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基于DSP的无人机高度采集系统设计 介绍了基于DSP和BMP085数字气压传感器的高精度高度采集系统在无人机上的设计,并对系统实际运行的结果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实现高度的测量与传输。重点描述了系统采集端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软件与硬件的设计要求。本系统功耗低、结构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且能减少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该测量系统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出相对高度。 發(fā)表于:2014/6/10 S模式数据链自适应航迹跟踪滤波器设计 如何设计和实现适合空管系统使用的自适应滤波器成为了实现航迹滤波和目标跟踪的关键。首先对飞行器的三维空间运动轨迹建模“拉格朗日”(Lagrange)三阶级数展开,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兼顾实时性和预测滤波效果的数据处理算法,通过对该滤波器模型稳定性、初始状态、收敛性、滤波参数等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查表”策略的“残差-新息”估计方法,在保证收敛性的同时兼顾了收敛速度,一系列建模仿真和飞行试验均表明了所论述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發(fā)表于:2014/6/4 导航基带处理器芯片的低功耗设计 提出了在独立式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和算法优化的方法。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以及导航计算。载波解调和C/A码解扩由ASIC硬件形式的基带信号处理器来完成,而在微处理器中运行的信号跟踪控制软件则调节基带信号处理器中的各种操作。微处理器对快速捕获模块和相关器多个通道进行流水线配置,协调利用相关器模块的多个通道,达到节省电路资源和降低功耗的目的。 發(fā)表于:2014/5/29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活动轮廓模型的多模型融合的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目标轮廓提取方法,即在活动轮廓模型Balloon中引入新兴统计分布模型G0分布、基于区域的统计活动轮廓模型和多边缘检测算子模型,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轮廓提取方法。基于MSTAR项目的真实SAR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获得SAR图像目标轮廓,可用于执行实际的SAR图像轮廓提取任务,为后续的SAR图像自动识别和特征级图像融合等任务提供了较为优良的输入信息。 發(fā)表于:2013/11/15 资源三号卫星CCD影像云处理方法研究 在分析目前较为常用的多种去云方法特点后,选取改进的同态滤波算法进行去云处理,并与同态滤波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两方面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同态滤波法对资源三号融合影像去云处理产生的遥感图像失真较小,同时很大程度地保持了空间纹理细节信息,是一种适合于资源三号影像去云的较好方法。 發(fā)表于:2013/11/15 视频瞄准系统中“+”字分划线叠加的设计 研究了视频瞄准系统中“+”字分划线叠加问题,该模块由CCD视频图像采集器、单片机、视频字符叠加芯片、按键、显示器及相关电路组成。应用视频叠加技术,以MAX7456为核心产生电子分划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瞄准镜可准确地叠加电子分划线,显示清晰的瞄准目标图像,具有瞄准实时性强、操作简便、灵活可靠等特点。 發(fā)表于:2013/10/22 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硬件设计与应用 设计了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操作台上常用的硬件设备,并对该硬件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设备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模拟器遵循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满足中国海事局有关规定的性能标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并已投入到国内多家航海院校的教学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發(fā)表于:2013/10/18 红旗9导弹被指用日本电子元器件 潜艇用日产雷达 9月26日,土耳其决定采购中国红旗9型远程防空导弹(实际为该导弹的出口型FD-2000)的消息让世界瞩目,引起外国媒体和军事论坛的热烈讨论,除了对中国武器发展速度的惊叹,一些外国媒体却将矛头直指中国工业能力的问题上来,认为中国虽然在武器系统的研制上获得了巨大突破,但在武器工业的基础产业领域仍受制于人,特别是电子元件、新型材料、半导体和工业制造设备领域长期依赖进口,一些外国网友上传图片指出,中国的红旗9型导弹采用了日本某品牌生产的AZ8112型行程开关,而中国的潜艇使用了日本某厂生产的导航雷达。 發(fā)表于:2013/9/29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包络对齐的迭代改进方法 包络对齐是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平动补偿的关键技术,是图像重构的基础。依据设备所使用包络对齐方法,在积累互相关法的基础上进行算法改进,提出迭代相关对齐法。不同于原方法,迭代相关法使用平均距离像作为参考包络对各次回波作相关对齐,并进行多次迭代,直至收敛,有效地防止对齐漂移和突变误差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包络对齐的精度和稳定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包络对齐精度从而提高ISAR成像质量,且运算量增加不大。 發(fā)表于:2013/9/10 弹载共形遥测天线的设计 设计了一种弹载微带天线,该天线与弹体曲面共形,加上天线罩所凸出的曲面高度不超过8 mm,不仅不影响弹体的动力学特性,而且也不损伤弹体的机械强度。该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8.4 dBi),仿真方向图与实测方向图吻合良好,且在整个工作频段内辐射特性稳定,非常适合作为弹载引信、遥测天线。 發(fā)表于:2013/3/6 潜铺型卫星认知通信中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针对卫星通信中存在有效信道远小于注册频率的情况,提出了以潜铺型认知无线电为技术依靠的卫星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以次要用户所获吞吐量与付出代价之差为效用函数,通过次要用户作为参与者建立的博弈模型进行纳什均衡求解,得到最优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可满足次要用户自身需求,亦不影响主要用户系统正常通信,能有效提高频带使用率。在性能方面,指出了次要用户系统容量和预留信噪比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要用户系统容许范围内次要用户数量越多则其系统吞吐量和系统收益越大,最后讨论了算法的实现复杂度。 發(fā)表于:2013/1/23 基于精简星座鉴相的大频偏16-APSK信号载波同步 为了增大对16-APSK信号的鉴相范围,提高环路捕获带宽,提出了在环路捕获阶段使用精简星座鉴相、在捕获完成后使用混合NDA/DD鉴相的载波同步结构。这种结构在实现了环路捕获带宽增加的同时,仍然保持了混合NDA/DD法实现简单、与符号判决单元无耦合、运算速度快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使用精简星座鉴相后环路捕获带宽的增加。 發(fā)表于:2013/1/22 小型FBG解调系统中数据采集的实现 为了实现FBG解调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提高FBG传感信号的采集精度,设计了一种用于小型化FBG解调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DSP和CPLD为硬件开发平台,应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采集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完成了软硬件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采集FBG光谱信号,满足FBG传感系统波长分辨率、采集速度和数据存储容量的要求。 發(fā)表于:2013/1/21 箭载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通信仿真研究 利用中继星作为通信中继,在运载火箭发射的全程中火箭与中继星都视线可见,不存在遮挡,可以实现对运载火箭的不间断测控。文章对运载火箭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传输过程中的自由空间衰减、大气衰减、火焰衰减、极化衰减、天线指向误差损耗、雨衰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火箭飞行过程中,S波段箭载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的安全裕度进行了仿真。 發(fā)表于:2013/1/8 CCD信号处理电路偏置漂移校正 为抑制CCD相机信号处理电路中由温度等原因引起的偏置漂移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的近实时偏置漂移校正方法。为了获得偏置在整个链路中的变化情况,对整个信号处理链路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两种数字低通滤波器,分别对获得的暗像元数据进行滤波;根据工程经验并辅以计算给出校正算法的有关参数;校正图像偏置漂移并对输出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可变增益放大器增益为1.8的条件下,使用12 bit精度的模/数转换器时偏置稳定在10个码值以下,基本满足精度高、稳定性好及抗干扰的要求。 發(fā)表于:2013/1/4 <<<…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