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似乎不太友好。
一方面三者營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從三大電信運營商近期公布的2019年Q1財報來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營收分別較2018年Q1同期分別下滑0.3%、2.39%、0.5%,雖然下滑程度并不大,但是三者營收同時下滑的現象實屬罕見。
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的品牌價值都出現了較大的下滑。WPP聯合凱度發(fā)布的《BrandZ 2019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行榜顯示,雖然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者排名仍然較靠前,分別排在第4名、第35名和第23名。但是品牌價值出現了較大下滑,分別下滑了21%、21%、9%。
運營商財富集體縮水背后:內因播種,外因助長
營收與品牌價值作為企業(yè)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增長與收縮都會對企業(yè)財富產生影響。目前,三大運營商發(fā)布的財報數據與WPP發(fā)布的品牌價值榜單來看,它們的財富確實是集體縮水了。
在運營商們財富縮水被坐實的同時,也給大眾拋出一個新疑問:移動、聯通、電信三者市場之和幾乎等同于整個中國電信市場的電信巨頭,為何財富還會縮水呢?對于這個問題,三大運營商們的解釋都是因5G建設投入消耗過大與提速降費所致。
內因:成本擴大
其實,三大運營商們的解釋也并無道理。運營商們3G、4G時代的經驗告訴它們,誰先拿下5G誰就能在5G時代取得市場優(yōu)勢,因此三者都在加大力度布局5G,塑造競爭力。
目前,5G網絡建設已進入最后的部署階段,此階段也是運營商們最“燒錢”的階段。從新浪財經等媒體公開的報道來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三者預計在5G領域的投入分別172億、60億、90億資金,正是由于它們在5G領域短時間的大規(guī)模投入,才造成企業(yè)凈利潤短期環(huán)比下滑。
此外,三大運營商們確實也在提速降費上有所作為,特別是自2018年以來。從三大運營商官方公布的細節(jié)看,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按照每兆(元/M)價格計算的固定寬帶接入平均資費僅為2014年的十分之一。
故其營收出現環(huán)比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外因:入口紅利觸底、競爭加劇
三大運營商的話并非就是營收下滑的全部原因,5G大規(guī)模投入與提速降費固然能夠影響營收與凈利潤,但無法合理解釋品牌價值下降。很顯然,除運營商自身的兩大內因外,還有致使運營商們財富集體縮水的外因。
外因一、人口紅利消失,使三大運營商們的市場前景看起來不再那么廣闊。國家網信辦發(fā)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fā)展報告(2018年)》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9.6%,看起來仍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但實則已十分趨近中國整個電信市場的容量上限了。雖然中國有著近14億人口,但是除去低齡兒童與高齡老人后,中國潛在的網民規(guī)模容量約在11億左右,目前已達到了8.29億,留給三大運營商的增量市場并不多。
另外,從近幾年統(tǒng)計的網民規(guī)模增速也可以發(fā)現中國電信市場正進入“用戶枯水期”,自2016年起,中國網民增速經歷三連降,增速分別為6.2%、5.6%、3.8%,從中國網民的增速變緩這一現象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電信市場進入存量時代的事實。
從前者市場容量與用戶增長速度兩方面,都可看出運營商們的市場前景不再那么廣闊,所以它們的品牌價值才會集體下降。
外因二,競爭加劇導致凈利潤下滑,直接影響了它們在行業(yè)中的地位。雖說三大運營商在國內電信市場叱咤風云,但是它們的競爭壓力一點都不小。
一方面,三大運營商要應對內部之間激烈的競爭,如近期三者都在積極完善4G網絡覆蓋,并在5G賽道上你追我趕,激烈的競爭迫使運營商們不得不加大投入,因此營業(yè)額會相對降低。
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還要應對以BAT等互聯網巨頭為首的虛擬運營商們的競爭。以往中國消費者對電信運營商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三個選擇,但現在隨著虛擬運營商們的增多,用戶的選擇越來越多,三大運營商在電信市場的話語權不那么集中了,地位也相對下降。
并且,虛擬運營商們以超高“性價比”的互聯網套餐,挖走三大運營商較多用戶,例如騰訊在2017年7月推出的騰訊王卡,在當時以極致的性價比在半年內積累了5000萬用戶,截止2018年上半年用戶數已突破1億,用戶的流失不僅影響企業(yè)營收,而且對品牌價值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財富集體縮水暴露了運營商兩大弊病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導致三大運營商財富集體縮水既有因自身升級改造造成的成本提升的原因,也有因人口紅利觸底與競爭加劇的外部環(huán)境影響,三大運營商財富集體縮水背后也暴露了營運商的一些弊病。
其一,業(yè)務結構不合理。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存在嚴重“偏科”現象。從三大運營商近期發(fā)布的最新一季度財報內容來看,中國運營商老大哥中國移動,2019年Q1中國移動總營收1850億,其中通信服務收入1659億元,銷售產品收入即其它收入僅占191億(約占總營收的十分之一);中國聯通也存在“偏科”現象,中國電信“偏科”更嚴重,961.35億總營收中,通信服務營收就達到了915.31億。從三者營收構成結構可出,它們都太過于依賴某一項業(yè)務,總體上營收較為單一。
其二,產品競爭力仍有待提升。競爭對手增多固然會增加運營商們的經營壓力,對營收與市場影響力也必然產生些許影響,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者品牌價值與營收、凈利潤等下滑程度遠大于企業(yè)經營正常波動范圍,這背后暴露出的是三大運營商們產品競爭力的缺失。
如三大運營商網絡套餐與虛擬運營商的互聯網套餐相比,現在雖然無明顯差距,但是在此之前差距甚大。以2017年推出的米粉卡為例,推出時套餐詳細資費是5元月租,使用流量是1元/G,當日超過3元不限量限速;而同時期三大運營商的套餐十分傳統(tǒng),以中國移動為例,它的基礎套餐資費為月租18元,每月贈送500M流量,套餐外流量按1元/M計算或另行加訂流量包。
通過虛擬運營商的互聯網套餐與傳統(tǒng)運營商提供給消費者的套餐相比,顯然互聯網套餐更具競爭優(yōu)勢(通信技術一樣),因而傳統(tǒng)運營商們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也開始下滑,最終導致品牌價值下跌。
運營商“致富經”:多元化與提質保量
此次三大運營商財富縮水所暴露出的問題雖無法動搖它們在中國電信市場中的根基,但影響也不容小覷。所以三大運營商們必須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其實對于年營收上千億的運營商們來說,解決以上問題僅需兩步。
第一步,電信運營商們需不斷拓寬業(yè)務范圍,尋找更多增長點,以穩(wěn)住資本市場的信心。前面也提到,運營商們營收“偏科”十分嚴重,三者都主要依賴于移動4G網絡為主的C端的消費者業(yè)務,這并不利于企業(yè)營收的長期增長,因此需要運營商們將業(yè)務變得多元化起來。就中國電信市場現狀來看,運營商們發(fā)展B端電信業(yè)務是一個不錯的增長點。
這主要是因為B端電信市場前景較好,目前中國電信市場針對B端用戶的服務還僅面向大企業(yè),對廣大中小企業(yè)的市場開拓并不完善,要知道中國中小企業(yè)占經濟占比的比重超過半數,因此大力開發(fā)處于藍海的B端電信市場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第二步,運營商們需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并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才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根本之法。通過前文的分析可知,運營商們在與虛擬運營商的同臺競爭中是處于劣勢的,虛擬運營商們通過推出反傳統(tǒng)的互聯網套餐短時間內獲取了大批用戶,大多數都以過千萬,騰訊王卡用戶甚至已過億,這使得運營商們只能無賴選擇以“價格戰(zhàn)”進行反擊。
但眾所周知價格戰(zhàn)是不利于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因而運營商們還得尋找其它增強產品競爭力的途徑。其實增強產品競爭力只需把握核心即可,而通信質量與服務質量就是電信產品的核心要素。所以說,運營商們增強產品競爭力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提升服務質量與產品性能,例如提升網速與網絡穩(wěn)定性等。
總之,如今的中國電信市場已悄然變天,在虛擬運營商、外來運營商和5G這個關鍵時間點三者內部競爭加劇的共同影響下,無論是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它們所面臨的壓力都會只增不減,但這也在促使自運營商不斷自我升級。未來,中國電信市場將會變得更加多元化,而三大運營商仍然是中國電信市場的頭部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