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參考消息》日前刊登源自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的報道《新興市場在數字支付競賽中“超越”西方》。報道摘要如下:
長期主導支付市場的西方金融企業(yè),如今面臨新興市場中具有技術創(chuàng)新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競爭。一些企業(yè)正在“超越”發(fā)達國家的支付基礎設施,并“更快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
據從事技術咨詢業(yè)務的英國奧姆迪亞公司預計,2020年至2024年,菲律賓的借記卡和信用卡持卡人數將增長5.8%,印度尼西亞將增長5.5%;而同期英國的增長預期為0.6%。
奧姆迪亞公司高級分析師菲利普·本頓說,新興市場持卡人的增加表明“人們轉向非現金支付。一旦人們實現了從現金到卡和移動錢包的轉變,享受數字支付的便利,他們就形成了新的習慣?!?/p>
行業(yè)分析人士說,新興市場支付增長的原因是政府放寬銀行賬戶限制,加上新冠疫情導致現金交易減少、移動支付增加。
美國威士信用卡公司東南亞地區(qū)經理塔里克·馬哈茂德說,推動這一轉變的是“不斷增加的年輕、有抱負和精通技術的人口以及支付創(chuàng)新”。支付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導致全球現金使用量下降。對世界支付系統(tǒng)的研究顯示,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商店內“銷售點”交易的現金占20.5%,比2019年減少了三分之一。
各國政府也在發(fā)揮作用。印度和泰國等國政府開發(fā)了國家實時支付系統(tǒng),利用移動應用程序實現銀行賬戶即時轉賬。在印度,人們可以使用臉書網站的沃茨阿普消息服務程序來支付。去年,加納中央銀行結算系統(tǒng)引入了通用的二維碼,人們可通過電話或銀行賬戶使用二維碼支付。
不過,新興經濟體的支付市場仍然面臨挑戰(zhàn)。例如,申請信用卡的收入要求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太高,需要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