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設計
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設計
維庫
摘要: 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設計,引言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得飛速發(fā)展,使得使得我們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互連的同時,許多領域的嵌入式設備如工業(yè)控制、數據采集、數控機床和智能儀表等也有接入網絡的需求。伴隨著信息家電出現,嵌入
Abstract:
Key words :

 引言

  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得飛速發(fā)展,使得使得我們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互連的同時,許多領域的嵌入式設備如工業(yè)控制、數據采集、數控機床和智能儀表等也有接入網絡的需求。伴隨著信息家電出現,嵌入式設備的網絡化必將擁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前途。在這個過程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使嵌入式設備如何實現網絡互連。

  基于以太網技術的網絡化控制系統(tǒng)NCS(NetworkedControl System)是繼現場總線控制了當前通信技術中的以太網及網絡技術,很好地統(tǒng)一了底層的控制網絡協議,建立了良好的兼容接口,因此成為了當前及后工業(yè)控制領域應用和研究的熱點。隨著以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為核心的嵌入式技術的發(fā)展與推廣使用,網絡節(jié)點在性能、成本、功耗和體積等方面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并對NCS 結構和應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本文主要基于S3C44B0X+uClinux 系統(tǒng)平臺開發(fā)出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該方案和其它設計比較具有高性能、低功耗、軟硬件易擴展特點,是當前及今后工業(yè)以太網控制器的理想選擇方案。

  1 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硬件設計

  本文主要基于S3C44B0X+RTL8019AS 系統(tǒng)硬件平臺開發(fā)出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硬件平臺。

  圖1 為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硬件設計原理圖。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的硬件設計主要有S3C44B0X 微處理器、以太網模塊、存儲器模塊、串口驅動模塊、電源模塊、復位和時鐘和JTAG 接口7 部分。

  1.1 S3C44B0X 處理器

  S3C44B0X 處理器采用160 引腳的LQFP 封裝;為了降低成本,S3C44B0X 提供了豐富的內置部件,包括:8 KB cache,內部SRAM,LCD 控制器,帶自動握手的2 通道UART,4 通道DMA,外部存儲器控制器(片選邏輯,FP/EDO/SDRAM 控制器),帶有PWM 功能的5 通道定時器,通用I/O 端口,實時時鐘RTC,8 通道10 位ADC,I2C 總線接口,I2S 總線接口,同步SIO 接口和PLL 倍頻器。本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設計選用它,能夠很好地滿足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要求。

  1.2 以太網模塊

  RTL8019AS 是高度集成以太網控制器,它能夠簡單的解答即插即用NE2000 兼容適配器,這種適配器具有二重和功率下降特性。

  RTL8019AS 以太網控制器共有32 個輸入地址,對應地址偏移量為00h~1Fh,現分別說明如下:

 ?。?)00 h~0 Fh 的16 個地址,為寄存器地址。

 ?。?)10 h~17 h 的8 個地址,為數據讀寫端口地址。

 ?。?)18 h~1 Fh 的8 個地址,為復位端口。

  2 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軟件設計

  系統(tǒng)軟件平臺設計主要使用C語言和ARM匯編語言。系統(tǒng)軟件平臺設計主要包括3個方面:啟動引導程序Bootloader;建立μC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開發(fā)環(huán)境;以太網模塊驅動程序的實現。

  2.1 啟動引導程序Bootloader

  引導程序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統(tǒng)運行之前執(zhí)行的一段程序。它主要實現的功能包括:初始化CPU 運行的時鐘頻率;初始化Flash 和內存的數據寬度,讀寫訪問周期和刷新周期;初始化中斷系統(tǒng);初始化系統(tǒng)中各種片內、片外設備和I/O 端口;初始化系統(tǒng)各種運行模式下的寄存器和堆棧;加載和引導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

  2.2 建立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的開發(fā)環(huán)境

  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沿襲了傳統(tǒng)Linux 操作系統(tǒng)的主要特性,包括穩(wěn)定、強大的網絡和文件系統(tǒng)支持。建立μC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開發(fā)環(huán)境主要包括3 個步驟:建立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的交叉編譯環(huán)境、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的編譯和μCLinux 操作系統(tǒng)的加載。

  2.3 RTL8019AS 驅動程序

  設備驅動程序是操作系統(tǒng)內核和硬件之間的接口,它作為應用設備之間的軟件層, 為應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細節(jié)。

  以太網模塊驅動程序屬于網絡驅動程序。嵌入式μCLinux網絡驅動程序的體系結構可以劃分為4層,即網絡協議接口層、網絡設備接口層、設備驅動功能層和網絡媒介層。在設計網絡驅動程序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設備驅動功能層,使其滿足嵌入式設備的目標功能。完成設備驅動功能層主要有2 個步驟,RTL8019AS 的初始化和網絡數據包的發(fā)送和接收。

  2.3.1 RTL8019AS 的初始化

  為能夠準確無誤地接收和發(fā)送數據包,必須先對RTL8019AS進行初始化操作,其中包括數據配置寄存器OCR、發(fā)送配置寄存器PCR、接收配置寄存器RCR的、物理地址、數據包接收緩沖區(qū)和發(fā)送緩沖區(qū)的設置:當前頁面寄存器CURR的設置。RTL8019AS的初始化由函數void InitRTL8019AS()來完成,此函數的設計流程如圖2所示。

  2.3.2 RTL8019AS數據包的發(fā)送與接收

  RTL8019AS以太網控制器發(fā)送數據包分兩步走,首先將數據從系統(tǒng)內存通過遠程DMA傳到RTL8019AS以太網控制器的發(fā)送緩沖區(qū),然后本地DMA將數據傳到FIFO并發(fā)送出去。

  RTL8019AS以太網控制器接收數據包時,RTL8019AS以太網控制器將網絡上的數據包接收,通過其本地DMA通道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緩存于接收緩沖區(qū)中,再通過遠程DMA通道由主處理器將接收緩沖區(qū)的數據包經數據總線讀入內存單元以被程序使用。

  2.3.3 編譯和測試RTL8019AS驅動程序

  RTL8019AS驅動程序采用模塊加載方式。模塊加載方式具體步驟如下:

 ?。?)通過module_init宏修飾的函數會在模塊加載時被調用。

  (2)網絡設備被檢測到以后,通過調用register_netdev()函數在μCLinux系統(tǒng)中把該RTL8019AS網絡設備添加到系統(tǒng)的網絡設備鏈表的末尾。

  (3)如果注冊成功,則網絡設備結構體中init成員函數被調用,對設備進行初始化。

  最后我們得到zImage 內核壓縮文件。用引導程序Bootloader通過串口將zImage文件引導到S3C44B0X處理器上片外SDRAM上進行調試。

  3 結語

  嵌入式系統(tǒng)具有低功耗、可靠性高等突出優(yōu)點。采用嵌入式系統(tǒng)來設計和實現帶有以太網的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使得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可靠性高、性能強、實時性好,將以太網接口集成與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中,使得對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的遠程控制和監(jiān)視變得簡單易行。因此,研制一個帶以太網接口的嵌入式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價值。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