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中芯國際(688981)發(fā)布公告:公司董事會通過《關于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以20元/股的授予價格向3944名激勵對象授予6753.52萬股限制性股票。
公告顯示: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副董事長蔣尚義、聯席CEO趙海軍以及聯席CEO梁孟松等四位均獲得了40萬股股權激勵;公司首席財務官高永崗和技術研發(fā)執(zhí)行副總裁周梅生股權激勵為36萬股,公司運營與工程資深副總裁張昕本次獲得了32萬股。這次股權激勵,中芯國際董事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共獲得了280萬股股權,占本次授予股權激勵股權總數的3.7%,中高級業(yè)務業(yè)務管理人員持股占比為10.20%,技術及業(yè)務骨干占比為75.37%,還預留了10.73%股權留作以后使用。
以現價格51元計算,周子學、蔣尚義、趙海軍、梁孟松的40萬股,這部分股票獲取高達2000萬元。
根據中芯國際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于2021年7月19日根據股東大會的授權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2021年科創(chuàng)板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對本次激勵計劃激勵對象人數及擬授予數量進行調整。本次調整后,本次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激勵對象確認為3,944人。本次激勵計劃的限制性股票總量7,565.04萬股保持不變,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數量確認為6,753.52萬股,預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確認為811.52萬股。
本次調整后的激勵對象屬于經公司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批準的激勵計劃中規(guī)定的激勵對象范圍。除上述調整內容外,本次激勵計劃其他內容與公司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本公司《2021年科創(chuàng)板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的議案(以下簡稱“《激勵計劃(草案)》”)的內容一致。根據公司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授權,本次調整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分配情況表如下:
此舉是為挽留人才?
據第三方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中國芯片人才缺口在20萬,各企業(yè)間的人才爭奪戰(zhàn)日趨激烈。中芯國際此舉也被解讀為為公司挽留芯片人才所做。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股權激勵名單中的核心技術人員吳金剛于近日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相關職務并辦理完成離職手續(xù)。離職后,吳金剛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而在此之前,吳金剛之前獲得了16萬股股權激勵。
資料顯示,吳金剛博士于2001年加入中芯國際,2001年至2014年,歷任助理總監(jiān)、總監(jiān)、資深總監(jiān),2014年至今擔任技術研發(fā)副總裁,任職期間負責參與公司FinFET先進工藝技術研發(fā)及管理工作。吳金剛是公司的5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任技術研發(fā)副總裁 ,另外4名是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趙海軍、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梁孟松、執(zhí)行副總裁周梅生、運營與工程資深副總裁張昕 。
根據中芯國際2020年年報,吳金剛負責參與的FinFET技術研發(fā)及管理工作對于中芯國際相當重要。年報中稱,集成電路制造需要在高度精密的設備下進行。在經歷數十年的發(fā)展后,集成電路已由本世紀初的0.35微米的CMOS工藝發(fā)展至納米級FinFET工藝。全球最先進的量產集成電路制造工藝已經達到5nm,3nm技術有望在2022年前后進入市場。
公司年報顯示,已完成1.5萬片FinFET安裝產能目標,第一代量產穩(wěn)步推進,第二代進入風險量產,但距世界領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第二代FinFET工藝技術研發(fā)”和“14納米FinFET衍生技術平臺開發(fā)”均屬于公司目前在研項目。
此外,離職前吳金剛曾曾主導研發(fā)先進工藝項目“n+1”。“n+1”是由中芯國際命名的芯片項目,接近于業(yè)界的10nm,該項目在宏觀戰(zhàn)略上由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梁孟松主導,細節(jié)上的路線問題都由吳金剛主導。目前中芯國際的28nm、14nm、12nm和“n+1”技術均進入規(guī)模量產,上述幾類技術都屬于芯片的先進工藝節(jié)點,目前中芯國際攻克到了“n+2”階段,相當于業(yè)界的7nm芯片,該項目由另外一位副總負責。
雖然公告稱吳金剛是因個人原因辭職,但從此前中芯國際公布的2020年財報可以發(fā)現,趙海軍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631.8萬元;2020年梁孟松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881.1萬元(含贈予一套住房用于居家生活,價值為22.5百萬元(含稅));周梅生2020 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18.5萬元;張昕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25.4萬元。而吳金剛博士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14.1萬元,與其他四位核心技術人員存在較大差距。
顯然,從薪酬待遇來看,在五名核心技術人員當中,吳金剛博士的薪酬待遇相對較低。當然,由于趙海軍和梁孟松均為公司聯席 CEO,他們的薪資水平較高也很自然。不過,即使與周梅生、張昕相比,吳金剛博士的薪酬水平也只有他們的一半。
雖然中芯國際公告稱,目前公司的技術研發(fā)工作均正常進行,吳金剛博士的離職未對公司整體研發(fā)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實際上芯片行業(yè)任何一個高管的離開對于企業(yè)來說都是嚴重的打擊。對于中芯國際來說更是如此,過去的一年,中芯國際風波不斷,除了遭受莫名其妙的制裁以外,其CEO梁孟松的辭職風波也引發(fā)不少人關注。
不過在3月31日的中芯國際年度財報中已經獲得確認,梁孟松仍為公司執(zhí)行董事、聯席CEO。財報顯示,梁孟松2020年取得的總酬金為493萬美元,是所有董事高管中最多的。有意思的是,梁孟松2019年的薪酬“只有”34.1萬美元,也就是說梁孟松去年的薪酬提高了近13.5倍。值得一提的是,梁孟松493萬美元的薪酬中包含一套價值340萬美元的住房。根據財報的注解,這套價值約2233萬元的住房系中芯國際公司贈予梁孟松用于居家生活。如此來算的話,梁孟松去年薪酬應該153萬美元,也是19年的4.5倍了。
據悉,中芯國際為了挽留住人才,除了股權激勵外還采取了多種措施。比如中芯國際生活園區(qū)“唐鎮(zhèn)中芯花園”二期即將開放入住,包含逾1500套60平方米和80平方米的住宅及員工宿舍,將為數千名員工及其家庭解決居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