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半導體行業(yè)顯然處于下行周期中(盡管有愚蠢的人否認周期性的存在),大多數(shù)投資者和行業(yè)參與者都想知道下行周期的時間和復蘇的形態(tài),因為我們想知道何時再購買股票是安全的。我們也想嘗試預測復蘇的爬升速度,以評估行業(yè)和股票的增長。
人們對于周期底部的形狀有很多猜測。有人認為是“V”形,會有快速反彈的復蘇。也有人認為是“U”形,緩緩滑入低谷,以較慢的速度恢復增長。半導體行業(yè)一家保守公司的CEO談到,具有延伸的底部的“獨木舟”形狀的下行周期總是存在。也總是有悲觀主義者談到“L”形底部,復蘇會非常緩慢。
為了預測“未來事物的形態(tài)”(也是H·G·威爾斯的一本書的書名),我們需要看看上一個周期的驅動力是什么,這些驅動力現(xiàn)在是什么情形,以及此后出現(xiàn)了什么新的驅動力和阻力。
在行業(yè)驅動因素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中,沒有哪兩個周期是相同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似乎不太可能看到“V”形的底部,在最小程度的混亂之后,突然反彈并迅速恢復增長。技術的潛在優(yōu)勢表明,增長將會恢復,但真正的問題是,增長的速度是多快?
在這一點上,我們假設沒有“黑天鵝”事件,比如爆發(fā)了真正的貿易戰(zhàn),隨之導致了“核冬天”和可怕的“L”形底部。
對無限存儲的渴望
過去,存儲器在半導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要小得多,因為它主要局限于DRAM,用于PC運行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程序。但現(xiàn)在NAND現(xiàn)在已經取代了許多旋轉介質以及光盤、磁帶和膠片等存儲介質。新的更快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即將出現(xiàn),這可能會促成另一個存儲器發(fā)展高峰。
在下滑之前,存儲器行業(yè)達到了不可持續(xù)的高峰,存儲和邏輯/代工緊密平衡的歷史準則被明顯地顛覆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D NAND轉換為3D NAND,這顯然是一次性事件。我們現(xiàn)在已經超越了需求的高峰,回到了更正常的生產流程。
簡而言之,當我們回顧過去幾年強勁上升周期的時候,我們經歷了一場異常高需求的完美風暴,大多數(shù)存儲器應用都轉變?yōu)榛诠栊酒拇鎯ζ?,再加上工藝技術的重大變化需要對新工藝進行巨額投資。
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新的、更穩(wěn)定的存儲器需求高點,雖然增長沒有經歷最終用途變化中出現(xiàn)的“階躍函數(shù)”式增長。此外,我們正處于一個更穩(wěn)定的生產環(huán)境中,所有主要的NAND廠商都是使用3D技術生產的,因為2D基本上已經從財務模型中消失了。
雖然人工智能、虛擬現(xiàn)實和新的應用程序將推動存儲器TAM的增長,但我們將不會看到過去NAND在很短時間內取代其他存儲介質時所經歷的“階躍函數(shù)”式增長。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存儲器的增長雖然非常好,但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出現(xiàn)“火箭式”飆升。
從沉積/蝕刻到光刻/計量的“混合轉變”
我們還將看到,由于工藝技術的變化,對設備公司產品的需求也會發(fā)生變化,以跟上摩爾定律的步伐。
前一周期一些(并非全部)設備公司增長異常強勁的第二個因素是,EUV的長時間延遲迫使該行業(yè)采用“湊合”、替代、多重曝光工藝技術。
由于EUV不可用,行業(yè)并沒有沿著用更好的光刻技術驅動摩爾定律這條正常的道路前進,而是轉而用多次沉積和蝕刻作為替代技術。
現(xiàn)在,隨著EUV開始進入大批量生產,我們可以期望更少的多重曝光,從而期望更少的沉積和蝕刻設備,更多的光刻和光刻支持設備,如計量和掩模檢測設備。
目前,業(yè)界領先者(臺積電)正在使用7nm的EUV技術處理“少數(shù)幾層”。預計在5nm處可以實現(xiàn)或多或少“完全”的EUV,用EUV處理“十幾層”。要非常清楚的是,多重曝光并不會完全消失,因為EUV仍然需要它,但其高于市場增長率的增長基本上已經停止。
這意味著除了存儲器消耗減慢之外,AMAT、LRCX、TEL和其他沉積/蝕刻公司將受到周期性復蘇中多重曝光消耗放緩的雙重打擊,
ASML顯然將是轉向EUV的一大受益者,但是KLAC、NANO等計量/收益管理公司也會大大受益,以此應對更加困難的光刻技術。
EUV的總資本支出將低于多重曝光,因為EUV畢竟是一種節(jié)省成本的技術,也是摩爾定律的驅動因素。盡管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yè)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巨大的阻力,但仍然是恢復到更高增長率的障礙。
對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會改變要投資的公司,以及這些公司的估值,因為下一個上升周期的增長率將與上一個上升周期不同。盡管所有公司都將從中受益,但在接下來的上行周期中,相對的贏家將有所不同。
“黑天鵝”陰云籠罩行業(yè)復蘇
另一個幾乎無法預測、但投資者必須考慮的復雜因素是貿易戰(zhàn)或其他全球宏觀事件的可能性。在前幾屆政府中,行業(yè)受到宏觀干擾的可能性極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而現(xiàn)在,不能忽視貿易戰(zhàn)破壞國際半導體行業(yè)的可能性。
盡管這種可能性仍然很低,但潛在的風險仍在繼續(xù)擾亂市場,業(yè)內公司在進行規(guī)劃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這會間接地減緩半導體市場的增長,因為公司可能對其增長計劃更為保守和謹慎。公司在支出或啟動新項目方面可能會更慢。
因此,盡管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了貿易戰(zhàn)上,但我們可以假設,這可能會給強烈的增長潑一盆冷水。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下行,也勢必會成為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全球的半導體供應商,但現(xiàn)在由于中國經濟軟著陸還有貿易戰(zhàn)等黑天鵝事件影響,半導體廠商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不好的預測。
車用、工業(yè)用芯片大廠德州儀器在10月23日公布財報時證實,半導體需求趨緩。德儀的CEO譚普頓坦承「我們產品在多數(shù)市場的需求減緩」;財務長Rafael Lizardi更指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較乏力的市場,將從減少生產晶圓著手因應。
TI的歐洲競爭對手意法半導體(STMicro)也預測,其四季度收入增長將低于預期。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市場疲軟以及部分庫存調整。意法CEO Jean-Marc Chery在10月 24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4季營收季增的主要驅動來源為影像產品、車用以及功率離散元件,微控制器將面臨中國疲軟市況以及一些庫存修正壓力。
之前,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執(zhí)行長Steve Sanghi 8月9日在2019會計年度第1季(截至2018年6月30日為止)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貿易戰(zhàn)讓中國客戶很緊張,依據7月6日開始實施的第一批(總值340億美元)課稅(稅率為25%)清單、客戶銷美產品恐受沖擊。
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Joseph Moore 也指出,芯片通路商的庫存水準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準。他將半導體產業(yè)評等自「符合預期」降至「審慎」。這意味著Moore預期半導體股在未來12-18個月將跑輸大盤。
這些大廠和分析師的不確定性,讓大家對半導體未來的發(fā)展有了更多的擔憂。
從陽光和溫暖到降溫和陰云密布,同時伴有龍卷風警報
總體而言,我們看到過去幾年推動行業(yè)的巨大增長因素在下一個上升周期中有所降溫,因此我們預計,復蘇會比較緩慢,至少初期是這樣。
從長遠來看,半導體行業(yè)已經走上了正確的方向,就像以往一樣,只是沒有那么樂觀。雖然我們顯然無法預測下一個導致需求錯位的產品/應用,但新事物已經出現(xiàn),AI、VR、AR、自動駕駛汽車等;它們本質上是更長期的,是增長的堅實基礎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突兀的尖峰。
在供應方面,中國將成為一個新的主要供應來源,這將有利于臺灣、韓國和美國的現(xiàn)有供應。預計來自中國的新供應可能很容易抵消上述新需求,并可能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保持較低的營收增長。
未來幾年,隨著我們走出當前的下行周期,中國的供應將不斷增加,這可能會成為恢復更快增長的另一個阻力。然而,它們仍然不是重要因素,因此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