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對傳統(tǒng)CORDIC算法" title="CORDIC算法">CORDIC算法進行改進的基礎上,討論了一種基于改進型CORDIC算法的NCO實現(xiàn)方法,該設計占用資源少、運算速度快、易于擴展。仿真結果證明該設計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關鍵詞: CORDIC算法 數(shù)控振蕩器" title="數(shù)控振蕩器">數(shù)控振蕩器 FPGA
數(shù)控振蕩器(NCO)的作用是產(chǎn)生正交的正弦和余弦樣本,應具有頻率分辨率高、頻率變化速度快、相位可連續(xù)線性變化及生成的正弦和余弦信號正交特性好等特點。傳統(tǒng)的數(shù)控振蕩器中,相位到幅度的轉化是通過查找表(LUT)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這種方法實現(xiàn)簡單,但是如果要提高頻率分辨率,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儲資源。而且,由于受到RAM讀取速度的影響,使NCO輸出速率受到制約。CORDIC算法以其算法簡單、硬件實現(xiàn)方便等特點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其中之一就是用于NCO的設計。本文在傳統(tǒng)CORDIC算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并將其運用到一個NCO的設計當中,具有運算速度快、資源占用少、易于擴展等優(yōu)點。
1 NCO實現(xiàn)原理
NCO可以看成是由相位累加器(PA)和函數(shù)發(fā)生器(FG)兩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其中相位累加器的設計較簡單,設計NCO的關鍵是設計正弦函數(shù)發(fā)生器。傳統(tǒng)的實現(xiàn)函數(shù)發(fā)生器的方法為查表法(LUT),對于一個相位位數(shù)為n,輸出信號幅度位數(shù)為M的NCO,所需查找表的大小為M×2n。為了提高NCO的頻率分辨率,往往需要擴大查找表的容量,這會造成存儲資源的大量消耗。而且,由于受到RAM讀取速度的影響,NCO的輸出速率受到制約??梢钥闯鯨UT是NCO設計的瓶頸。為了避免使用大容量的存儲器,可以考慮通過計算來產(chǎn)生正余弦函數(shù)樣本?;谑噶啃D的CORDIC算法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2 CORDIC算法原理
CORDIC算法最初是由J.Volder于1959年提出,1971年J.Walther提出了統(tǒng)一的CORDIC形式。用CORDIC算法求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原理如下:
如果P(x,y)是直角坐標系中單位圓上一點, θ為向量OP和X軸正向之間夾角, 則有x=cosθ,y=sinθ。因此若將單位向量OM(1,0)旋轉n次得到向量OP(x,y),讓旋轉角度的總和等于輸入的角度?茲,則x,y即為所需輸出值cosθ和sinθ,這就是CORDIC算法實現(xiàn)正交三角函數(shù)cosθ和sinθ的基本思路。如圖2所示。
向量x1+jy1旋轉角度θ到向量x2+jy2:
經(jīng)變換為:
為了便于硬件實現(xiàn),設旋轉n次,令每一次旋轉的角度為θi,并且θi滿足tanθi=2-i,則cosθi,第i次的旋轉表示為:
其中,第i次旋轉后的角度變化為zi,每次旋轉的方向為δi,由zi的符號位來決定;δi=sign(zi),即δi=+1時,逆時針旋轉,δi=-1時,順時針旋轉。為每一級的校正因子,也就是每一級旋轉時向量模長發(fā)生的變化,對于字長一定的運算,總的校正因子是一個常數(shù)。若總的旋轉級數(shù)為N,則總校正因子用K表示為:
以16位為例,K=0.607252935。
可以先將輸入數(shù)據(jù)校正后再進行運算,這樣每一級的運算可以簡化成:
由上式可以看出所有運算簡化成了加減法和移位操作。當給定的初始輸入數(shù)據(jù)為x0=K,y0=0時,z0=θ,經(jīng)過n次迭代結果為:
3 CORDIC算法及其改進FPGA" title="FPGA">FPGA實現(xiàn)
考慮到迭代序列所能覆蓋的角度范圍:,若直接采用n(n→∞)級迭代序列:0,1,2,…,n-1,則能覆蓋到的角度范圍是-99.9°~+99.9°,不能達到NCO角度覆蓋范圍-π~π的要求。 因此,需要在初次迭代前增加一個特定的“起始”步驟來擴大角度覆蓋范圍,即根據(jù)輸入相位的正負將向量先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從而達到覆蓋要求。這個步驟的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其中δ=sign(z0)。
采用CORDIC算法取代查找表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RAM資源,但是同時卻帶來了更多的LE消耗,這就需要在設計中考慮如何減少LE的消耗。
對于小角度的正弦和余弦值,有:
而在CORDIC算法有限精度的迭代運算中,到一定級數(shù)的坐標旋轉角度也是接近于0的小角度值。利用這個特性,可以對CORDIC算法進行改進。下面以16位輸出寬度的CORDIC算法為例介紹本文對CORDIC算法的改進。
注意到迭代9次以后,余下的角度為:θ=0.003906,
其中,z8為迭代9次后所余下的角度。可以將前9次迭代采用常規(guī)的CORDIC算法,對于后面幾級,直接采用初始角度旋轉變化計算公式:
已知z8<2-8,對于16位輸出精度來說,cosz8=1,sinz8=z8,則上式可以寫成:
由此可知,對于16位輸出寬度的CORDIC運算,這里只需要9級迭代加1級初始的角度旋轉運算。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提高CORDIC運算的效率,大量節(jié)約實現(xiàn)所需的資源。
圖3是用FPGA實現(xiàn)CORDIC算法的一個流水線結構單元,由9個這樣的單元構成前面9級的迭代流水線,如圖4所示。
對于(10)式中的乘法,可以通過并行加法來計算,這樣就將多級級聯(lián)加法運算變?yōu)榱艘患壓铣蛇M位存儲加法器。合成進位存儲加法器的表達式是:
當δ8=1時,αi為z8的第i位;δ8=-1時,αi為z8二進制反碼的第i位。結構如圖5。
加上預迭代,采用傳統(tǒng)CORDIC算法實現(xiàn)16位輸出寬度CORDIC算法需要17級流水線。而采用改進后的CORDIC算法只需要9級流水線加1級進位存儲加法器,改進后的CORDIC算法總體結構如圖6所示。這種流水線結構正常工作時,在初始延遲之后,每次新的循環(huán)完成就會生成一個新的輸出值,即只需一個時鐘周期就可輸出一個數(shù)據(jù)。
如需提高精度, 可以在增加輸出位寬的同時相應地增加流水線級數(shù)即可。
4 仿真結果
圖7是在Quartus Ⅱ" title="Quartus Ⅱ">Quartus Ⅱ4.1中進行仿真后的結果,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用16位補碼表示,首位為符號位,第2、3位為整數(shù)位,后13位為小數(shù)位。表1列出了幾個典型相位的正弦仿真輸出值與理論值對比。從表1中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改進型的CORDIC流水線結構實現(xiàn)的本地數(shù)控震蕩器計算精度已趨近理論值。表2是傳統(tǒng)CORDIC算法和改進型CORDIC算法消耗硬件資源的比較??梢钥闯?,采用改進型CORDIC算法比傳統(tǒng)算法節(jié)約了約33.6%的資源。
本文提出了基于改進型CORDIC算法的NCO設計及硬件實現(xiàn),其簡單的流水線結構使得FPGA的資源耗費大為減少,能充分利用CORDIC算法的靈活性,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Hu Y H.CORDIC-based VLSI architecture f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C].IEEE SP Mag,1992,(7):17-35.
[2] Uwe Meyer Baese著,劉凌,胡永生,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with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