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EDA與制造 > 業(yè)界動態(tài) > AMD確認臺積電美國廠代工價格比臺灣廠高5%-20%

AMD確認臺積電美國廠代工價格比臺灣廠高5%-20%

2025-07-24
來源:芯智訊
關鍵詞: AMD 臺積電 晶圓

7月24日消息,據(jù)彭博社報道,美國芯片大廠AMD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蘇姿豐于當?shù)貢r間周三在一場由All-In Podcast團隊和名為“Hill and Valley Forum”的科技領袖與立法者聯(lián)盟共同主辦的活動上表示,該公司從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采購的芯片要比中國臺灣晶圓廠的高出5%至20%。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三月底,半導體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發(fā)布報告稱,根據(jù)其旗下資深產(chǎn)業(yè)人士針對晶圓廠成本和價格模型所估算出的結果顯示,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單片12英寸晶圓加工成本,僅比臺積電在中國臺灣的工廠僅高出不到10%。

報告指出,雖然美國亞利桑那州當?shù)氐娜肆Τ杀炯s是中國臺灣的約3倍。但是,由于晶圓廠自動化程度很高,勞動力在整體成本結構中的占比已降至不到2%的幅度,這使得即使人力成本高出3倍也并不會對整體制造成本帶來過高影響。相比之下,目前的晶圓制造成本中有遠超三分之二的比例來自半導體設備。由于設備的定價美元多少地域差別較小,因此這也稀釋了一系列因地域因素所造成的成本差異,進而降低了對于晶圓制造成本所帶來的影響。

不過,這可能過于弱化了設備以外因素所帶來的成本影響。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Morris)早在2021年就曾表示,美國制造芯片的成本會高于中國臺灣,甚至可能會高出60%,他還補充說,美國提供的“芯片法案”補貼只能提供短期的緩解,因為中國臺灣將通過其成本和勞動力優(yōu)勢長期處于領先地位。

美國專門從事晶圓廠等高科技設施建設的領先工程、建筑和設計公司 Exyte 此前也曾發(fā)布報告稱,雖然在中國臺灣建造一座晶圓廠大約需要19個月,但如果在美國建造一座同樣規(guī)模的晶圓廠則需要長達38個月,幾乎是中國臺灣的兩倍,并且晶圓廠建設成本大約是中國臺灣的兩倍。這無疑將拉高臺積電美國廠的制造成本。

去年年底麥格理銀行的研究也顯示,在美國建立臺積電所需的化學品供應鏈仍然存在困難,預計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成本可能會比其位于中國臺灣的晶圓廠的成本高出30%。因此,麥格理銀行認為這方面高成本的增長,可能會使臺積電的4nm制造工藝的綜合利潤率降低 1% 至 2%。

從蘇姿豐最新的表態(tài)來看,臺積電目前可能并未完全將其綜合成本反應到其美國晶圓的代工服務報價當中。

另外,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臺積電位于中國臺灣晶圓廠生產(chǎn)的芯片或基于該芯片終端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大幅上漲,這也將導致AMD等美國廠商采購臺積電位于中國晶圓廠的芯片成本上漲,從而會縮小與臺積電美國晶圓廠的代工價差。

蘇姿豐在此次活動上表示,AMD預計其首批由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生產(chǎn)的芯片將于今年年底前問世。

AMD是最早向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下達 4nm 訂單的公司之一,甚至AMD還計劃擴展到 2nm,特別是 EPYC Venice 數(shù)據(jù)中心 CPU。

今年4月,AMD 宣布其代號為Venice的新一代AMD EPYC處理器成為業(yè)界首款基于臺積電臺灣廠的2nm制程工藝完成投片(tape out)的高性能計算(HPC)產(chǎn)品。AMD 同時還宣布,其第5代AMD EPYC CPU產(chǎn)品也已在臺積電位于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成功啟用和驗證。

at.jpg

在講話中,蘇姿豐還補充道,她認為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將持續(xù)高漲,并引用了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和xAI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人工智能的投資作為例證。

“僅僅幾年內(nèi),AI加速器市場的規(guī)模就將超過5000億美元,增長非??欤彼f道,“五年后,通過我們所取得的成就,你就能判斷我們是否做得很好?!?/p>

財報顯示,AMD在2024財年營收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258億美元。特別是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收入創(chuàng)新高至126億美元,同比暴漲94%,在總營收當中的占比幾乎達到了一半。其中,AMD Instinct加速器實現(xiàn)了超過50億美元的收入。得益于AMD EPYC CPU和Instinct GPU強勁的銷售增長,今年一季度,AMD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營收達37億美元,同比增長57%。

隨著今年AMD新一代MI350 加速器的發(fā)布,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AMD 的 AI GPU 業(yè)務2025年將達到60%以上的同比增長。

但是這一切的增長離不開臺積電的尖端制程的產(chǎn)能支持,臺積電臺灣的尖端制程產(chǎn)線的已經(jīng)幾乎滿產(chǎn),疊加地緣政治及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AMD等美國芯片大廠也不得不選擇從價格更高昂的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采購芯片。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