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chuàng)業(yè)到底怎?啟動?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疚囊玫刂?
隨著基于AI而崛起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越來越多。大家都開始有這樣一個疑問:AI公司,是不是只能有一個模型?
一般來說,我們知道的AI公司,基本公式就是在語音、圖像、芯片三者中選一條·、開發(fā)算法、打國際比賽獲得名次、得到大量B端訂單、成為獨角獸。似乎蕓蕓AI莫不如此。
是否有可能,AI公司可以換一個發(fā)展邏輯?一點點織成不一樣的發(fā)展軌跡呢?不久前,我在杭州探訪了一家名為Rokid的AI公司。它在剛剛所說的“AI創(chuàng)業(yè)公式”面前,可ν一家絕對的另類。
不少朋友知道這家以“若琪”音箱而聞名的公司,而且往往是因為其產品的設計感非常出色??墒侨绻氐紸I層面,我們卻能發(fā)現這家公司在幾個基本層面是“反常識”的。
比如說:
1、在音箱產品恨不得免費的時候,他們的音箱卻并不便宜。
2、很少聽說過一家AI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僅做產品,做B端解決方案,甚至連芯片和OS都一起做的。
3、在AR眼鏡一片蕭條下,似乎以音箱為主的Rokid卻做了AR眼鏡。
究竟是這家公司故意搞噱頭,還是確實有某種邏輯支撐起了這些“非典型”舉動?在探訪Rokid之后,我的感受是在大家都在熱絡討論“佛系公司”的時候,Rokid的思考方式卻是道系的。它在AI變局中立足的核心要義,是《莊子》所說的“外化而內不化”。
為什?這?說?我們需要從Rokid的誕生開始說起。
輕擁AI,于深度學習的晨曦
2014年,AI在中國還只是?體偶爾會討論的概念,在社交網絡上出現,基本都來自科幻電影。
然而如果回溯整個AI發(fā)展史,卻會發(fā)現這個時間節(jié)點,是深度學習技術真正爆發(fā)出力量的那個剎那。當時剛剛走出阿里,想要再次創(chuàng)業(yè)的Misa祝銘明,帶領伙伴在杭州成立了Rokid。從創(chuàng)業(yè)伊始,Rokid的目標就定λ于要做人機交互。
為什?確立這條賽道?同Misa一起創(chuàng)業(yè)、現任Rokid副總裁的向文杰回憶說,當時最主要的動力,是看到了深度學習的廣闊想象力。
對于技術從業(yè)者來說,AI在當時雖然還是個冷門行業(yè),但并不是一個全新議題。但在深度學習出現前,AI在理論到現實中的轉化能力始終不盡如人意。然而隨著深度學習技術體系的確認,并且在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幾個領域超乎預料的好用,Rokid的創(chuàng)始班底開始看到,AI這東西真的有明天。
然而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新一輪AI技術,最能改變的是什?呢?在Misa等人看來,無論是語言還是視覺,最根本被改變的必然是人機交互形態(tài)。這是AI的終局,也是Rokid的無限目標。
隨后,Rokid嘗試從語音交互為起點,逐步探索人機交互入口的硬件產品形態(tài)。回頭看5年前,AI在當時的狀態(tài)并不被市場看好。但是真正懂得的人,卻會發(fā)現其終點是那?和光同塵。這大概就是道家所說“守無明”的狀態(tài),?一家長線發(fā)展的公司,都會有這樣一段旅程。
音箱的錘煉與匠致
接下來,以人機交互為目標的Rokid在外界看來產品形態(tài)同樣是做音箱。然而在推出第一款產品到今天的幾年間,Rokid與大多數AI音箱公司,實質上已經走向了基礎理念影響下的岔·。
雖然成立于2014年,但直到2016年他們才推出了第一款產品智能家居機器人Rokid Alien。這款能投屏、能攝像、能語音交互的機器人,雖然售價達到5000+,但在今天看來也依舊是非常新銳的產品方案。而后2017年,Rokid又推出了高端音箱Rokid Pebble,這款產品斬獲了智能硬件和工業(yè)設計類的許多大獎,也是眾多用戶認識 Rokid的起點。
2018年,Rokid終于迎來了新品的“爆發(fā)期”,推出了Rokid Panda、Rokid Me、Rokid Mini三款語音交互產品。
然而即使是這一年的三款產品,數量也遠低于其他AI音箱公司的發(fā)布頻率。并且在AI音箱已經恨不得免費的時候,Rokid的新一代產品“Rokid Me”依舊售價達到了799元。而且與同行努力刷新品的戰(zhàn)略不同,Rokid令人“大跌眼鏡”地先后發(fā)布了AR眼鏡、語音芯片和OS系統。
回到音箱的差異化上,Rokid的基礎面ò是貴和少,這與業(yè)內同行的成本戰(zhàn)、補貼戰(zhàn)、新品數量戰(zhàn)截然不同。這或許就是戰(zhàn)略目標推演下來的行動分化——既然Rokid的目標是做人機交互,那?這一階段他們的目標就不是最快速占領市場,而是要把語言交互做精致、做完整,讓產品成為真正用戶購買后時時想要觸發(fā)的AI入口,而不是一個嘗鮮期的擺設。
于是,Rokid做了完整的喚醒、交互與語義理解解決方案,首創(chuàng)了雙音節(jié)喚醒詞。并且在工業(yè)設計和產品工程能力上,與業(yè)界平均水準拉開了清晰的分界線——這是讓音箱自證AI人機交互存在價值的階段。
與此同時,精雕細琢的音箱產品,還為Rokid鍛造了三個它證:
1、不斷提升的機械設計和工程能力,為品牌輸出B端解決方案建立了差異化優(yōu)勢。
2、語音交互體驗的完整性和部署能力,讓Rokid可以適配廣闊的音箱解決方案需求。
3、在不同目標客戶群中建立了市場口碑,為下一階段開啟人機交互升級與融合提供了基礎。
至此,我們可以嘗試回答第一個問題,雖然Rokid的硬件產品看起來是小眾的,但是如果它走補貼和廉價·線,這三個根本能力也就蕩然無存。
不急不徐地積累了產品,雖然挺慢但是?有浪費產業(yè)資源,并且逐漸完善了人才與技術生態(tài)。在高速變化的AI產業(yè)中,足夠的積累,是能談論下一步的底牌。
而下一步的高速發(fā)展窗口,對于Rokid來說,其實出現于B端市場。
B端市場的風與海
在語音硬件發(fā)展的歷史上看,2018年可以看作一個關鍵節(jié)點。
對行業(yè)來說,經歷了瘋狂的“智障音箱”淘洗之后,市場還是轉向接受高品質、高可用性的音箱產品。與此同時,隨著AIoT概念的打開,不少廠商都意識到音箱產品作為家庭AI場景中樞、音頻內容輸出口,以及生活服務接駁點的價值。
所以雖然低成本音箱肆虐于2017,但到2018以后,音箱產品整體卻δ冷反熱,良幣開始呈現出更高的市場接受度。
借助這個節(jié)點,在自有硬件市場建立了基礎的Rokid,開始建立和驗證了一個2C2B的邏輯。這個邏輯的要點,用道家的理論說,叫做“難易相形”。由于Rokid已經在C端硬件領域建立起了足夠“難”的技術與工程壁壘,此時打開B端解決方案市場就會順勢而為,從容停當。
于是我們看到,大量廠商開始選擇Rokid作為自身音箱產品的合作伙伴,使用其解決方案來構筑自己的音箱產品。
比如說,在今年3月,360推出了自己的音箱產品。其背后從前期方案設計、定制開發(fā),到量產期間的品質把控,Rokid都提供了全程的技術支持。Rokid不僅為其提供了雙喚醒詞的定制化功能,還為其定制了聲紋識別功能,讓家人擁有“聲音密碼”。
據了解,僅僅在2019 第一季度,Rokid 的語音技術已先后服務于涂鴉、榮事達、哈曼卡頓和 360 等多個廠商的音箱新品,TCL、創(chuàng)維小湃的電視和兒童故事機產品,其合作品牌已達到100家以上。
而在在音箱之戰(zhàn)的下半場,另一個價值獨特的B端市場來自三大運營商。由于運營商擁有流量、用戶基數、內容等多種優(yōu)勢,并且家庭AI已經成為了運營商目前注意的進攻方向,因此其推出AI音箱的市場愿望也就在今天逐步清晰。
然而客觀上來說,運營商在技術能力和AI人才儲備上顯然是較AI企業(yè)相對落后的。這種情況下,運營商的AI音箱需求,也就成為了AI語音交互供應商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