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會順利閉幕,半導體成為提案熱點。全國政協(xié)委員、網易丁磊提交了《關于搭建全球知識產權數字交易平臺 激發(fā) 社會創(chuàng)新活力的提案》,該提案建議由國家牽頭搭建全球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針對文創(chuàng)IP、芯片、數字影音等重點知識產權領域,形成明碼標價、按需收費、公平合理、售后完善的全球知識產權定價和交易體系,激發(fā)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加大對新型侵權盜版行為的懲處整改力度,建立侵權“黑名單”,維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半導體IP是在集成電路的可重用設計中的可重用模組。根據Semiwiki數據,全球半導體IP市場,ARM占據近一半份額,接著是美國公司Synopsys(新思科技)。半導體IP授權費用非常昂貴,有公司表示用于10nm以下工藝的高速連接技術SerDes IP價格為500萬-700萬美元,USB IP的價格為100萬-130萬美元,構建計算環(huán)境的主接口IP的價格,如“PCIe”和“SATA”費用也相仿。
半導體IP Top10
昂貴的IP價格對大客戶都算得上是一筆巨大花費,對中小型企業(yè)來說更加難以負擔;而在成熟IP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許多新的IP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打開市場,甚至容易“砸在手里”。因此,公開的半導體IP交易顯得尤為重要。在許多地方,半導體IP公開交易平臺也提上建設日程。
重回IP保護的中國臺灣
2021年底,聯發(fā)科投資了中國臺灣工研院旗下一家虧了十年的專利公司,還派員工擔任其總經理一職,投資虧損企業(yè),聯發(fā)科為哪般?
聯發(fā)科相中的這家公司名叫創(chuàng)智,十年前成立,當時想成為島內的IP銀行(IP Bank),但是十年來,公司發(fā)展如泥牛入海,叫好不叫座。創(chuàng)智成立時,中國臺灣有不少面板廠被告侵權,比如友達被夏普控告,奇美被索尼上訴。
當時島內的半導體公司和官員們意識到只有擁有足夠的IP,才能應戰(zhàn)這樣的困難。但是發(fā)展十年來,鮮有公司愿意維持IP投入,基本只有被告上法庭才想起來要有專業(yè)的IP平臺。同時,創(chuàng)智表示許多上市公司遭遇國外半導體大廠訴訟時,認為是不光鮮的事情,擔心會影響股價與投資者信心,不愿聲張,想要藏著、捂著。不過,創(chuàng)智認為,近年來半導體競爭白熱化持續(xù),從產品到技術都是企業(yè)的經營保障,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也越來越強烈,IP交易平臺必有發(fā)展空間,這也是聯發(fā)科青睞的主要原因。
聯發(fā)科現在已經是5G芯片市占率第一的公司,近幾年來積累了大量優(yōu)質專利,本次投資IP服務公司給聯發(fā)科的發(fā)展打開了新思路,這樣聯發(fā)科很多優(yōu)質IP不光可以自己用,還可以授權給其他廠商、收取授權費用,這會是很好的收入來源。
借由IP銀行的發(fā)展,聯發(fā)科希望幫助島內的半導體公司發(fā)展,逐漸減少對歐美半導體IP商的依賴,打造IP資源充分利用的良性狀態(tài),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的實力。
韓國訴求IP內循環(huán)
同樣去年年底,韓國產業(yè)通商資源部與中小創(chuàng)投企業(yè)部共同宣布,將于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啟動半導體IP銀行平臺。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平臺經營者選拔程序。
韓國三星、SK海力士、LG化學等都在半導體產業(yè)鏈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韓國整體在知識產權上能力較差。韓國Fabless對海外IP依賴程度較高,2017年韓國進口美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同比大增了近2倍,遠遠高于半導體產品的出口增長。在2020年,美國還以約2080億美元的銷售額,占據了全球近47%的市場份額。
這個項目在2021年年初曾引起當時一片熱議,為了加強韓國半導體產業(yè)與海外芯片企業(yè)的合作,韓國發(fā)布了“半導體IP使用支持計劃”。韓國將為全球半導體公司芯片IP建立一個半導體IP平臺,聲明韓國本地半導體企業(yè)相關IP首先將被納入其中。
新思科技對該項目有很大興趣,本項目中,韓國當地生產的半導體IP將以最高半價的折扣授權給全球公司使用,韓國當地的Fabless還可藉由半導體設計支持中心,以折扣價來使用新思科技的IP產品。
今年,韓國政府也表示針對該計劃的預算將會提升。無庸置辯,IP的能力也將會同期提升,成為韓國追求的目標。
一流企業(yè)建平臺
SIA口徑中,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為5530億美元,IP市場只有50億美元,增速更是大大落后于產業(yè)整體,缺芯讓產業(yè)注意力從設計轉移至制造,使身處拐點的IP產業(yè)顯得更加靜默。不過就在今年,有兩個標志事件又幫助IP重回風口之上,而英特爾同時參與了這兩個事件。
2月中旬,為了發(fā)展芯片代工業(yè)務,英特爾做出了史無前例決定,把最重要資產x86架構授權給想定制芯片的客戶,使x86、Arm和RISC-V核心在單處理器領域的合作成為可能。想取得英特爾x86核心授權,應須將芯片交由英特爾代工。同時,英特爾宣布成立一支10億美元的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 創(chuàng)新基金,以幫助愿意為代工系統(tǒng)帶來新技術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
英特爾此舉標志其開始深度參與RISC-V。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中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IP市場將以11%復合年增長率爬升到86億美元,其中RISC-V的作用不容忽視。德勤咨詢表示RISC-V處理內核的市場將在2022年較2021年翻番,并且在2023年將再次翻番。2月7日,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英特爾公司正式加入該組織,成為其Premier級別會員。此前,英特爾曾試圖收購RISC-V芯片公司SiFive;現在,英特爾以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加入,對RISC-V生態(tài)是極大助力。
3月3日,英特爾、AMD、Arm、高通、臺積電、三星、日月光、GoogleClouds、Meta、微軟等十大行業(yè)巨頭聯合成立了Chiplet標準聯盟,正式推出 “UCIe”。對于IP供應商而言,Chiplet帶來行業(yè)內對die todie的廣闊需求,是IP發(fā)展之重要抓手。
UCIe最初由英特爾公司提議并制定,后開放給業(yè)界,并由巨頭公司共同制定而成。在UCIe標準下,未來或許能推出同時集成x86的Chiplet芯片和RISC-V的Chiplet芯片的處理器。
俗話說,一流公司造標準,而在這里,我們可以說,一流公司可以造平臺。雖然,英特爾在IP上還無法打造交易平臺,可能是由于美國在前十IP上已經占據一半有良好的韌性,英特爾本身也有IP能力,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巨頭之間對于IP之間的參與需要更加強烈,對于組織、標準、開放更加熱切。
中國或需平臺支持
雖然大量Fabless增長加大了對IP的需求,但國內IP產業(yè)的規(guī)模仍然很小。芯原股份或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內IP公司。2020年,芯原微電子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12.4%,但仍然只占全球1.8%。
相對于較小的份額,國內半導體IP覆蓋較廣,包括了CPU和MCU、存儲器、外設及接口、模擬和混合電路、通信、圖像和媒體等。對國內半導體來說,政策具有極為強大的引導力。本次兩會,代表提案將被廣泛討論,或許很快也會有本土的IP交易平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