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北斗导航预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张春领23日在南京举行的“2016中国北斗与物联产业技术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初步具备向全球拓展的基础,该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發(fā)表于:2016/7/25 华为杀入无人机领域 对手高呼狼来了 华为继通信、手机、VR、智能家居、PC等多个领域之后,再次杀入无人机市场,是狼来了还是新的曙光?作为国内企业最具备创新力和有着技术追求的代表公司,华为可以说是当仁不让。自然而然华为的每一次动作都会受到众人关注,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 發(fā)表于:2016/7/21 搭载华为芯片的无人机将面世 谁是幕后推手 这些无人机产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不是在手机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改造自安防摄像头里用的芯片。很多人不知道,华为海思在全球视频监控(安防摄像头)市场拿下了 70% 份额。这种静悄悄攻城略地的方式,符合这家公司低调的作风。 發(fā)表于:2016/7/19 海思芯片无人机平台亮相 下半年产品上市 这些无人机产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不是在手机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改造自安防摄像头里用的芯片。很多人不知道,华为海思在全球视频监控(安防摄像头)市场拿下了 70% 份额。这种静悄悄攻城略地的方式,符合这家公司低调的作风。 發(fā)表于:2016/7/18 "无人机+RFID"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从越来越多真人秀采用无人机航拍到亚马逊公司首推无人机投递包裹,再到前不久新华社宣布组建无人机新闻采编队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民用无人机的花样用法更是层出不穷。 發(fā)表于:2016/7/13 大亚湾装置 拦下中微子 看看究竟 中微子——基本粒子中最诡秘的一位,落入了中国人的陷阱,并招供出它的变身秘密。深圳大亚湾核反应堆群的360米外,百米高的花岗岩山体腹中,藏着中国迄今最成功的粒子物理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装置。它在2012年3月8日宣布成功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引起世界瞩目;《科学》杂志网站说,大亚湾实验装置“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 發(fā)表于:2016/7/12 科学家尝试用3D打印技术“种植”军用无人机 据外媒报道,“种植”军用无人机的说法听起来虽然更像是来自科幻影片,但目前英国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做到这一点。 發(fā)表于:2016/7/12 GoPro无人机专利曝光 或难撼动行业格局 尽管在两个月前,由于营收成绩不佳,可穿戴相机制造商GoPro宣布将推迟无人机Karma的发售计划,但在无人机市场GoPro还有着长远目标,其无人机计划并没有搁浅。据近日最新公开的一份专利申请显示,GoPro准备为自家的无人机打造方盒造型。 發(fā)表于:2016/7/11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9月中旬发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9日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标志着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实施阶段。 發(fā)表于:2016/7/11 科学家发现一颗极为年轻的超级海王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组天文学家证实了一个仅1100万岁年轻行星的存在,它非常接近其恒星,且轨道周期为5.4天。它大约是地球的5倍大,该新行星是一个“超级海王星”,是已知的最年轻行星。这一发现为行星系统体系结构的起源提供了独特的见解。一直存在的一个关于系外行星的困惑是,它们离其中央星的轨道距离普遍比我们太阳系行星的来得近。他们怎么到达那里的?一种假设是,它们生于并演化于靠近其恒星的热内盘。 發(fā)表于:2016/7/11 无人机技术未来6大重点突破方向 自从无人机技术进入市场以来,许多专业人士都利用它来加速在各自领域的创新。从军事到体育再到房地产,无人机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得到了应用。 發(fā)表于:2016/7/11 全球最大飞行器Airlander 10将开始首行 据每日邮报报道,世界最大飞行器Airlander 10计划于7月末开始首次试飞。Airlander 10前生来自美国军方计划LEMV项目。 發(fā)表于:2016/7/8 美国公司研究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技术 美国雷神公司透露,该公司最初为美国陆军开发的高功率微波演示样机获得了国防部其他机构的关注。雷神公司的高功率微波装置还未被用户采购,公司将其设计为了车载型,并希望在未来18个月内获得军方的信息需求。 發(fā)表于:2016/7/7 德国激光等离子加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近日,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一个 创新性项目首次产生电子束。完成该实验的装置是LUX,由汉堡大学共同运营。其基于等离子体尾场加速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有望实现小型化更加强大的粒子加速 器。当第一次测试时,LUX可将电子加速至400 MeV,使用的单元细胞尺寸仅为几毫米长。而产生的能量和70米直线加速器LINAC II非常接近。 發(fā)表于:2016/7/5 FAST折射出中国科研装置“大型化”趋势 目前,分布于10个省份,全国有23个正在运行或在建的大科学装置、7个已批准立项的设施。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完成吊装,筹建长达22年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主体工程划上句号。投运后,它将成为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家庭中的第17个成员。 發(fā)表于:2016/7/5 <<<…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