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比绻@句話從羅永浩嘴里說出來沒有人會驚訝,香港IPO路演中,一向以低調、穩(wěn)重示人的雷軍夸下如此??谥鴮嵈蛄嗽S多人個措手不及。隨著港股IPO的啟動,一波三折的小米上市大戲終于臨近結束。
回過頭來,從最早樂觀的2000-1000億美元估值,中間又因證監(jiān)會84問被迫撤回CDR申請,直到小米香港IPO路演上雷軍頗為不滿的“總不至于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抱怨。本來很平常的一個上市過程,因為接二連三的“意外”搞得頗為悲情。
雖然,小米在香港召開全球發(fā)售新聞發(fā)布會極力否認此前千億美元估值是自己炒作。用小米首席財務官周受資的話說小米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值多少錢,過去幾個月都是市場自己炒作的。
但從路演上雷軍一系列的言論來看,顯然要表達自己非常不滿550億至700億美元的估值。尤其是“小米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边@句話,幾乎是用荒誕來表達內心的憤怒。但是要知道,如果一個公司真的不滿IPO估值,完全可以撤回IPO。唯一的解釋就是,雷軍故意在這場IPO中演一出悲情大戲。
為何要演這場悲情大戲?
作為早已是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互聯(lián)網(wǎng)老兵,雷軍會搞不清楚小米真正的估值區(qū)間?如果真的不滿如今被腰斬的估值,如果堅信小米價值1000億美元,小米斷然可以選擇不上市。但是小米前后矛盾的表現(xiàn),真正的原因就是要利用這次上市好好演一場悲情大戲。
要知道因為各種問題撤回IPO的公司不在少數(shù),小米不滿估值完全可以退出。2012年5月神州租車認為公司價值未能得到合理體現(xiàn),決定暫停納斯達克IPO申請。2011年10月,迅雷以全球經(jīng)濟震蕩以及美國經(jīng)濟疲軟導致資本市場不穩(wěn)定為由,向SEC提交更新文件,撤銷納斯達克上市計劃。
港股上市撤回也有先例,2016年8月15日,萬達商業(yè)董事長丁本錫宣布:萬達商業(yè)于H股退市獲得股東投票通過。當時業(yè)界猜測,萬達商業(yè)應該認為52.8港元的私有化報價過低所致。上市又不是兒戲,小米默認幾乎是腰斬的價格上市唯一的理由就是,早在準備上市之前就認可這個估值。
既然認可這個估值,雷軍為什么在路演中還要講出“小米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這樣明顯“招黑”的言論?事出反常必有妖,小米雷軍和股東們在明明認可現(xiàn)在估值的情況下,齊心合力上演一出小米被腰斬的苦情戲背后,自然是一種營銷套路。
悲情戲背后的營銷套路
這么多公司上市都很平淡,為何單單小米要唱一出苦情戲?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小米要通過這次上市,好好做一下營銷。
6 月 11 日,小米向證監(jiān)會提交了 CDR 上市招股書,招股書中披露了許多有意思的數(shù)據(jù),今年Q1小米手機出貨量達到2800萬臺,但售價在1300元以下的中低端機銷量為2100多萬,占比為75%。
小米上市后,若想保持股價不破發(fā),首先就是要保證業(yè)務的穩(wěn)定,否則很容易陷入股價暴跌的情況。因此,保持基本盤的不變動極其重要,其中小米手機的銷量是決定股價漲跌的核心數(shù)據(jù)。畢竟小米以互聯(lián)網(wǎng)來對自己進行定位,因此手機銷量就是用戶量,一旦手機銷量下跌,小米市值必然會深受影響。因此無論承諾的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最終業(yè)績如何,作為基本盤占比到75%的中低端用戶都不能丟。
然而,從品牌粘性來看,中高端用戶的忠誠度一般會很高,而中低端用戶很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挖墻腳,這是小米上市后要面臨的最大威脅。
2018年4月,國內大數(shù)據(jù)機構QuestMobile就發(fā)布了國內市場的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蘋果的用戶忠誠度在80%-90%之間,今年第一季度更超過了90%。三星的忠誠度則在70%左右,LG和摩托羅拉的忠誠度不到50%。 同四個品牌高端市場的占有量成正比下滑,也就說,越低端的用戶,品牌忠誠度越低。
而小米和競爭對手蘋果、華為、vivo等的差距,正是在高端市場上。據(jù)去年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前10名榜單中,蘋果占據(jù)了5席,并且前4名都被iPhone 7/Plus包攬。國產(chǎn)手機方面,表現(xiàn)最好的是華為Mate 9 128GB,市場份額為6.1%。接下來是vivo Xplay 6占到了4.2%的份額。
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的下滑,未來被許多公司認為不賺錢的低端市場必然成為新的戰(zhàn)場。在這場低端用戶爭奪戰(zhàn)上,雖然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在中低端品牌有絕對的優(yōu)勢,但中低端用戶對價格敏感的這一特點,非常容易被對手利用。
因此,對于小米而言,如何讓中低端用戶更認可小米非常重要。上市前后整個公司表演這出悲情大戲,自然是營銷需要。
今年5月3日,小米正式發(fā)布的招股書中,公開了企業(yè)內部的各項數(shù)值。從《合并損益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小米營銷費用高達52.3億,占整體開支的4.6%,而產(chǎn)品研發(fā)費用僅為31.5億,占整體開支的2.7%。一個對營銷投入超過研發(fā)的公司,在上市前的種種反常,絕對有清晰的目的。
小米很清楚中低端用戶缺少什么,缺的就是自豪感、滿足感。畢竟中低端手機只能滿足手機使用的基本需求,無論如何優(yōu)化供應鏈和縮減流通成本,都不可能制造出性能遠遠高于同價位競品手機的層次。因此,從品牌認知上賦予小米一種虛榮感,就可以牢牢把握可能被搶奪的中低端用戶群。
正如雷軍看似一時情緒失控的“小米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言論,這不是一時口誤,不然雷軍早就對外解釋這種荒誕的說法。雷軍要的就是要給小米用戶一種滿足感,營造小米是被全世界誤解的公司,更容易引起中低端用戶的情感共鳴,達到提高用戶忠誠度的目的。
但,中低端用戶對價格敏感這個特點,不會因為一出苦情戲而徹底扭轉,未來小米能否在中低端市場抵擋潛在的威脅,只能拭目以待。
文|師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