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生物機器人顛覆機器人定義

生物機器人顛覆機器人定義

2016-09-08

  機器人,顧名思義,是可以執(zhí)行任務的機器裝置。然而,隨著其承擔的實驗室之外的角色越來越多,傳統(tǒng)機器人的剛性系統(tǒng)與其周遭的人類和環(huán)境互不兼容,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大。

  對此,科學家們期望通過增添生物元素解決該問題,比如在傳統(tǒng)制動器中增加氣動人工肌肉或彈簧來增加緩沖力度。然而,國外新興起的一股將機器人技術與(生物)組織工程學相結合的科研潮流,則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即研發(fā)由活體肌肉組織或細胞驅動的機器人,學名“生物合成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的制動器為活體細胞,細胞在受到光或電刺激后,發(fā)生收縮帶動軀體彎曲,以完成相關動作或移動。它可像動物那樣柔軟地四處行動,與傳統(tǒng)機器人相比,它對人和環(huán)境來說十分安全。因此,比其他高功率重量比的制動器更安全。此外,生物合成機器人的燃料來源僅是周圍介質中的養(yǎng)分。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工程和應用科學部門推出了全球首個生物合成機器人——“機器鰩魚”。該團隊通過對鰩魚的生理機能進行逆向工程,創(chuàng)造出了長16毫米、重10克的微型機器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透明硬幣和一個尾巴的組合。

  該團隊首先使用一層透明的彈性聚合物作為主干部分,將大鼠心臟細胞以蛇形圖案均勻分布在表面,再對細胞進行基因編碼,使其對特定的藍色閃光產(chǎn)生反應;用黃金制成支撐骨架,因為黃金對附著其上的細胞無抑制作用。

  為供養(yǎng)“機器鰩魚”中的活體細胞,研究人員把它放進充滿糖的生理鹽水中,并以藍色的光脈沖對其電擊。

  為更好地控制細胞力量,科研人員使用了細胞圖案化技術(微圖形化技術),即在細胞依附的骨架上標出或印上微尺度線條。細胞沿線條整齊排列,這些線能隨著細胞的成長指導它們。

  此外,研究人員還可以通過改變光的頻率來控制機器鰩魚的移動方向,因“魚身”兩側的細胞所響應的光的頻率各不相同,如果以某一特定頻率的光照射“魚身”,那么只有一側的細胞會產(chǎn)生收縮,以此完成轉向動作,避開障礙物。

  雖然生物合成機器人領域的起步令人十分興奮,但距其能走出實驗室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