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撓式面板市場產(chǎn)值預測
隨著智慧行動裝置以及穿戴式裝置愈來愈受歡迎,普及率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的可撓式顯示面板需求也大增。市調機構IHS預期,到2022年可撓式螢幕的營收將從2016年僅37億美元增長至155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CAGR)超過300%。
著眼于龐大商機,國內(nèi)一線面板廠雖然尚未投入產(chǎn)能建置,然群創(chuàng)、友達都已投入大筆研發(fā)資源,可望與國際廠商一較高下。
IHS指出,三星、LG分別于2013年推出全球首款配有可撓式AMOLED螢幕的智慧型手機,之后這兩家公司不斷改進適用于智慧型手機、智慧手表和健身追蹤器的可撓式螢幕。兩家韓國廠商的成功,激勵了其他行動裝置制造商紛紛跟進,更大量采用可撓式顯示面板。
IHS顯示研究首席分析師Jerry Kang表示,可撓式顯示面板種類包括可彎、可卷及邊緣能夠卷起的螢幕,但是完全能夠折疊的螢幕在未來兩年內(nèi)有望上市。他指出,目前只有少數(shù)供應商,包括三星顯示器、LGD、元太和雙葉電子(Futaba)量產(chǎn)可撓式面板,并且在市場上銷售;但現(xiàn)在很多面板廠躍躍欲試,想要利用最新的AMOLED顯示技術建立可撓式面板生產(chǎn)能力。估計到2020年,可撓式面板的營收將占到整體顯示面板市場總營收的13%。
根據(jù)IHS可撓式顯示面板市場追蹤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可撓式面板主要用于智慧手機和智慧手表,但是預計到了2022年,可撓式面板將更為普及化、應用于更大尺寸,包括平板電腦、虛擬實境設備等其他應用領域。Jerry Kang還表示,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制造商不斷設法在產(chǎn)品的外觀上做變化,最終必須突破現(xiàn)在的瓶頸,改變其傳統(tǒng)平面顯示器的矩形外觀,轉向最新的可彎、可卷、可延伸、可折疊的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