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消息,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近日公布《云AI開發(fā)者服務關鍵能力報告》,阿里語言AI技術獲得四個項目的最高分,總分排名全球第二。這是該報告誕生以來,中國企業(yè)在此領域取得的最好成績。
據(jù)悉,Gartner報告圍繞語言AI、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平臺三大維度,對谷歌、亞馬遜AWS、微軟、阿里巴巴等全球云AI服務廠商進行評估排名。
最終,阿里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生成/語音合成、語言理解/處理、文本分析四項評分中獲得第一,總分位居第二。
Gartner認為,到2025年,70%的新應用將集成AI模型,云AI服務可降低AI應用的開發(fā)門檻。
語言AI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技術,過去幾年已擁有諸多技術突破,尤其是以Bert、Transformer為代表的預訓練模型結構將相關研究推向了高潮,加速了人工智能領域從感知智能走向認知智能的進程。
作為最早投入預訓練語言模型研究的團隊之一,達摩院在阿里云的基礎設施之上,研發(fā)了深度語言大模型體系AliceMind,包括通用預訓練模型StructBERT、多語言預訓練模型VECO、超大中文預訓練模型PLUG等,具備閱讀、寫作、翻譯、問答、搜索、摘要生成、對話等多種能力,該技術體系先后斬獲35個冠軍,并面向全球開發(fā)者開源。
在智能語音方面,達摩院基于自研SAN-M網絡結構和SCAMA流式端到端語音識別框架構建的系統(tǒng),可滿足不同場景對延時和準確率的要求,在提升計算效率、降低服務成本的同時,將高難度場景中的語音識別錯誤率降低近三成;新一代語音合成技術SAMBERT在情感、韻律、音質等多個維度優(yōu)化建模,可生成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音。
目前,達摩院在語言AI領域已有300多篇論文被國際頂會收錄,研究成果應用于醫(yī)療、電商、電力、法律等領域。
以跨境電商為例,國貨出海,首先要跨過語言關,阿里巴巴國際站有7成買家用英語溝通,3成使用小語種,而96%的國內賣家對小語種無能為力,達摩院的機器翻譯系統(tǒng),能提供214種語言的互譯服務,每天為國內200萬中小商家翻譯上億文字,助力國貨走向全世界。
據(jù)悉,IDC《2021H2中國AI云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阿里斬獲了語音和語義公共云市場兩項第一,這意味著阿里語言AI的產品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上均位居行業(y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