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國產品牌大逆襲 智能化家電實現“國貨當自強”

國產品牌大逆襲 智能化家電實現“國貨當自強”

2016-03-02

  近日,在“2015—2016中國高端家電趨勢發(fā)布暨紅頂獎頒獎典禮”上發(fā)布了《中國高端家電消費調查報告》,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消費人群進行消費偏好調查,顯示在計劃購買高端家電的人群中,出于追求生活品質和家電更新換代需要的消費者分別占65%和64%,消費者在購買高端家電時優(yōu)先考慮的三個因素分別是產品質量、智能化和技術含量。

  1月24日,海信在北京發(fā)布的2015電視與未來年度報告也顯示,在2015年全球彩電市場銷量下滑的形勢下,中國品牌逆勢增長,全球市場競爭格局巨變;顯示技術依然是品牌競爭的核心;用戶智能電視消費習慣養(yǎng)成,未來運營空間巨大。

  高端家電走入中國家庭

  “性價比”不再是中國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第一準則,品牌、環(huán)保、設計、技術、售后等都是消費者選購商品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消費升級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中高端消費人群的規(guī)模在逐步擴大,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那些品牌知名度更高、品質和使用體驗更好、服務更優(yōu)秀的產品去埋單。

  而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消費群體——80、90后,他們與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父輩不同,他們的消費行為不再盲目從眾,而是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此外,他們還紛紛自稱是“外貌協會”一員,對于所購產品的外觀的要求完全不亞于產品品質。

  2015年消費者對彩電產品需求呈現出“高大上”的特點:高品質、大尺寸和上等體驗。外觀、畫質、產品質量、內容、配置、智能系統是消費者購買時考慮的關鍵要素。外觀、畫質最受用戶關注,提升外觀工藝、提升畫質水平是彩電企業(yè)后續(xù)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方向。

  2015年,消費市場對超大屏電視的需求快速增長,65英寸、70英寸等超大屏幕市場的增勢更為顯著,在過去的一年里,70英寸彩電的市場份額增長了一倍以上。其中激光影院電視將進一步激發(fā)用戶對超大屏電視的需求。

  同時,中國電視用戶的使用行為已經發(fā)生變化,2015年,用戶使用智能電視的平均時長為3.5小時,而且有52%用戶有使用智能電視支付的意愿,用戶已經逐步接受視頻、游戲、教育、購物等付費內容。由此可見,電視并未淡出人們的生活,而是用戶開始習慣使用在線電視。

  微波爐產品進入智能時代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裝上計算機芯片和通訊芯片,變身為“智能家居”,“物聯網”已經從概念走向了量產。但是,智能家電進入家庭后一次都沒有被使用的比例非常大,還有的是新鮮勁過去后就再沒有被使用過。這一現象應引起家電企業(yè)的重視,在研發(fā)智能化產品的同時也要兼顧產品功能的實用性。

  經過20多年的普及,微波爐行業(yè)也在智能化上發(fā)展迅猛,并將成為今后高端微波爐的發(fā)展方向?;跀底只?、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未來幾年,更多的微波爐產品將進入智能時代,智能化微波爐將成為市場上的主導產品。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微波爐不僅搭載智能APP實現手機遠程操控微波爐工作,還預存云菜譜,可以讓“菜鳥輕松變大廚”。

  國貨也能打敗洋品牌

  由品牌評級機構Chnbrand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顯示,“微波爐品牌排行榜”有7個品牌上榜,其中中國微波爐品牌占據四席。中國消費者正在走出盲從“洋品牌”的消費誤區(qū),對比國內的汽車、手機市場來看,家電產品,尤其是微波爐產品,已經在“洋品牌”面前揚眉吐氣,真正做到了“國貨當自強”。

  2015年,全球彩電市場格局悄然發(fā)生變化,日系品牌日漸式微,中國品牌迅速崛起,競爭格局演變從“中日韓”三足鼎立漸成“中韓”對壘之勢。

  中國品牌對智能電視的操控和交互體驗上遠超過外資品牌,目前已經有幾家智能電視激活量過1000萬的中國企業(yè),它們將率先受益于客廳經濟。2016年,智能電視內容供應會進一步豐富,內容供應商也會加快付費和廣告推送步伐。2016年,全球最大的視頻點播服務商Netflix將進入中國,會進一步激發(fā)用戶對播控終端的高畫質需求,也會讓中國用戶見證真正的智能生態(tài)。

  彩電回歸畫質依然是2016年的主基調。2016年彩電市場的熱點依然會聚焦在智能、畫質和大屏上,主攻高端大屏市場才能有所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弱、轉型速度慢的品牌會有掉隊的危險。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