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新能源汽車慘烈淘汰賽來臨,這個板塊2023年值得警惕

新能源汽車慘烈淘汰賽來臨,這個板塊2023年值得警惕

2022-12-29
來源:OFweek

  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523篇原創(chuàng)文章。文章僅記錄《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新能源大爆炸最近一直在展望2023年新能源行業(yè)的機會,前幾天分別展望了光伏和風電,今天輪到新能源汽車了。

  先說一下結論: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并沒有特別樂觀,行業(yè)競爭將會越發(fā)激烈,整體性持續(xù)性的機會比較少,主要看細分領域的機會。

  01  秋風漸起

  在今年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依然火爆,滲透率依然繼續(xù)向上突破,逼近35%的情況下,行業(yè)近期卻有秋風漸起的跡象。

  先是廣汽埃安完成A輪183億人民幣的融資,向市場宣告了:新能源汽車跟傳統(tǒng)燃油車一樣,就是一個超級燒錢的產業(yè),試錯成本極其高,基本上,兜里沒有幾百億就別想還能上新能源汽車這個牌桌上玩了!

  這其實也是對已經入場,但還未實現(xiàn)盈利,尤其是銷量也沒能起來的廠商們的種種的錘擊:門票價格變得越來越昂貴了,沒有實力的玩家可以做好自動退場的準備了。

  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也確實是識趣的逐步退場了:恒大汽車,在大干了三個月又三個月后,終于交付了幾十輛車,然后就傳來了大裁員的消息,后面還能否交付,誰也不知道。

  不過即使不能交付關系也沒有很大,畢竟買這個車的除了各種汽車自媒體,應該沒有其他大怨種了吧,而汽車自媒體,買恒大的汽車可不是為了車,而是為了流量……

  自游家也宣告無法交付車輛,給用戶退款了,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車夢想暫告一段落。此外,還有曾經聲名大噪,現(xiàn)在卻逐步淪為無人問津,近期更是爆出各種裁員降薪消息的威馬汽車,加上小鵬汽車也遭遇階段性困難。

  都在預示著:留給行業(yè)玩家的好日子不多了,秋風過后,寒冬很快就要來臨了。

  而現(xiàn)實也是,擺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面前的是幾個比較嚴峻的現(xiàn)實。

  02  三大挑戰(zhàn)

  其一,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全面退坡。 根據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門發(fā)布的政策,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也就是國家層面的新能源購車補貼,將于今年底結束,接下來就看地方會不會給補貼了。

  而為了應對購置補貼退坡帶來的盈利下滑壓力,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新能源主機廠商被迫進行了漲價,隨著明年補貼的全面退坡,漲價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而漲價將對銷量產生多大的影響不好說,但影響肯定有,尤其后續(xù)隨著俄烏沖突告結,油價下降,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降低,也有進一步影響銷量的釋放。

  其二,截至2022年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了36.3%,很可能明年一季度就會突破40% 。越往后,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的速度將無可避免的下降。

  而且根據新興產業(yè)在不同滲透率過程中,產業(yè)和相關公司的二級市場的一般表現(xiàn)規(guī)律。

  20%~40%,屬于高速滲透期,行業(yè)競爭開始加劇,龍頭公司出現(xiàn)業(yè)績顛簸,估值消化是主旋律,PE回到40到90倍。

  40%以上,屬于飽和滲透期,盈利增速下降,估值回落到30到40倍之間,意味著行業(yè)里很多公司面臨消化估值的壓力。

1.png

  其三,競爭加劇。

  1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6.3%,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6.5%,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1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0.3%,同比增加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真是中國汽車工業(yè)歷史上最好的超越機會了,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上也確實具備足夠強的競爭優(yōu)勢。

  雖然新能源大爆炸一直是堅信中國可以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取得全球龍頭地位的,但我們也必須看到,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并不低了,傳統(tǒng)燃油車巨頭們也不會坐以待斃的,接下來他們將越加瘋狂的投入到這場決定他們未來生死的戰(zhàn)爭中,后續(xù)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將無可避免的越發(fā)激烈。

  但好在,我們能看到的潛在利空,市場早就看到了,而且已經提前做了反應了,這就是過去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繼續(xù)創(chuàng)新高,板塊卻依然低迷的原因。

2.png

  在2023年面臨的可能不利局面之下,也不乏亮點。

  03  2023年主要關注點

  在國內開始擔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速度下滑的同時,放眼全球,2023年卻很可能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的一年。

3.png

  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就剛超過15%,尤其是北美市場,甚至也就剛超出5%,接下來隨著燃油車巨頭開始加速轉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進一步火熱起來。

  尤其是2022年,中國的平價技術磷酸鐵鋰體系已經成熟,CTC、一體化壓鑄技術等初步驗證,2023年平價技術體系有望向國內的全系產品導入,以及開始向全球輸出。

  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是比較確定的,國內市場10到20萬元的主流購車價格區(qū)間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國內的滲透率也不至于驟降。

  從二級市場而言,前兩年主要炒作的國內滲透率提升的邏輯,2023年的看點是全球化,已經開始全球化,尤其是在2023年加速全球化的公司才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以及二級市場上的溢價。

4.png

  不只是主機廠商,上游的電池電機電控、各種零配件公司也是如此,擁有全球化產能,進入更多主機廠商的公司將具備更大的競爭優(yōu)勢,二級市場也才能享受更高的溢價。

  對于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會,必然逃不掉智能化的方向,不過新能源大爆炸的觀點有點不同: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一定是電動化,下半場將是智能化的爭奪,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L3 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依然不夠成熟,尤其國內路況非常復雜,要達到滿足消費者很好的體驗的水平,至少還有幾年的時間。

  而且經過了這兩年的祛魅之后,智能駕駛已經不再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利益點了,相反,軟硬件綜合實力、價格、性價比等才是王道。

  當然了,在2023年,智能化將持續(xù)進化,相關的芯片、激光雷達等依然有表現(xiàn)的機會。 此外,按照A股現(xiàn)在預期你的預期的玩法,現(xiàn)在的預期都是2023年新能源汽車購車不再有國家補貼了,但假如又出新政策,補貼延期,或者補貼繼續(xù)減少但延期,又或者地方補貼超預期,相對此前的市場預期而言,都算是超預期。

  也就是新能源汽車2023年也不用過分的悲觀,作為總體上還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的行業(yè),未來還有足夠多的機會。

  就2023年而言,相比下游的主機廠商,上游的三電、零部件廠商會是更好的選擇,下游主機廠商的競爭將無可避免的加劇,而且主機廠商的出海戰(zhàn)略能否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畢竟除了技術和價格,品牌和渠道也非常關鍵,國內的主機廠商在這方面還需要大力補課。

  相反,上游零部件背靠中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以及天下第一的制造業(yè)能力,擁有足夠強的競爭優(yōu)勢,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開始加速提升,可以充分受益于這個過程。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機會,就重點放在上游,具備全球化優(yōu)勢的零部件廠商就可以了。

  后續(xù)新能源大爆炸會繼續(xù)追蹤此前覆蓋過的新能源零部件廠商,請大家都關注一下新能源大爆炸哦。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新聞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