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欢迎订阅(电子2025)
欢迎订阅(网数2025)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EDA與制造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全球半導體投資激增
NI-LabVIEW 2025

全球半導體投資激增

2021-11-28
來源:半導體行業(yè)觀察
關鍵詞: 半導體投資

  對美國芯片生產的投資正在增加。不過,全球其他地區(qū)的半導體支出也顯現出上升態(tài)勢。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計劃斥資170億美元在得克薩斯州建一個芯片工廠,預計將生產對5G蜂窩網絡、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能至關重要的高端半導體。此前,英特爾公司(Intel Co., INTC)、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簡稱﹕臺積電)和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Inc., TXN)也在美國本土下了重注。

  這些新工廠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投入運營。但上述投資有望夯實美國在先進制程芯片制造領域的生產地位,此前數十年,美國把地盤讓給了中國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等亞洲國家和地區(qū)。不過,眼下各芯片制造商也正在這些地區(qū)大舉投資。

  芯片荒不僅導致全球企業(yè)陷入困境,還令全球各國政府進一步呼吁擴大日常使用設備所需的微小科技零部件的本地生產。零部件短缺已經影響到從汽車生產到一些消費品供應等方方面面,令政界人士、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政界人士更加賭定要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

  這引發(fā)了一場創(chuàng)紀錄的芯片投資熱潮,并推動各國政府提供財政激勵以確保這些新工廠能在本國安家落戶。

  據半導體產業(yè)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和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簡稱IDC)的數據,在規(guī)模4,64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yè)中,總部位于美國的公司占據半壁江山。但在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和英偉達(Nvidia Corp., NVDA)等設計芯片、自身卻不生產零部件的大公司中,很多公司選擇將生產工作外包。而此類外包業(yè)務往往是在海外完成。

  根據半導體產業(yè)協會的數據,全球約四分之三的半導體產能集中在亞洲的四個地方: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和日本。美國僅占13%。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 Inc. (IT)的數據。,全球芯片制造商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合計將達到1,460億美元,比新冠疫情暴發(fā)前的水平高出約50%,是五年前水平的兩倍。

  Gartner稱,這些全球投資中,美國僅獲得七分之一左右,與兩年前的水平大致相當。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總支出中超過80%投給了亞洲。Gartner表示,預計從現在到2025年底,這些比例將基本維持不變。

  本月早些時候,臺積電和索尼集團公司(Sony Group Corp)表示,雙方擬耗資70億美元在日本南部建造一座芯片廠,預計該項目將從日本政府獲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補貼。今年9月,政府部分持股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 0981.HK, SMICY, 688981.SH, 簡稱﹕中芯國際)表示,擬投資近90億美元在上海臨港自由貿易區(qū)建設一家新廠。5月份,韓國公布了一份線路圖,將支持國內半導體公司到2030年投資總計約4,500億美元的多項計劃。

  根據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周一的一份報告,未來10年全球新增的半導體產能中,預計只有約6%位于美國。美國全國商會敦促國會通過立法,為新的芯片廠提供520億美元直接補貼。

  報告稱:“在美國國內制造業(yè)活動低迷的同時,中國、韓國等國正大力投資本國產業(yè),旨在確保在全球制造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把美國甩在身后?!?/p>

  半導體產業(yè)協會表示,作為尖端芯片廠的落戶國,美國在獲取熟練工人、保護知識產權和接近買家等方面可提供有利條件。

  不過,美國也有弊端。根據半導體產業(yè)協會去年發(fā)布的報告,在美國新建芯片廠的成本比在韓國、臺灣或新加坡高出約30%,比在中國高出多達50%。該協會稱,成本差異主要取決于有無政府激勵措施。

  三年前退休的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Morris Chang)在上個月的一次演講中警告說,與臺灣相比,在美國制造芯片的成本更高,且對供應鏈構成挑戰(zhàn)。

  張忠謀表示,即使花幾千億美元,仍然會發(fā)現供應鏈不完整,成本比目前的要高。

  臺積電正在鳳凰城興建一座價值120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廠。

  多年來,臺灣一直對本地芯片業(yè)提供大量補貼,政府領導人稱該行業(yè)為臺灣的“硅盾”。中國大陸正大舉投入以實現芯片自給自足。《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美國公司及其中國關聯公司加大對中國半導體公司的投資,該行業(yè)的私人投資也與日俱增。

  韓國通過稅收減免、低利率和其他投資已向芯片業(yè)提供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支持,目標是到2030年使芯片年出口額增加一倍,達到2,000億美元。文在寅(Moon Jae-in)政府此前承諾減少法規(guī)限制,并要求地方政府在未來10年確保充足的水供應。水是芯片制造的一個關鍵資源。

  日本經濟產業(yè)省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可能需要投資多達1萬億日圓(約合86億美元)來減少日本對外國產芯片的依賴。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誓言重振日本半導體產業(yè),并在內閣中設立了一個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的新職位。

  就目前而言,美國的投資增長更傾向于支持品質,而不是數量。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到2027年,預計美國將擁有全球最尖端、電路線寬不超過10納米芯片約24%的產能。這將高于目前的16%。

  Counterpoint Research駐臺灣的研究半導體和部件的總監(jiān)蓋欣山(Dale Gai)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將過度依賴亞洲的芯片工廠視為一種國家安全風險。

  除了三星在得州投資建廠外,臺積電目前也正在菲尼克斯興建一個投資額為120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廠。英特爾已承諾對亞利桑那州的兩個工廠投入200億美元,并在新墨西哥州投入35億美元進行擴建。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迪斯(Brian Deese)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二晚間發(fā)表的聯合聲明,拜登政府歡迎三星在得州的投資,并補充說,白宮正在與國會、盟友和合作伙伴持續(xù)不停地努力,以提升美國的制造能力。

  這份聲明稱:“為了確保美國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創(chuàng)新性和生產力的國家,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電子技術圖片.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