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6月18日訊 A股半導體概念集體大漲。漲幅排名前10的板塊中,有9個均與半導體相關,分別是第三代半導體、汽車芯片、中芯概念、碳化硅、氮化鎵、光刻膠、半導體、WiFi、國產芯片,漲幅均在4%以上;重倉半導體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收漲6.7%。
具體個股中,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最高漲逾10%;半導體設備企業(yè)中微公司、北方華創(chuàng)分別漲逾16%和9%;半導體材料供應商南大光電、安集科技、滬硅產業(yè)、晶瑞股份最高均漲逾10%;卓勝微、長電科技、士蘭微、通富微電、瑞芯微等漲幅也在7%以上。
“芯謀研究”企業(yè)定制項目一部研究總監(jiān)王笑龍向觀察者網分析指出,消息層面并沒有特殊情況發(fā)生,半導體概念普漲可能還是由于行業(yè)龍頭上漲帶動市場情緒上升,最近芯片行業(yè)主線還是以供不應求為主。
昨天(6月16日)早上,中芯國際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證e互動”上透露,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中來自于歐美客戶的收入占比近45%,目前該公司產能供不應求。
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在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9.7%、56.1%、55.6%,其在北美洲和歐洲等地的營收占比合計分別為30.3%、43.9%和44.4%。
針對這一變化,王笑龍分析指出,中芯國際在中國大陸收入占比下滑還是與無法供貨海思有關,而歐美客戶占比的上升則是由于全球芯片供應短缺,高通等客戶加大在中芯國際投產電源管理芯片(PMIC)有關。
在一季度業(yè)績電話會上,中芯國際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趙海軍曾透露,0.15微米和40納米是缺口最大的地方,55納米也是有非常大的缺口?!肮镜漠a能分配原則,是優(yōu)先滿足長期與中芯國際合作和共同發(fā)展的客戶,其次是考慮高毛利的產品,同時保持與其他客戶的密切溝通,協(xié)商保證最重要的需求。”
一季度財報發(fā)布時,中芯國際給出第二季度營收預期為環(huán)比增長17%到19%,毛利率預期在22%到25%;今年上半年營收預計約為人民幣158億元。
目前半導體仍以漲價缺貨為主旋律,日前安世半導體、盛群等再放出漲價信息,由于疫情在臺灣、東南亞等地反復,給當前的供不應求狀態(tài)再添不確定性。
受臺積電、三星等代工廠積極擴產疊加技術路線演進影響,半導體設備需求大幅增長。日前,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EMI)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1%,環(huán)比增長21%,達到236億美元。
其中,全球前三大采購半導體設備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別為韓國(73.1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82%,同比增長118%)、中國大陸(59.6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19%,同比增長70%)、中國臺灣(57.1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17%,同比增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