個支持就是清華控股的支持。沒有清華控股和清華大學的支持,紫光不會有今天。”趙偉國說。
紫光集團股東包括清華控股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從股東背景上,紫光集團是一家市場化較為充分的國有企業(yè),其中大股東清華控股是清華大學校辦企業(yè),北京健坤投資是一家由趙偉國擔任法人的市場化投資公司。
趙偉國表示,紫光高速發(fā)展和高校資源支撐密不可分,同時紫光也站在風口上,即和國家戰(zhàn)略站在一起。
無法復制華為路徑
立足信息技術關鍵領域,強調自主研發(fā)和知識產權布局,紫光和華為的道路不謀而同。
華為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和長期堅持自主研發(fā),源于進軍國際市場的切膚之痛。2000年左右,正式大規(guī)模進軍海外市場的華為,剛走出國門,就遇上蜂擁而至找上門來收取專利費的主流通訊廠商。
“開出的價碼大約都是我們每年收入的1%到7%不等,要知道這個行業(yè)的公司不是一家兩家,每家公司都要這個數字,我們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經營下去的。所以我們知道創(chuàng)新、專利就是走向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華為企業(yè)業(yè)務總裁閻力大在“鑄重器、贏未來”主題論壇上表示。
這迫使其在付出代價同時堅持自主研發(fā)和知識產權布局,每年將10%以上營收投入研發(fā),去年更將研發(fā)投入比例提升到15%。過去10年,華為研發(fā)總投入超過2400億元,17萬員工中超過8萬員工從事研發(fā)工作。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tǒng)計,截至2015年底,華為獲得專利許可超過5萬件。
“我(紫光)大概已經投進60億元進行新的研發(fā),清華控股未來幾年研發(fā)投入會超過100億,包括未來在存儲領域研發(fā)投入會更加驚人。這些事情(相關領域研發(fā))只能是打硬仗,步步為營、矢志不移、咬緊牙關,(戰(zhàn)術層面)真的沒有什么巧可取?!壁w偉國也表示。
但趙偉國強調,紫光無法復制華為的道路。雖在戰(zhàn)術層面不能取巧,紫光可以在戰(zhàn)略層面尋找“出奇”機會,包括通過大手筆并購,在相關領域建立知識 產權積累、通過資本獲得入場券?!爸R產權這條道路是馬拉松,別人已經跑了20公里了,我找了輛汽車,開20公里路,下來和他一起跑。”趙偉國說。
6月26日,清華控股眾多成員企業(yè)高管層集體亮相達沃斯。事實上,正是在這次清控成員的集體聚會上,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啟動了“基石計劃”, 面向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滿足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的“重科技”領域,清華控股未來5年將投入500億元研發(fā)經費,并發(fā)起設立10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 金,用于推進“重科技”成果產業(y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