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喧囂已經持續(xù)了多年。分析師曾多次預測,給日常物品加上傳感器和互聯(lián)網(wǎng)功能的“物聯(lián)網(wǎng)”將像手機上網(wǎng)的普及一樣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供應商們把目光投向 顧客家中,兜售的產品包括鬧鐘響起時自動開啟的咖啡壺,按照一天中的時間自動調節(jié)的燈光和百葉窗,還有牛奶喝完時發(fā)送提醒的冰箱。不過到目前為止,消費者 對于把自己的家變得“智能”大體上表現(xiàn)得很抗拒。
這并非由于高科技公司沒有努力。它們傾注了大量的現(xiàn)金,努力把日常物品連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 2014年,谷歌給出了迄今最大金額的意向聲明,出價32億美元收購智能溫控器廠商Nest,同時出價5.5億美元收購家庭安保攝像頭廠商 Dropcam。Nest吸收了Dropcam,如今已成為最知名的智能家居品牌之一。然而,這也警示我們,這種小電器要進入主流需要花多長的時間。
Nest無疑讓谷歌失望了。根據(jù)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Nest在2015年僅售出130萬個智能溫控器,在過去幾年中的累計銷售量也只有250萬個。幾年來,公司主要在對現(xiàn)有產品 做調整,而沒有推出新產品。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Nest的創(chuàng)始人和老板托尼·法戴(Tony Fadell)在6月3日下臺,改在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擔任顧問。法戴爾曾在蘋果公司任職并設計了iPod,但卻沒能把他的魔力帶給智能家居。
Nest 的問題只是表象。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弗蘭克·吉列特(Frank Gillett)稱,僅有6%的美國家庭擁有智能家居設備,包括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器、家庭監(jiān)控系統(tǒng)、揚聲器或照明設備。這一比例的增長預計不會太快,到 2021年也就將剛剛超過15%(見圖表)。相信互聯(lián)網(wǎng)應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消費者太少了。普華永道咨詢公司在英國進行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72%的人并沒 有在未來兩到五年內采用智能家居技術的打算,而且他們不愿意為之付錢。去年,全球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的硬件和服務上總共花費了600億美元,只占到家居用品 總開支的一小部分。
消費者熱情不高有幾個原因。企業(yè)有動力去擁抱物聯(lián)網(wǎng)——通過在設備和工廠嵌入傳感器,分析由此產生的數(shù)據(jù)并提高效率可以節(jié)約開支。相比之下,很多家用智能設 備仍然只是“好玩但并非必需”,Canary公司的亞當·塞加(Adam Segar)說道。Canary是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生產能讓人們監(jiān)視家里發(fā)生了什么的攝像機。
許多智能工具仍然過于昂貴。三星有一款智能冰箱 內置了攝像頭,可以檢查腐爛的食品,并讓消費者在購物時看到自己缺了什么(通過手機上的應用)。這款冰箱售價高達 5,000美元,能買得起的人大概也用不著自己去購物了。而且冰箱這種家用電器也不是大家會經常更換的,這延緩了新產品被接受的步伐。
而且 技術尚不完善。智能手機——消費者與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橋梁提高了消費者的期望,生產遠程應答門鈴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Ring的老板杰米·斯密諾夫(Jamie Siminoff)說道。智能手機已經讓用戶習慣于期待較好的質量且使用順暢便捷,而智能家居設備很難達到這種水平。缺乏標準化意味著來自不同公司設備之 間無法互相通信。
然而也有例外。易于安裝且能帶來明顯好處的設備越來越受歡迎,比如在門窗被打開時發(fā)送警報的運動傳感器和監(jiān)控活動的攝像 頭。智能煙霧探測器等設備之所以能夠走入家庭,是因為保險公司用金錢鼓勵大家使用它們。智能家居行業(yè)充滿活力,創(chuàng)業(yè)公司和大公司都押注消費者的猶豫是暫時 的。但是,消費者的冷淡已經迫使企業(yè)重新思考該如何吸引客戶。
或許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開發(fā)智能手機方面雄心勃勃卻一敗涂地的亞馬遜給大家指 出了一條路。亞馬遜Echo是一臺能夠識別和響應語音命令的智能揚聲器。它可以分享天氣和賽事比分信息,播放音樂并控制照明開關。這個裝置售價約180美 元,目前賣得還不算太好。亞馬遜沒有公布銷售數(shù)字,但Strategy Analytics估計,自2014年11月發(fā)布以來,Echo的銷售量不到100萬臺。然而,Echo已經是硅谷的談資了。
和電器對話
依靠語音命令的人機界面也許可以成為所有智能套件的標準整合器,由此克服智能家居設備各自為政的弊端。Echo對外部開發(fā)者開放,他們可以拿出各種與之連接 的設備和服務。Echo的成功也許是個驚喜,但競爭對手已經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關鍵的設備。谷歌已經宣布計劃設計一個類似于Echo的獨立樞紐,稱為 Google Home,而它也將依賴于語音命令。
此外,蘋果還有望宣布新的智能家居功能——有傳聞它會在6月13日的年度開發(fā)者會議上發(fā) 布一個與Echo相仿的獨立樞紐。蘋果的智能家居平臺叫作HomeKit,迄今為止一直很慘淡。跟蹤移動行業(yè)趨勢的CCS Insight公司的Geoff Blaber指出,蘋果雖有大批富裕的追隨者卻仍未能搞定智能家居,這本身就說明了此事有多么困難。
每一 個試圖打破消費者的冷淡,并讓自身更深入家居每個角落的科技巨頭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Echo可以幫助亞馬遜了解人們如何支配自己的時間,從而推薦一些他 們可能會買的東西,讓其更容易花錢。谷歌的主要業(yè)務是廣告,它也想獲得最新鮮的數(shù)據(jù)——通過盡可能地了解用戶,即可為其投放更有針對性的廣告。對于歷來善 于簡化,并創(chuàng)造前人所無法創(chuàng)造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蘋果而言,則希望其產品能夠成為人們安排自身生活的途徑。
如果科技巨頭們依然有占據(jù)智能家居核心 地位的雄心,利潤從哪里來就會是一個問題?!爸悄芗揖拥慕洕J浆F(xiàn)在還不清楚,”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Evrythng的安迪·霍布斯鮑姆(Andy Hobsbawm)說道。一些公司將努力單從硬件上獲取足夠的利潤,其他公司則會嘗試出售服務(如歸檔監(jiān)控視頻)以及設備并收取一定的費用。多元化、有個 性且經久耐用的設備能夠走入家庭。這應該能讓很多公司都有機會把自己的產品擺到人們的家里——但必須要贏得消費者的歡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