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4140
中文引用格式: 湯健強,周鳳星,梅鳴陽. 軌到軌可調輸出單級Buck變換器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10):174-178.
英文引用格式: Tang Jianqiang,Zhou Fengxing,Mei Mingyang. Study and design of an adjustable rail-to-rail output single-stage buck converter[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10):174-178.
0 引言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壓電源作為特種電源的一種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電網、通信、環(huán)境以及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1-2]。在電力電纜故障點的快速定位中,高壓電源作為電纜檢測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配合高壓脈沖電容器負責向故障電纜提供一定能量的脈沖激勵信號,由接收機對回波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出故障點的位置信息。然而,地下電纜的長度、規(guī)格型號、耐壓等級在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中需求各異,所以要求檢測設備中高壓電源的輸出電壓應能根據需要調節(jié)到適和電纜故障點定位需求的幅值,從而適應電纜的耐壓等級,避免故障電纜二次擊穿現象的發(fā)生。
根據應用需求,本文設計了一種軌到軌可調輸出單級Buck變換器[3],通過對全橋變換器直流母線輸入電壓進行前級預調壓,然后經全橋逆變升壓輸出,從而實現高壓電源寬范圍可調輸出,以滿足用戶在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下對高壓電源輸出電壓幅值的要求,提高電源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電纜檢測中電纜被二次擊穿。
1 Buck變換器統(tǒng)一電路模型
Buck變換器的電路拓撲結構與統(tǒng)一電路模型[4-5]如圖1所示,Q為功率開關管,VD為續(xù)流二極管,L為濾波電感,C為濾波電容,R為負載電阻,Vg為輸入電壓,Vo為輸出電壓,iL為電感電流,u為開關管控制信號。
根據圖1可知Buck變換器輸入至輸出的傳遞函數以及占空比至輸出的傳遞函數分別為:
2 Buck變換器反饋補償控制器設計
根據式(1)、式(2)可知,Buck變換器的輸出受到占空比D和負載R的影響。因此需要進行閉環(huán)反饋補償控制,以提高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魯棒性。
2.1 Buck變換器技術參數設計
文中Buck變換器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輸入電壓:AC 220 V;輸出電壓:DC 10~300 V連續(xù)可調,額定輸出電流20 A,輸出限流30 A;
(2)PWM控制器占空比調節(jié)范圍:3%<D<97%;開關頻率fs=50 kHz;
(3)輸出濾波電感L=5.5 mH,輸出濾波電容C=4 000 μF,假定負載為純電阻:R≥15 Ω。
2.2 閉環(huán)穩(wěn)定性分析
假設Gm(s)為PWM脈寬調制器的傳遞函數,脈寬調制采用鋸齒波調制,幅值范圍為0~Vm;H(s)為電阻R1和R2分壓反饋網絡的傳遞函數;Gc(s)為補償網絡的傳遞函數,則具有閉環(huán)反饋補償控制的Buck變換器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其中
從圖3(a)中Go(s)的極點分布以及幅相曲線的特點可知該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但是其相對穩(wěn)定性較低。
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性主要體現在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兩個方面。從圖3(b)中Go(s)的幅頻曲線可知Go(s)低頻增益為8.5 dB的水平線,高頻增益為以-40 dB/dec斜率穿越0 dB線的折線。系統(tǒng)增益交越頻率fg=49.2 Hz;相位裕量Φm=180°+arg(Go(j2πfg))=6°;增益裕量Ag<-40 dB。可見Go(s)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均偏小,穩(wěn)定性差,極端工作條件下系統(tǒng)性能下降,很容易造成系統(tǒng)失效。因此,需要對控制環(huán)路加入補償,以提高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性,增強系統(tǒng)的魯棒性。
2.3 環(huán)路補償設計
環(huán)路補償[6-7]作為控制系統(tǒng)中改善系統(tǒng)靜態(tài)和動態(tài)特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tǒng)的輸出精度、電壓調整率、頻帶寬度以及暫態(tài)響應均會產生影響。合適的補償網絡設計對控制器性能的改善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常,通過添加補償網絡使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為45°和10 dB左右,以減小系統(tǒng)超調和調節(jié)時間,同時提高系統(tǒng)的魯棒性。圖4為采用運算放大器構建的有源超前-滯后補償網絡。
補償網絡的傳遞函數為:
圖5為添加補償后系統(tǒng)傳遞函數G(s)的穩(wěn)定性分析曲線??梢钥吹窖a償后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得到了加強。
3 功能電路設計與軟啟動控制
3.1 Buck變換器硬件電路及工作原理
Buck變換器的設計主要包含PWM控制器外圍電路、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控制以及環(huán)路補償設計。圖6為采用TL494的Buck電路[8]主控制電路。V_DTC通過DAC輸出控制PWM死區(qū)時間,用以實現Buck變換器的啟停調節(jié)與軟啟動;I_SENSE為電流反饋信號;LM358、AD822與外部電阻電容構建電壓反饋補償網絡,實現控制回路的反饋補償。
3.2 軟啟動控制
DC/DC變換器在開機瞬間會產生浪涌電流,需要對電路進行軟啟動[9]設置。
本文利用PWM控制芯片TL494存在PWM輸出死區(qū)時間控制引腳的優(yōu)點,通過軟件可編程控制的DAC模塊AD5663輸出軟啟動控制電平,對PWM輸出最大占空比進行限制,以抑制開關管峰值電流的增長速率,即:
4 仿真分析與實驗驗證
為了對上述Buck變換器設計的理論分析進行驗證,采用Saber軟件仿真與樣機制作進行實驗測試。
4.1 Saber軟件仿真分析
根據圖6中Buck電路控制器原理圖設計,采用Saber軟件進行仿真分析。依次測試Buck變換器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的輸出電壓與反饋補償環(huán)路輸出電壓的變化情況如圖7所示。圖中U1為Buck變換器的輸出電壓Vo,U2為反饋補償環(huán)路輸出電壓Vcomp波形。
圖7的仿真結果顯示,改變參考電位V_SET,Buck變換器的輸出電壓Vo隨之線性變化,達到了預期直流調壓的要求。所設計的寬范圍直流調壓電路在輕載、滿載以及負載突變的情況下,其輸出電壓的范圍廣度、穩(wěn)定性、調節(jié)線性度以及負載調整率均達到了設計要求,理論上證實了設計的合理性。
4.2 實驗測試與結果分析
根據理論與仿真分析的結果,通過研制一臺樣機,對其工作特性進行測試,得到如圖8所示的Buck變換器的輸出電壓與PWM波形。
圖8中設定Buck變換器參考電位的不同,PWM控制器均能根據反饋控制環(huán)路輸出電壓的變化快速實現輸出電壓對設定電壓的跟蹤效果,使得調壓輸出保持穩(wěn)定。實驗結果表明:根據前述Buck變換器理論模型的建立與Saber軟件模型的仿真與分析結果,設計應用于高壓電源的前級預調壓電路,能夠很好地滿足高壓電源寬范圍連續(xù)可調的需求,同時保證了電源輸出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
5 結論
針對應用于電力電纜故障檢測的可調高壓電源設計,研制了具有軌到軌輸出特性的單級Buck變換器,實現220V市電輸入,10~300 V/20 A連續(xù)可調輸出的Buck變換器設計,將其作為全橋變換器前級預調壓,再通過高頻升壓變壓器升壓,有效保證了高壓電源寬范圍連續(xù)可調輸出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
本文詳細闡述了Buck變換器統(tǒng)一電路模型分析以及Buck變換器的控制環(huán)路補償分析與設計,采用軟硬件協作的方式實現了Buck變換器在啟動、空載、輕載、重載以及負載突變時的穩(wěn)定工作。由于輸出電壓調節(jié)的廣度,該設計既為可調高壓電源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可應用于大部分的低壓直流設備的供電,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饒益花,陳文光,饒軍,等.電子回旋共振加熱系統(tǒng)中陽極高壓電源研制及其控制技術[J].高電壓技術,2015,41(12):4036-4041.
[2] 史平君.幾種特殊領域應用的高壓電源及脈沖電源[J].電力電子技術,2014,48(12):18-21.
[3] 徐文城,劉堯,王秀榮.基于Buck-Boost電路的寬輸出電壓AC-DC電源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2,35(12):192-194.
[4] 馮全源,嚴宏舉.一種變參數比例積分控制BUCK變換器設計[J].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Dianji Yu Kongzhi Xuebao,2016,20(5):68-76.
[5] 畢凱,周雒維,盧偉國,等.紋波電流調制準最優(yōu)控制Buck變換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33(10):112-117.
[6] LARREA I,SESHAGIRI S.Voltage mode SMC of DC-DC buck converters[C].IEEE 2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2016:534-539.
[7] ALGREER M,ARMSTRONG M,GIAOURIS D.Adaptive PD+I control of a switch-mode DC-DC power converter using a recursive FIR predic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11,47(5):2135-2144.
[8] 曾小波,張小平.基于TL494控制的大功率極化電源研究[J].電源學報,2015,13(1):61-66.
[9] 羅健美,江金光.一種用于升壓式DC-DC開關電源的新型軟啟動電路[J].電源技術,2017,41(3):482-485.
作者信息:
湯健強,周鳳星,梅鳴陽
(武漢科技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43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