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云米2019Q3營收10.7億元,凈利潤同比轉虧為盈

云米2019Q3營收10.7億元,凈利潤同比轉虧為盈

2019-11-24
來源:億歐網
關鍵詞: 云米 陳小平 AI

  億歐家居11月20日晚間消息,云米發(fā)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云米三季度營收10.7億元,同比增長89.2%;凈利潤0.73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為0.84億元,同比增長116.4%,本季度凈利潤實現轉虧為盈。

 

1.png

  云米于去年9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后的第一份季度財報顯示其凈虧損達0.59億元,外界普遍對互聯網家電炒作噱頭大、核心技術能力不足存在質疑。但從2018年第四季度至今,云米已經基本實現盈利,但業(yè)績增長仍然不夠穩(wěn)定。

  在財報中,云米還公布了用戶數量的變化: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的家庭用戶數量超過260萬,同比增長85.71%。并且,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擁有至少兩件云米物聯網產品的用戶,比例從第二季度末的16.1%增加到17.1%,2018年第三季度末約為13.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云米的線下體驗店數量為1600多家,而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約為1900家,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約為1200家。

  對于線下門店減少的情況,云米CFO蔣順解釋說,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為優(yōu)化和提升門店業(yè)績與生產力,開始關閉業(yè)績表現不佳的門店所致。他同時表示,盡管商店的數量減少了,但線下渠道產生的收入仍在增長。

  在2019年年底這個時間節(jié)點,云米創(chuàng)始人兼CEO陳小平也透露了明年的計劃:繼續(xù)多元化銷售渠道和推出更多的產品線和SKU。其中,渠道的擴張包括開設更多的云米線下體驗店,以及擴大在其他主流渠道的投入,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產品方面,云米在今年陸續(xù)推出了包括抽油煙機、清掃機器人和冰箱等產品,并推出了全新高端AI家電品牌“cokiing”,首發(fā)產品為冰箱。

  在渠道方面,云米目前的線上渠道包括云米商城、米家有品、京東旗艦店、天貓旗艦店和蘇寧易購旗艦店,線下渠道主要為云米線下體驗店。

  成立僅僅四年多時間的云米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小米生態(tài)鏈中第二家上市的企業(yè),備受關注。而之所以能夠以快步跑的姿態(tài)上市,云米靠的是爆款產品的帶動力。

  據億邦動力報道,云米的爆款小家電小米凈水器,在今年雙11促銷中,1小時30分鐘時全平臺銷售額超1億元。并且,蘇寧悟空榜數據顯示,今年818促銷期間,小米廚下式凈水器位列凈水器單品銷量累計榜單第一名。云米憑借著“全屋互聯網家電”的概念和小米生態(tài)鏈的優(yōu)勢,得以在紅海競爭的家電市場穩(wěn)步前進。

  但云米科技的業(yè)務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于小米的OEM訂單。云米的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以及2018上半年,公司向小米公司出售產品的營收占比分別達到95.9%、84.7%和62.6%。

  盡管依靠小米的優(yōu)勢云米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雙贏,但長期來看并不利于公司的業(yè)務空間的拓展。并且,小米主打性價比牌,云米承接的OEM訂單的毛利自然很低,這也是云米推出新的高端品牌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放到互聯網家電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云米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首先面對的就是格力、美的等老牌廠商的競爭。其次,互聯網家電的概念并不深入人心,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理解還不充分,在大家電領域云米的品牌影響力較弱。

  陳小平曾在采訪中,回答“在具體措施上,小米對公司有什么幫助”的提問時說到:“小米能夠促進我們的團隊重新去思考如何用互聯網邏輯做產品,這是非常大的變化,其次,小米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渠道,促進了公司的現金流。此外,我們和小米在研發(fā)上也相互合作?!?/p>

  渠道、研發(fā)、互聯網思維,這是小米給生態(tài)鏈公司的主要幫助。但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包括云米、智米、華米在內的公司都在自立門戶,開始力推自有品牌,尋求自身的價值。

  對云米以及這些希望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公司來說,如果脫離開小米生態(tài)鏈,意味著離開了小米的優(yōu)勢圈,進入了“圈外”更大的市場。

  這個“圈外”的市場里,很多都是比云米資深的大家電企業(yè),對行業(yè)、產品的理解也更為深刻。要想在競爭中突圍,云米還需要重新構建上游供應鏈,下游渠道,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