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生產大規(guī)模自動化,2015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2015年是自動化生產的‘分水嶺’?!?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ihrv.cn/tags/美的" title="美的" target="_blank">美的家用空調事業(yè)部負責制造的副總裁烏守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廠在自動化的在投資僅2015年一年就將達8億~10億元,未來五年生產自動化投入50億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總共也就10億元。
家電業(yè)的自動化之路,正如火如荼展開:海爾已有四個互聯(lián)工廠投產;格蘭仕繼去年投30億元改造中山微波爐生產基地后,今年6~7月份還將引進洗衣機自動化生產線;奧馬冰箱自動化程度達70%的第六工廠,也將在今年7月投產;TCL計劃把華星光電智能化生產的模式,復制到彩電、手機等旗下其他業(yè)務……
自動化為什么流行?志高總裁黃興科今年春交會期間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機械手約13萬元/臺,加上保養(yǎng)費,一年要15萬元,而人工一年成本幾萬元。如果8萬元的機器人十年折舊,一年接近1萬元,攤銷下來比人工成本低,就會大批量普及,接著就將會出現4萬~5萬元的機器人。
大規(guī)模普及生產自動化的臨界點,是否已經到來?
自動化分水嶺
烏守保認為,不能說臨界點已到,但2015年卻是自動化生產的“分水嶺”。
“六軸機械手才能算機器人,8萬元現在還買不到機器人,只能買到簡單的小型機械手。”烏守保說,2012年起美的開始大規(guī)模推進生產自動化,到2014年底,美的有800個六軸機器人,2015年預計集團將新增600個。
他說,2015年是分水嶺,2012~2014年美的自動化累計投入10億元,而2015年一年就將投資8億~10億元;以前,美的集團旗下家用空調、壓縮機、中央空調等事業(yè)部重點突破,2015年是整個集團大規(guī)模地推開。
“單點機器人,技術不高、投入劃算的都做了。今后,自動化推動進入深水區(qū)。以前單點突破,以后是系統(tǒng)性,南沙工廠一條自動化生產線26個機器人,一條生產線預算3500萬元,操作工可以省40人,總裝線人數減半,不僅對供應商挑戰(zhàn)大,對內部管控的挑戰(zhàn)也很大?!睘跏乇Uf。
美的家用空調順德電子分廠,就是一個不斷推進自動化、少人化的典型例子。十年前2800人,產量只是目前的一半。廠長陳健生告訴記者,去年該廠1500人,今年900人,未來三年人數還要減半。
記者在遙控器自動化生產線看到,四個六軸的機器人揮舞著靈巧的手和臂膀,此起彼伏地在弧形的流水線上安裝部件,一個放遙控器的外殼、一個放芯片、一個放按鍵板……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陳廠長說,引入自動化設備后,一條遙控器生產線從7人變?yōu)?人,下半年進一步改造后,可以減少到1人。
“空調淡旺季明顯,春節(jié)前后生產旺季招工困難。我們搞自動化,一是高勞動強度、高危險、環(huán)保要求高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自動化,如搬壓縮機、沖壓、噴涂環(huán)節(jié);二是品質要求高的環(huán)節(jié),如安檢、焊接,以前焊接質量跟工人心情有關。”
美的家用空調已制訂了“世界級制造”路線圖,計劃2015年峰值人數控制在26000人,效率提升30%;2016年峰值人數控制在24000人,效率提升25%;2017年峰值人數控制在22000人,效率提升25%;2018年峰值確保2萬人以內,屆時美的家用空調的年產值將從2014年的7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
從美的集團來看,去年營業(yè)收入突破1400億元,員工人數12萬。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今年3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美的集團營收達到2000億元時,員工人數要控制在10萬。以自動化提升效率,來實現員工收入每年遞增。
為什么自動化一下子熱起來?烏守保認為,一是機器人價格下來了,二是技術更成熟,機器人更靈活,像搬壓縮機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這兩方面促進了自動化的大范圍推廣。
與研發(fā)聯(lián)動
那么,減少的人去哪里?留下的人又如何提升呢?
“我們減人,是在旺季少招人。比如,空調事業(yè)部旺季3萬人,淡季1.5萬人,通過自動化,可能旺季時只需2萬人。員工會自然流失。今后,我們淡季再招的工人,都要求是本科生,因為面向未來智能化的需求,自動化如果用不好成本會暴增,一條線幾千萬元,用不了就造成浪費?!睘跏乇Uf。
為了應對人工成本增加、招工難的問題,格蘭仕去年投了30億元,大幅提升中山微波爐基地的自動化水平,現在每天可生產17萬臺微波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微波爐生產的各個車間之間,都用流水線自動把部件送到下一道工序。沖壓車間每一排沖壓機床,有四五臺沖壓機同時運作,只有一個工人看管?!皼_壓、注塑、噴涂,現在都實現自動化生產?!备裉m仕企劃部部長游利敏說。
“不能再靠人口紅利生存?!庇卫粽f,格蘭仕2013年起加速生產自動化,與之匹配的是“全員技工制度”,實施五級技工制?!耙恍┳龅煤玫臎_壓工人,一個月收入達到7000~8000元,比辦公室收發(fā)文件的普通文員高?!?/p>
除了解決人的問題,自動化生產還要與研發(fā)聯(lián)動。
“我們所有自動化都與研發(fā)聯(lián)動。如果上自動化生產線,要問研發(fā)部門這條線是否適用,最怕新產品生產不了?!睘跏乇Uf,“我們每年對研發(fā)部門考核,包括產品的可制造性,每裝配一個產品要多長時間?!?/p>
陳健生也說,過去3~4年是自動化生產的摸索階段,一是掌握自動化技術;二是產品設計可自動化生產;三是除了美的自身,上游供應商也要配合,實現產品元器件的可自動化生產。
工業(yè)4.0還遠
其實,自動化只是表面,要實現真正的工業(yè)4.0,離不開制造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的信息化。
今年4月,海爾在佛山的洗衣機互聯(lián)工廠投產。至今,海爾已有沈陽冰箱、鄭州空調、青島熱水器、佛山洗衣機四個互聯(lián)工廠。這些工廠有兩大特點,一是與銷售系統(tǒng)對接,用戶定制的需求直接傳遞到工廠,匯聚之后,促成大規(guī)模定制化生產;二是用戶通過手機等,可以看到訂單完成的進度,產品是在生產,還是在發(fā)貨運送途中。
青島海爾波輪洗衣機總經理李洋認為,“與工業(yè)3.0相比,工業(yè)4.0的前提是互聯(lián)?;ヂ?lián)是軟的東西,它是系統(tǒng),如果沒有這一個系統(tǒng)支持,你再上自動化是沒有用的?!彼f,“我們有清晰的智能工廠推進路線圖,未來國內近50家工廠也要進行升級改造”。
烏守保也認為,工業(yè)4.0包含了硬件和軟件,硬件又包括產品的智能化和生產設備的智能化,軟件是訂單、產品開發(fā)、生產、物流配送的信息透明化?!皟煞矫娑甲龅剑碌墓S不難,如果改造舊廠,則從投入、精力上,都是很大的挑戰(zhàn),舊設備不一定有連機接口?!?/p>
“工業(yè)4.0包括五個方面:一是設備的自動化;二是生產的透明化,設備狀態(tài)在信息系統(tǒng)中都有反映;三是物流智能化,按生產指定信息,直接把物料送到生產崗位;四是管理移動化,如果我出差,產品品質異常,也能監(jiān)測到,南沙工廠有這個雛形;五是決策的數據化,所有決策基于大數據。在自動化背后,還要有信息化,與精益制造幾個結合才能實現智能化。”
“要有錢,又要敢投入,才能走上智能化的道路。”烏守保坦言,“我們很關注投入產出,不能影響經營業(yè)績,不能增加消費者成本?!标惤∩舱f:“關鍵是投資回報率,機器人成本越低越好,現在三年半收回成本,如果一年收回成本肯定毫不猶豫地用機器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