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吹起整并潮,臺灣科技業(yè)也恐難偏安。英特爾(Intel)傳出考慮并購博通(Broadcom)、并可能順便拿下高通,如果成真,恐不利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可能面臨巨大威脅。
全球半導體業(yè)大整并,對臺積電而言原本應是老神在在,因為除了英特爾和三星,幾乎全球主要芯片大廠都是臺積電的客戶,不管上頭怎么并,都需要臺積電的晶圓代工火力奧援。唯獨此次傳出英特爾有意出手,對臺積電而言將是最糟的結(jié)果。
博通和高通原本都是臺積電重要大客戶,兩家公司整并案子正在火熱進行中,此次突然冒出英特爾,對臺積電未來接單恐造成極大挑戰(zhàn)。
不同于博通、高通都是「Fabless」(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本身只從事晶圓設計,下游的代工、封裝、測試等全都委外。但英特爾是IDM(整合元件制造商) ,所有垂直整合一手包,不太需要依賴外面資源。假設英特爾收購成功,對國內(nèi)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lián)電;以及封測廠日月光、矽品而言,將是重大利空。
尤其英特爾這幾年因為傳統(tǒng)的PC芯片市場成長停滯,積極釋出多余的晶圓制造產(chǎn)能、跨足晶圓代工市場,與臺積電打?qū)ε_,雙方不論在制程技術推進、公司市值規(guī)模競逐上,競爭都相當激烈。萬一英特爾一統(tǒng)江湖,臺積電首當其沖。
至于國內(nèi)IC設計龍頭聯(lián)發(fā)科,可能有機會「漁翁得利」。因英特爾吃下博通、高通后,將成超級巨無霸,像是蘋果等終端客戶可能產(chǎn)生顧忌,為避免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里,反而可能有更多訂單會流向聯(lián)發(fā)科。
英特爾并購策略一石二鳥
全球半導體整并潮方興未艾,繼博通(Broadcom)與高通正在洽談整并中,傳出英特爾(Intel)有意收購博通。此舉對英特爾而言,一方面可以補齊手機技術缺口;二方面組成「美國大聯(lián)盟」,可以力抗韓國三星的進逼,可謂一箭雙雕。
博通年初宣布收購高通,原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但隨高通釋出善意,邀約博通洽談收購價碼,八字有一撇。由于兩大半導體巨頭總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約新臺幣5.86兆元),如成功整并,將躍居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僅次于英特爾、三星,這對英特爾而言猶如芒刺在背。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昨天傳出英特爾評估收購博通,有機會一舉拿下博通和高通,一來解決「新博通」可能造成的威脅,二來英特爾若拿下博通,將形成超級巨無霸,可以大幅拉開與二哥韓國三星的差距。
其次,英特爾過去以PC電腦為擅,雖然多年來一直積極投入發(fā)展手機芯片,始終不見起色。此次如果能拿下博通和高通,可以補齊手機和通訊技術缺口,具有極大互補性。
另外,目前博通并購高通的最大逆風已變成美國政府。由于博通總部在新加坡,引發(fā)美國疑慮,傳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后認為此案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gòu)成風險,使得合并案出現(xiàn)變數(shù)。如果英特爾出手,剛好可以組成名正言順的「美國大聯(lián)盟」,對于凡事強調(diào)美國優(yōu)先的美國總統(tǒng)川普而言,肯定是最樂意的選項。
專家分析:攪局成分大
驚傳英特爾考慮出價并購博通,作為防御博通可能買下高通的對策,但基于這三家半導體公司的規(guī)模都十分龐大,如此巨型的并購案勢必引起監(jiān)管當局關切,真正成局的機率并不高。
據(jù)估計,若包含承接博通的凈負債,英特爾起碼得開出約1,400億美元的價錢,這將加重英特爾負債,能否獲得股東支持大有疑問。
這么巨大的交易,想必也會引起反托辣斯主管當局從各個角度嚴加關注。英特爾和博通的產(chǎn)品線有許多重疊之處,任何交易想要過關,前提是必須脫售資產(chǎn)。
面對這些障礙,英特爾是否愿意大費周章走到這一步?令人存疑。不僅英特爾淡化這種可能性,只以「不評論謠言或臆測」、「專注于整合先前的收購」一語帶過,就連華爾街日報引述的知情人士也承認,英特爾并博通「不太可能」成真。
最可能的情況是:英特爾只是想攪局。高通是英特爾的市場競爭對手,放出英特爾有意并購博通的風聲,可能就足以破壞博通與高通聯(lián)姻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