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美光推出面向云和企業(yè)級市場的全新高性能 NVMe SSD

美光推出面向云和企業(yè)級市場的全新高性能 NVMe SSD

2019-04-24

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2019年4月23日)——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U)今日宣布推出采用 NVM Express?(NVMe?) 協(xié)議的全新旗艦型固態(tài)硬盤(SSD)產品系列,以更大的容量為云和企業(yè)級市場提供業(yè)界領先的存儲性能。美光? 9300 系列 NVMe SSD幫助數據應用密集型公司更快速地訪問和處理數據,從而有助于縮短響應時間。

【配圖】美光9300系列NVMe SSD.png

  美光科技副總裁兼存儲產品事業(yè)部總經理 Derek Dicker 表示:“美光第三代NVMe SSD的推出延續(xù)了我們在云和企業(yè)級市場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作為旗艦型NVMe SSD,美光 9300 系列具備業(yè)界領先的連續(xù)寫入性能和延遲,更大的存儲容量,并且功耗相對上一代產品降低了 28%?!?/p>

  部署高級的云基礎設施的企業(yè)需要能夠存儲、檢索、處理并快速分析大量關鍵業(yè)務數據的系統(tǒng)。在這種需求的驅動下,許多企業(yè)正在將主存儲從 SATA 接口 SSD過渡到 NVMe SSD。1與市場上其它 NVMe SSD 相比,美光 9300 SSD 系列在讀取和寫入方面同等地實現了3.5GB/s的吞吐量,為以數據為中心的應用提供更快的響應時間。結合其領先的寫入延遲和順序寫入性能*,美光9300 系列在最苛刻的數據中心環(huán)境中也有出色表現。

  數據中心系統(tǒng)的設計人員不僅重視吞吐量和延遲等性能指標,同時也看重最大程度地利用基礎設施和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能力。該新推出的 SSD 系列的性能幾乎是領先的企業(yè)級 SATA SSD 的 9 倍2,且效率提高了35%3。與前代 NVMe SSD 相比,美光 9300 系列的能耗降低了 28%,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大容量 SSD 的推出,讓客戶能夠根據不斷變化的存儲需求進行擴展,并跟上爆發(fā)式數據增長的節(jié)奏。

  AMD數據中心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應用工程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Raghunath Nambiar 說:“支持服務器中海量的快速存儲是 AMD 霄龍系列處理器的關鍵功能,這對我們的客戶也至關重要。AMD 霄龍系列處理器可以在單個插槽中提供 128 條 PCIe 通道,與美光新推出的9300 NVMe SSD 形成理想組合,并且適用于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如數據庫應用、大數據分析和軟件定義存儲解決方案等——此類應用在現代數據中心中越發(fā)常見?!?/p>

  最高可達 15.36TB 的存儲容量,讓美光9300 系列 SSD 具備了曾經只有機械硬盤(HDD)才有的存儲容量。大容量以及最高可達 32 個 NVMe 命名空間使企業(yè)能夠更加有效地定制部署,以實現存儲利用效率最大化。

  更多亮點——美光 9300 系列 NVMe SSD

  · 850,000 讀取和 310,000 寫入輸入/輸出(IOPS **)。

  · 最高可達 15.36TB 的領先存儲容量,使得每個機架的存儲密度甚至超過密度最高的機械硬盤。

  · 數據完整性功能,如數據路徑保護,傳輸和靜止數據的斷電保護,直接清理、加密和擦除等。

供貨情況

  美光 9300 系列 NVMe SSD 提供兩種版本,具有不同的耐用性和性能特征。9300 PRO 系列專為讀取密集型負載而設計,提供 3.84TB、7.68TB 和 15.36TB 三種容量。9300 MAX 系列適用于混合型應用,提供 3.2TB、6.4TB 和 12.8TB 三種容量。兩種版本均采用 U.2(2.5英寸,15毫米)外形規(guī)格,支持 PCIe 第三代 x4 NVMe,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200萬小時。

*基于各個NVMe高性能產品組合采用U.2(15毫米)外形的最佳SKU,以及2019年2月1日 競爭對手公開數據信息。實際性能可能有所不同。

**基于最大數據表規(guī)格。性能規(guī)格因型號,容量和外形而異。

1.https://www.nvmedeveloperdays.com/English/Collaterals/Press_Releases/2018/20181205_G2M_NVMeResearch.pdf

2. 9300 PRO vs 5200 ECO(7.68TB)隨機讀取性能規(guī)范數據表(850K vs 95K)

3. 9300 PRO vs 5200 ECO(7.68TB)順序讀取性能規(guī)范和功耗數據表(3500MB/秒,12W vs 540MB/秒,2.5W)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