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昨晚英特爾官網發(fā)布消息稱,公司現(xiàn)任CEO鮑勃·斯旺(Bob Swan)將于2月15日離職。VMWare首席執(zhí)行官Pat Gelsinger將接棒。
但股市并不覺得遺憾,英特爾股價一度漲幅超10%,而得知CEO要跳槽的VMWare股價綠了起來,一起綠的還有AMD。
這幾天CES上英特爾那么努力發(fā)著產品,宣布著技術革新,股價卻像失去膠原蛋白的皮膚,怎么按都彈不起來。一宣布CEO換人,瞬間返老還童。當初司睿博(Bob Swan的中文名,可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替代柯再奇擔任臨時CEO時,股價卻跌了好幾天,一來二去,尷尬的氛圍更加濃郁了。
2018年6月21日擔任臨時CEO,到2021年2月15日,司睿博在英特爾CEO的位置上大概一共度過了32個月,單純靠腦補,這32個月似乎有些煎熬。
半導體歷史乃至整個世界科技歷史不會忘記英特爾每一位CEO所做出去的貢獻,而當下,單純在輿論上,司睿博似乎連柯再奇的那份鍋都要背一下,可是宣布10nm延期的明明是柯再奇。
網上有一張圖經常出現(xiàn)(如下),蘇媽擔任AMD的CEO是2014年,司睿博擔任英特爾臨時CEO是2018年6月開始。如果我們假設公司的產品競爭力與CEO有直接關系,那么這張圖在告訴我們一個故事,蘇媽潛心幾年,慢慢從柯再奇手上收割份額,司睿博似乎沒能壓住這種趨勢。
但如此體量的公司,在戰(zhàn)場PK的時候,難道就兩個人在互毆?像羅馬斗獸場一樣?不過股價似乎非常喜歡這種英雄主義。
司睿博從一上任,外面的關于他是CFO出身而質疑他的聲音就沒斷過。是啊,英特爾之所以是英特爾,的確因為對技術的偏執(zhí)。還記得當初“八叛逆”追隨肖克利的時候,也是慕技術之名。不是技術出身的司睿博在當時也是推辭猶豫許久,但這塊擔子偏偏就落在他身上了,怎么辦?
第一件事就是穩(wěn)定軍心。
2018年9月份,司睿博發(fā)了一封內部信,跟供應鏈相關。
“我們正在考慮優(yōu)先使英特爾至強和酷睿處理器生產,來滿足高性能市場,當下供應鏈是緊張的,但我們將有足夠的貨源來滿足7月份宣布的全年收入前景,比一月份的預期高45億美元?!?/p>
英特爾在2016年2017年左右宣布“以數(shù)據(jù)為中心”的轉型,這樣的策略顯然也是迎合整個公司戰(zhàn)略的。
這封信提到了三大措施:1,增加資本投入;2,預計2019年10nm量產;3,采取客戶至上的方法。
這三點沒毛病,尤其第二點,真量產了。
壞就壞在,量產10nm的那個財季,英特爾在財季會議上,非常霸氣的宣布了接下來 4 年的規(guī)劃進程,從 10nm 工藝到 5nm 工藝都有談到,雖然也有一些加號,但現(xiàn)在看也算瘋狂。然而這7nm的故事,在司睿博在任的2年多時間里,被無情的修正,換句話說,就是延期。
也就是這段時間,人們開始意識到臺積電走到了某種高度,這種高度是破壞性的。AMD+臺積電,也就是Foundry+fabless的方式開始悶頭狂奔。言下之意則是英特爾的IDM信仰到底會不會遭到破壞。歷史維度來看,從Robert Noyce到Brian Krzanich,英特爾的CEO們對IDM模式深信不疑。
如今,卻動搖了。這對司睿博來說太煎熬了,一方面對外說堅持IDM模式,加大投入。一方面也透露,正在評估第三方代工模式。背后有很多經濟和市場競爭力的思考,但分析師們認為,人們一旦享受到代工模式的快感,就很難回到從前了。那個說“擁有晶圓廠是真男人”的AMD就一直享受當下。
最近幾天的采訪中,司睿博還在強調保留晶圓廠,發(fā)揮IDM優(yōu)勢。
說這話的時候,外面已經盛傳司睿博將要離任,大家開始懷疑保留晶圓廠這件事到底靠譜不靠譜。其實,不論換了誰當CEO,祖上留下的基業(yè)難道說扔就扔?這事依舊是一件讓人頭皮發(fā)麻的大事件。
但不管怎么說,司睿博正式上任CEO的第一年,也就是2019年,公司總營收720億美元,又是創(chuàng)紀錄的一年。再過不了幾天,英特爾又要宣布2020財年的財報,如果當初預期正確,那將再次創(chuàng)造記錄。
2019年、2020年這兩年,英特爾都在神經緊繃,架構、封裝、制造、軟件、生態(tài)全都忙的不可開交,不斷在向產業(yè)傳達自己最新成果。收購事件不斷,分拆消息也有。一切都為了數(shù)據(jù)為中心的聚焦,那個司睿博上任前就有了的戰(zhàn)略承諾。
現(xiàn)在,我們開始期待下一任CEO Pat Gelsinger是否能創(chuàng)造奇跡。在VMware官網資料上顯示,Pat Gelsinger 自 2012 年 9 月起一直擔任 VMware 的首席執(zhí)行官,在其任期內,公司規(guī)模幾乎擴大了一倍。他擁有超過 40 年的技術和領導經驗。
Pat Gelsinger
更重要的是,他在 Intel 工作了長達30年,成為了首位首席技術官,推動了包括 USB 和 Wi-Fi 在內的多項關鍵行業(yè)技術的誕生。他領導 Intel 發(fā)展成為了占主導地位的微處理器供應商,同時還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80486 處理器原型的架構師。
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兩個字——奇跡。半導體產業(yè)永遠都在相信技術大神會創(chuàng)造時代,就讓那摩爾定律,在英特爾的帶領下,再瘋狂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