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Ganter的數據,2021年華為海思的營收大跌81%,從2020年的82億美元,變成了2021年的15億美元。
為何華為海思會跌得這么慘,原因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清楚的,還不是因為美國的打壓,導致麒麟、鯤鵬等等先進芯片都無法生產,只有靠庫存撐著,不大跌才怪呢。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華為海思跌倒了,但更多的“海思”正在崛起,說明中國芯片產業(yè)崛起,已經是勢不可擋了。
第一家是紫光展銳,與華為海思有很多相似之處,紫光展銳也是一家能夠生產眾多芯片的專業(yè)IC設計廠商,其芯片產品包括手機Soc、基帶芯片、AI芯片、射頻前端芯片、射頻芯片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芯片。另外還有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wèi)星通信等等芯片。
2021年,紫光展銳的手機Soc出貨量已經超過了華為、海思,僅排在聯發(fā)科、高通、蘋果之后了。
2021年紫光展銳營收高達117億元,同比大增78%。如果論真正排名的話,可以排在全球IC設計企業(yè)的第10名,因為排在第10名的奇景光電,營收只有15.47億美元(104億),還沒有紫光展銳高。
而第二家是韋爾半導體,按照TrendForce 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球前十大IC 設計企業(yè)的營收排名數據。韋爾半導體也進入了全球10大IC設計企業(yè),排名第9名。
韋爾是一家中國企業(yè),主要產品為CMOS圖像傳感器、顯示驅動芯片、模擬芯片等,特別是CMOS芯片這一塊,受益于旗下豪威表現給力,其份額不斷攀升。
而除了紫光展銳、韋爾之外,國內還有聞泰科技、中興微、智芯微、兆易創(chuàng)新、長江存儲、長鑫等企業(yè)在不斷的努力,在Soc、DRAM、MCU、NAND等芯片產品上不斷的前進,市占率越來越高,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
可見,雖然華為海思暫時跌倒了,但更多的“海思”在崛起,中國芯在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強,崛起勢不可擋,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