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2020年熱度最高的詞匯之一,從移動SoC到PC芯片,再到量子計算芯片,這枚小小的元器件帶給了科技業(yè)界太多太多的驚喜。在本文中,OFweek維科網將為您帶來2020年最受關注的十大芯片產品,一起來看看都有誰?
蘋果PC平臺M1芯片
11月11日凌晨,當中國人都守著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一活動準備「趁機省些錢」的時候,蘋果在其總部Apple Park發(fā)布了旗下首款自研PC平臺基于Arm架構的芯片——M1,同時,也發(fā)布了搭載M1的最新MacBook Air。
M1芯片采用5nm工藝,官方稱其CPU性能和GPU性能比此前的筆記本芯片都要快。
據日經評論引用消息人士的說,蘋果要求供應鏈在2021年初先行生產250萬部Apple Silicon MacBook(即搭載M1芯片版的Mac)產品。對于「脫離英特爾處理器」后,蘋果在PC端轉向自研Arm架構芯片推出的第一款產品,這個早期備貨量不可謂不大。而這款Mac上市后,也確實引來了好評如潮。
這個換芯的舉動,對蘋果而言確實可謂意義重大。一方面,蘋果有望借此進一步統(tǒng)一自家產品生態(tài),讓iPhone、iPad、MacBook、iMac等產品完成生態(tài)閉環(huán),給用戶帶來更無縫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M1芯片的示范效應和市場影響,也可能成為深刻改變PC市場格局。
編輯點評:事實上,這不是蘋果第一次「換芯」操作了。
1994年起,蘋果就一直使用IBM和摩托羅拉聯(lián)合生產的PowerPC芯片。一開始,這個系列芯片確實比英特爾生產的芯片更快,蘋果也曾在自己的廣告中吹捧過這一點。但當喬布斯1996年底重回蘋果時,它已開始落后。為此,蘋果計劃轉投英特爾的懷抱。但換芯片并不容易,相當于要重新編寫整個操作系統(tǒng)。蘋果硬把這個事情給做下來了,結果也成就了后來蘋果PC產品線的市場成就。
此次再從英特爾轉向自研Arm架構芯片,相信同樣將給產業(yè)界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英特爾第二代低溫量子計算控制芯片Horse Ridge II
12月4日,在其研究院開放日活動上,英特爾推出了第二代低溫控制芯片Horse Ridge II,這標志著英特爾在突破量子計算可擴展性方面取得又一個里程碑。
據悉,Horse Ridge II的設計基于第一代SoC產生射頻脈沖以操縱量子位狀態(tài)的能力,也稱為量子位驅動(Qubit Drive)。它引入了兩個額外的控制功能,從而可以將外部電子控件進一步集成到在低溫制冷機內部運行的SoC中。
Horse Ridge II的新功能包括:量子位讀出(Qubit readout)、多門控脈沖(Multigate Pulsing)等。
Horse Ridge II使用英特爾22nm低功耗FinFET技術,其功能已在4開爾文溫度下得到驗證,這將大大降低量子系統(tǒng)制冷的難度。
英特爾的低溫控制研究重點,是致力于讓控件和硅自旋量子位達到相同的工作溫度水平。正如Horse Ridge II所展示的那樣,這一領域的不斷進步,代表了當今大力擴展量子互連所取得的進步,也是英特爾實現(xiàn)量子實用性長期愿景的關鍵要素。
編輯點評:據了解,可擴展性是量子計算的最大難點之一。相比于一代,Horse Ridge II支持增強的功能和更高集成度,以實現(xiàn)對量子系統(tǒng)的有效控制。新功能包括操縱和讀取量子位狀態(tài)的能力,以及多個量子位糾纏所需的多個量子門的控制能力。
早期的量子系統(tǒng)使用室溫電子設備,這些設備由很多同軸線纜連接到稀釋制冷機中的量子位芯片??紤]到制冷機的外形規(guī)格、成本、功耗和熱負荷,這種方法無法擴展用于大量量子位。借助一代Horse Ridge,英特爾邁出了應對上述挑戰(zhàn)的第一步,大大簡化了各項需求,英特爾用高度集成的SoC代替了這些笨重的儀器,從而簡化了系統(tǒng)設計,并使用復雜的信號處理技術來加快設置時間,改善量子位性能,并讓工程團隊能夠有效地將量子系統(tǒng)擴展到更大的量子位數。
憑借Horse Ridge II,英特爾繼續(xù)在量子低溫控制領域引領創(chuàng)新。
北斗三號消費級導航定位芯片HD8120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年會上,華大北斗發(fā)布了新一代北斗三號消費級導航定位芯片:HD8120。
據悉,HD8120重點面向消費類應用市場,在支持多系統(tǒng)GNSS接收的同時專注北斗三號信號,以優(yōu)異算法提升各種復雜場景下定位可用性及定位率,運行功耗和待機功耗表現(xiàn)優(yōu)異更加適合功耗敏感應用市場,采用高集成度設計使外圍器件更加簡潔、方案成本更低。
HD8120芯片刷新了消費級導航定位GNSS芯片的性價比。
據官方說法,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核心器件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100%。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工程總設計師楊長表示,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正式開通以來,全球定位精度優(yōu)于10米,測速精度優(yōu)于0.2米/秒,授時精度優(yōu)于20ns。北斗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出口至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比如新加坡、柬埔寨等,可以提供國際搜救、地基增強服務等6類特色應用。
支持北斗導航的終端方面,2020年上半年申請入網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機達到80%,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大部分機型均支持北斗功能。
編輯點評: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正式開通,更新的技術、更優(yōu)的信號、更高的精度為北斗系統(tǒng)應用性能和功能帶來了全面的升級,基于北斗三號系統(tǒng)的地面應用也將全面展開。
芯片是北斗導航定位各類終端產品的基礎核心器件,對于北斗終端產品的普及應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備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優(yōu)勢,北斗芯片的規(guī)?;瘧煤屯茝V前景光明。
蘋果A14 Bionic處理器
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蘋果發(fā)布了A14 Bionic芯片。
作為全球首款5nm工藝制程芯片,A14使用了臺積電最先進的工藝生產,集成了118億顆晶體管。A14芯片搭載了6核CPU,GPU是四核。在智能機器學習上,A14芯片搭載了全新16核Neural Engine,達到了每秒處理11.8萬億個操作的能力,從而讓A14芯片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
相比之下,iPhone 11及iPad Pro上使用的A13 Bionic處理器是7nm工藝(N7P二代工藝),集成85億晶體管,6核CPU、4核GPU,集成Neural神經計算引擎——AI核心,AI運算能力達到了1萬億次。
除了這三大單元之外,A14 Bionic在ISP信號處理單元、安全功能、ML主控等方面也做了升級。
而借助A14芯片,蘋果手機也終于加入了5G俱樂部。
編輯點評:蘋果A系列芯片向來是每年手機產業(yè)特別關注的一款芯片,獨立于安卓陣營之外,借助蘋果強大而深厚的積累,A系列芯片穩(wěn)定而高水平的表現(xiàn),常常被拿來調侃高通、麒麟、三星、聯(lián)發(fā)科等安卓系芯片平臺的不足之處。
基于A系列芯片,蘋果手機得以憑借并不太高的市場份額,收獲手機產業(yè)大半的利潤。
2020年11月,當基于Arm架構、用于PC平臺的M1芯片發(fā)布的時候,很多人都在關心它與A14芯片在設計上會有什么樣的差異。因為兩款芯片在架構上的特點非常相似,而且同樣都采用了臺積電的5nm工藝生產。
業(yè)界分析,M1是A14 Bionic的改進,專門針對小型筆記本電腦和緊湊型主機設計的,對眾多需要的功能做了優(yōu)化設計。A14的業(yè)界地位當然不用「M1芯片引來的好評如潮」來襯托,但同門兄弟,戰(zhàn)斗在不同的細分領域,A+M的產品線組合將給蘋果系產品組織帶來什么樣的市場表現(xiàn),值得我們期待。
英偉達GPU旗艦A100
2020年5月,在線上舉行的英偉達GTC 2020大會前一天,英偉達CEO黃仁勛提前在其家中公布了全球最大的GPU:
黃仁勛展示的安培(Ampere)架構GPU系統(tǒng)以最新英偉達 Tesla A100 芯片組成,被認為是迄今為止GPU算力最大的一步提升。
相比于2017年三年前推出、用300W功率提供了7.8TFLOPS的推斷算力、有210億顆晶體管的Volta架構芯片Tesla V100,A100的算力直接達到了其20倍。
黃仁勛說:「A100 是迄今為止人類制造出的最大7納米制程芯片」。A100采用了臺積電7nm工藝,擁有540億個晶體管,是一塊3D堆疊芯片,面積高達826mm2,GPU的最大功率達到了400W。
A100上搭載了容量40G的三星HBM2顯存,第三代Tensor Core。它采用帶寬600GB/s的新版NVLink,幾乎達到了10倍PCIE互聯(lián)速度。
第三代Tensor Core對稀疏張量運算進行了特別加速,執(zhí)行速度提高了一倍,也支持TF32、FP16、BFLOAT16、INT8和INT4等精度的加速。
針對云服務的虛擬化,A100也進行了升級,因為全新的multi-instance GPU機制,在模擬實例時,每塊GPU的吞吐量增加了7倍。
編輯點評:A100能力的提升,是為了追上當今AI算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長。與此同時,對云服務廠商來說,人們用算力來做的事總在不斷變化,所以也難以設計專有優(yōu)化的芯片架構。
安培架構的A100,除了性能提升20倍,還可以實現(xiàn)1-50倍的擴展。英偉達的體系不僅可以向更多GPU擴展,還可以向外擴展從而滿足人們更進一步的算力需求。
AI應用已在自動駕駛、語音、智能醫(yī)療、推薦系統(tǒng)等任務上得到了實踐。更加強大的A100,將更好地滿足市場上越來越廣泛的需求。
全新高通驍龍888 5G旗艦移動平臺
2020年12月2日,高通宣布推出全新高通驍龍888 5G旗艦移動平臺,為2021年旗艦智能手機樹立全新標桿。
據悉,驍龍888是全球最先進的5G平臺,同時還通過支持Wi-Fi 6和藍牙音頻提供增強的移動體驗。其集成的第三代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tǒng)——驍龍X60支持5G Sub-6GHz載波聚合和毫米波,能夠提供高達7.5Gbps全球最快的商用5G網絡速度。通過支持幾乎全球所有主要網絡,該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tǒng)還支持出色的網絡覆蓋,包括利用動態(tài)頻譜共享(DSS)技術實現(xiàn)全國范圍的5G網絡覆蓋。
驍龍888在AI架構方面,將AI與專業(yè)影像、個人語音助手、頂級游戲、極速連接和更多功能進行結合,賦能頂級移動體驗。
驍龍888在影像方面的支持,讓移動終端成為支持專業(yè)級成像質量的相機。驍龍888是首款支持三ISP的驍龍移動平臺,能夠以每秒處理27億像素的速度,支持三個攝像頭的并發(fā)拍攝。用戶還可以通過120fps捕捉超高速運動狀態(tài)的高分辨率圖像,或同時拍攝三個4K HDR視頻。
編輯點評:毫無疑問,5nm工藝制程為驍龍888的性能帶來了極大地提升。據悉,高通Kryo 680 CPU的整體性能提升高達25%,支持高達2.84GHz的主頻,同時是首個基于Arm Cortex-X1打造的商用CPU子系統(tǒng)。而高通Adreno 660 GPU實現(xiàn)了迄今為止最顯著的性能提升,圖形渲染速度較前代平臺提升高達35%。更重要的是,Kryo 680和Adreno 660能夠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性能,這是驍龍移動平臺一直以來的優(yōu)勢。
長江存儲128層QLC 3D NAND閃存芯片
4月13日消息,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存儲”)宣布其128層QLC 3D NAND閃存芯片 X2-6070研發(fā)成功,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將率先應用于消費級SSD,并逐步進入企業(yè)級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領域,以滿足未來5G、AI時代多元化數據存儲需求。
據了解,X2-6070是業(yè)內首款128層QLC規(guī)格的3D NAND閃存,在目前全球已公開發(fā)布的3D NAND Flash存儲芯片產品中,X2-6070擁有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閃存芯片容量。長江存儲本次還同時發(fā)布了128層512Gb TLC(3 bit/cell)規(guī)格閃存芯片X2-9060,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長江存儲本次發(fā)布的兩款產品均采用公司自研Xtacking?2.0架構,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可堆疊,帶來極佳的擴展性。在性能方面,兩款產品擁有1.6Gbps的I/O讀寫性能,3D QLC單顆容量高達1.33Tb,是上一代產品64層的5.33倍。
編輯點評:存儲作為一種具備龐大數據量的承載產品,安全問題也更加值得警惕。因此,在政務、網信等關鍵領域,有必要進一步推進國產化存儲發(fā)展。長江存儲于2017年成功設計制造了中國首款32層3D NAND閃存;2019年9月,搭載長江存儲自主創(chuàng)新Xtacking?架構的64層TLC 3D NAND閃存正式量產。短短三年時間,長江存儲實現(xiàn)了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的技術跨越,迅速追上了日韓美廠商先進水平,值得欣慰。
但目前全球NAND閃存市場主要還是以國外玩家為主,比較知名的有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西部數據等,長江存儲作為國內NAND閃存領軍企業(yè),在128層3D TLC/QLC閃存上的進展也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期待相關終端產品能夠盡快上市和應用。
絕版一代麒麟9000
今年10月,華為終于發(fā)布了它的新一代高端芯片麒麟9000,也有可能是其最后一代麒麟系列芯片。因美國禁令限制,搭載麒麟系列的Mate40系列手機或許也會成為絕唱。
麒麟9000是全世界首個采用5 nm制程的5G手機SoC,集成了153億個晶體管,晶體管的數量比蘋果A14多30%,芯片集成了八核CPU(四核A77+四核A55的架構,其中的一個A77的主頻高達3.13GHz,另外三個A77的主頻為2.54GHz),還有24核的GPU,因此新款手機GPU計算速度比其他旗艦快52%,綜合功耗性能與上代有很大的提升。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當然,頗為可惜的是麒麟9000采用了落后一代的A77核心,通過采用更先進的5nm工藝直接將A77核心的主頻拔高了超過3GHz,如此舉動可能帶來的效果就是導致麒麟9000的的發(fā)熱問題,這或許是它不得不將另外三顆A77核心的主頻大幅降低的原因,以此來提升麒麟9000的單核性能。
此前在知名性能測試軟件上曾顯示出疑似為麒麟9000的跑分數據,其單核分數超過1000,已超過高通的驍龍865,驍龍865的單核分數大約為900分,驍龍865的A77核心主頻為2.86GHz,說明華為通過采用更先進的5nm工藝提升A77核心主頻確實取得了提高性能的效果。
當然,麒麟9000芯片在宣傳之初就重點強調其集成的晶體管、GPU、5G和AI等性能,希望通過以這些技術領先的優(yōu)勢來幫助麒麟9000奠定優(yōu)勢。
編輯點評:號稱“絕版芯片”的麒麟9000的推出,還是證明了華為海思在國產芯片行業(yè)中的領導地位,目前其他國產芯片企業(yè)還是沒有能拿出手與麒麟9000一較高下的芯片。不過美國對華為禁令遲遲未見松動,麒麟9000或許真的成為絕版一代了。
三星Exynos 1080
11月13日,三星在中國發(fā)布旗下首款5nm SoC Exynos 1080,它同時也是第一款采用最新ARM公版架構Cortex A78的手機芯片。
CPU架構方面,1顆2.8GHz的A78超大核,3顆A78大核,4顆A55小核。同時集成10核Mali G78以及高性能NPU、ISP、5G基帶等(支持毫米波和Sub 6GHz)。
這顆處理器支持120Hz刷新率、2K分辨率(最高90Hz)、10bit視頻錄制、2億像素CMOS、6攝、Wi-Fi 6、UFS 3.1、LPDDR5等,2021年由vivo首發(fā)。
此外,Exynos 1080還加入了一個硬件級時域降噪模塊(TNR),在RAW域處理上表現(xiàn)更好,處理速度更快。
通過這些改進,Exynos 1080在拍照上實現(xiàn)了30fps、1200萬像素的超清超快連拍,還支持錄像實時HDR、10bit視頻拍攝等。
在拍照上,Exynos 1080最高能支持2億像素,如果搭配2億像素傳感器,那就可以直接輸出2億像素的超高清圖像,號稱能看到毛細血管。在多攝方面,Exynos 1080最多能支持6個攝像頭同時工作,并實時錄制1080p高清視頻。
最后,Exynos 1080還能支持同時接收3路輸入信號,以提供完整的三攝同時操作功能,提升拍照體驗,開發(fā)更多的拍照玩法。
編輯點評:目前,在國內,三星這款移動處理器是由vivo公司與三星公司合作研發(fā),所以這款Soc目前在vivo X60系列首發(fā)??傮w來看,三星Exynos1080 5G的應用,說明了三星獵戶座系列芯片取得了長遠的進步,依托三星公司這個科技巨頭,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巨大。
聯(lián)發(fā)科天璣1000+
今年5月7日,聯(lián)發(fā)科正式發(fā)布了天璣1000系列的技術增強版“天璣1000+”,在原有天璣1000的基礎上,對5G、顯示、游戲、視頻四大方面進行了升級強化。
首先,天璣1000+支持5G雙載波聚合、5G+5G雙卡雙待,還支持最全面的5G節(jié)能省電解決方案,號稱5G功耗全球最低,芯片搭載了聯(lián)發(fā)科自主的5G UltraSave省電技術,平均功耗相比于友商同級競品低了多達48%。該技術可根據網絡環(huán)境、數據傳輸情況,動態(tài)調整基帶的工作模式,包括電源配置、工作頻率等,結合BWP動態(tài)帶寬調控、C-DRX節(jié)能管理,全面降低終端的5G功耗。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此外,高刷新率屏幕已經成為如今手機旗艦的標配,天璣1000+也支持目前業(yè)界最高的144Hz刷新率,相當于普通60Hz刷新率的2.4倍,可完美匹配高幀視頻、游戲等應用,特別高幀率游戲可帶來更好的跟手性。
作為聯(lián)發(fā)科最新一代旗艦SoC,天璣1000+在上一代技術優(yōu)勢的基礎上,針對游戲性能、網絡、外設等進行了多方位升級,優(yōu)化全場景游戲體驗。其中,智能負載調控引擎兼顧游戲的流暢性能與低功耗,可以智能調節(jié)CPU、GPU、內存資源,加速游戲啟動和轉場。
全新升級的網絡優(yōu)化引擎則可以提供最完整的來電不斷網解決方案,5G網絡下游戲或視頻通話時,不必擔心來電呼入造成網絡中斷、卡頓。同時,HyperEngine 2.0可以根據網絡吞吐率、頻寬需求,進行智能預測,實現(xiàn)5G/4G的智能切換,比如游戲時5G在線,待機時切換4G,從而實現(xiàn)最佳的頻寬與功耗平衡。
此外,操控優(yōu)化引擎帶來了全場景低延時抗干擾,并特別針對藍牙傳輸進行優(yōu)化,游戲外設的聲音、畫面、操控同步降低延遲,藍牙響應零感時差,同時在全場景下都可以做到藍牙、Wi-Fi高效并行傳輸,可有效降低Wi-Fi網絡延遲。
編輯視點:去年11月底,聯(lián)發(fā)科發(fā)布了全新的旗艦級5G SoC處理器天璣1000,以及衍生版本天璣1000L,今年年初又增加了更主流化的天璣800?,F(xiàn)在,天璣1000+是天璣家族的第四名成員。曾經的聯(lián)發(fā)科因為其芯片被廣泛用在中低端機型上而飽受爭議,如今天璣1000+的到來,確實讓其有了正式邁入高端旗艦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