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和他的團隊厚積薄發(fā),發(fā)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震動世界基礎研究領域。
2013年3月,世界權威雜志《科學》發(fā)表了一項震驚物理學界的成果——薛其坤領銜的團隊在實驗中首次發(fā)現量子反?;魻栃@是中國科學家獨立觀測到的一個重要物理效應。薛其坤通俗地解釋說:“處在這種量子反?;魻枒B(tài)的這些電子,它就像高速路上運行的汽車一樣,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運動的。在這個運動的過程中不允許他走彎路。意味著電子在傳輸的過程中,會減少碰撞和減少發(fā)熱?!?/p>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發(fā)現,對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戴希:“它有可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就是涉及新一代的集成電路。以后我們的電腦可以變得更快,而且可能不會發(fā)熱,也可以做得更小?!?/p>
為了這一發(fā)現,薛其坤和他的團隊在基礎研究領域的“默默長跑”。他們測量了上千個樣品,努力把實驗的每一步、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到極致。認識薛其坤的人幾乎都知道他“7-11”的生活軌跡,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他不是一般的勤奮。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基本都在實驗室里。有次吃完飯都12點了,我就直接回家了,他還要去實驗室看看學生干得怎么樣了?!?/p>
談到這項成果,薛其坤說得最多是兩個字:“積累”:“這項成果用的技術是我和我?guī)У膱F隊將近三十年的積累。第一,科學方面的知識,要有系統(tǒng)的長期的積累,第二個,作為實驗物理學家,難在對于儀器尤其是非常復雜的精密儀器的把握,能熟練得運用、分析,正確得理解數據。”
心存高遠,腳踏實地,是中國科學家身上的鮮明特征。薛其坤說:“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學生一個一個培養(yǎng)出來,唯有如此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