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工智能 > 業(yè)界動態(tài) > 行業(yè) | 智慧城市需要強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行業(yè) | 智慧城市需要強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2021-07-29
來源:優(yōu)勢物聯(lián)網

        據聯(lián)合國估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qū)。超過一半的印度人口正在向城市地區(qū)遷移。隨著印度總理啟動智慧城市使命,印度正朝著擁抱數據驅動的治理邁出一步。智慧城市將為各種應用部署下一代技術,如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IoT),將創(chuàng)建大量的數據,同時彼此通信,以提高各種功能的效率。這將需要更多的帶寬和更快的連接才能發(fā)揮作用,但居民遷往城市的增長速度加劇了這一挑戰(zhàn)。為了建設一個真正的智慧城市,需要一個成熟的數據存儲基礎設施,無縫連接和大數據能力,使智慧城市的概念成功。

  智慧城市可以是兩種類型之一——綠地,一種需要從頭開始建設一座智能的數字化城市,另一種類型是棕地,這些城市已經存在,需要改造衛(wèi)生、交通、安全、能源分配等設施的技術基礎設施。需要有效地整合先進技術,以確保平穩(wěn)運行和不間斷的連接。3/4級數據中心將是智慧城市出現(xiàn)的主要催化劑,因為需要大量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來滿足這些城市的需求。
  根據《2017-18年印度經濟調查》的估計,到2040年,印度將需要4.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智能城市將在基礎設施中嵌入連接的傳感器、物聯(lián)網設備和其他下一代硬件。因此,他們必須具備必要的數據處理能力才能使信息有用。邊緣數據中心可以解決許多挑戰(zhàn),并提供這些城市有效運作所需的東西。這些數據中心將有助于增加數據存儲和加快處理速度,從而使技術能夠有效運作。

  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中,居民希望通過實時信息交換獲得收益。人、設備、數據和網絡之間的互聯(lián)必須順暢。創(chuàng)建新的自動化設施和動力應用程序需要采用高密度創(chuàng)新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和提高競爭力。能夠在需要時存儲生成的數據、訪問、分析和解釋數據至關重要。因此,相信數據中心將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并沒有錯。
  物聯(lián)網是技術驅動型城市發(fā)展的關鍵;智能手機、智能停車傳感器、天氣傳感器或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互聯(lián)設備將投入使用,以提高這些城市的生活質量。支持這些解決方案應用的執(zhí)行器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些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市政當局分析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以向智能社會中的互聯(lián)公用事業(yè)網絡發(fā)送命令。毋庸置疑,基于物聯(lián)網使用大數據分析處理生成的數據的智慧城市藍圖將依賴于無限彈性的數據基礎設施。

  智慧城市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配套基礎設施的穩(wěn)健性。具有正常運行時間可靠性和可擴展性的數據中心對于智慧城市的有效運作而言優(yōu)先于其他因素。強大的數據基礎設施將提供更好的連接性,減少延遲并確保執(zhí)行其功能所需的信息易于獲得??煽啃浴椥?、停機時間和安全性是智慧城市平穩(wěn)運行需要解決的一些主要問題。邊緣數據中心將成為整個物理基礎設施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將作為正在創(chuàng)建的數據的數據存儲和處理平臺。
  因此,超大規(guī)模架構將允許城市當局更有效地處理數據、資源和服務數據,因為其功能更加靈活和可擴展。雖然現(xiàn)在說智慧城市是否會獲得其概念化的普及和采用還為時過早,但毫無疑問,正確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構成了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的支柱。如果我們培育和投資一個可持續(xù)的、高度彈性的數據中心來管理從數據攝入到數據分析的數據生命周期,我們就可以充分挖掘數據集市的潛力,并從政府的“城市即平臺概念”中受益。




1.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