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5, 2018 ---- 隨著物聯(lián)網(wǎng)、車用電子以及智慧家居等需求興起,帶動電源管理與微控制器等芯片用量攀升,已經(jīng)開始擠壓8英寸晶圓廠LCD驅動IC的投片量。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觀察指出,由于晶圓代工廠提高8英寸廠的IC代工費用,IC設計公司第一季可能跟著被迫向面板廠提高IC報價5~10%,以反映成本上升的壓力。
WitsView表示,由于上游硅晶圓缺貨問題短時間內(nèi)仍然無解,2017年下半年開始晶圓代工廠紛紛調整8英寸廠的自身產(chǎn)品組合,希望將利潤極大化,除了調漲晶圓代工價格,也減少驅動IC投片量。近年來因面板廠的削價競爭,驅動IC價格大幅滑落,早已成為晶圓代工廠心中低毛利產(chǎn)品的代名詞,當利潤更佳的電源管理芯片或是微控制器的需求崛起,也剛好給了晶圓代工廠一個絕佳的調整機會,預估截至2018年第一季,晶圓代工廠驅動IC的投片量將下修約20%。
中低端IT面板用驅動IC供應吃緊,面板出貨恐受牽連
這次受影響的驅動IC主要是用在IT面板,如HD TN/FHD TN等中低端產(chǎn)品,在韓廠漸漸退出低端IT面板市場之后,目前相關供貨商僅以大中華區(qū)的面板廠友達、群創(chuàng)和京東方為主。即使第一季是IT產(chǎn)業(yè)的傳統(tǒng)淡季,品牌備貨上本來就會相對保守,但驅動IC供應吃緊仍有可能連帶影響面板的供貨,主因是現(xiàn)在驅動IC的交期普遍都拉長到10周以上。雖然目前WitsView并未觀察到面板因此缺貨的情況,不過可以預見面板廠內(nèi)部的產(chǎn)品調度彈性將會變小,不論是想要安插急單或是提前交期,都會受限于驅動IC的供應狀況。
目前IC設計公司正考慮轉往其他制程,或是加速在中國晶圓代工廠的驗證,以取得額外的可用產(chǎn)能,同時也不斷探詢面板廠對于驅動IC第一季漲價的接受度。對此,WitsView認為面板廠可能會抱持正面態(tài)度,或許有機會同意相關漲價提案,以確保驅動IC的供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