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多家中國機構被美制裁,商務部表態(tài):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多家中國機構被美制裁,商務部表態(tài):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2020-12-23
來源:科技圈里那點事兒

據(jù)美國商務部消息,美國工業(yè)和安全局(BIS)將修改出口管理條例(EAR),增加新的“軍事最終用戶”(MEU)清單,以及第一批103個實體,其中包括58家中國公司和45家俄羅斯公司。美國政府已將這些公司確定為EAR中的“軍事最終用戶”控制目的的“軍事最終用戶”,該控制適用于對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和此類物品運往禁止的“軍事最終用戶”。

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說:“此舉建立了一種新的程序,可以在MEU名單上指定軍事最終用戶,以協(xié)助出口商篩選其軍事最終用戶的客戶?!?/p>

MEU列表通知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轉讓人,將指定的項目出口,再出口或轉讓(在國內)到所列實體,將需要許可證。美國政府已確定,在中國,俄羅斯或委內瑞拉,這些實體構成在“軍事最終用途”或“軍事最終用戶”中使用或轉移到“軍事最終用途”或“軍事最終用戶”的風險不可接受。

商務部正在采取這項行動,該計劃于12月22日在聯(lián)邦公報上公開展示,以回應公眾提出的通過法規(guī)中的名稱和地址識別特定“軍事最終用戶”的請求。MEU清單通過識別美國政府已知的軍事最終用戶,提高了軍事最終用途和軍事最終用戶控制的有效性,從而為出口社區(qū)提供了支持。

盡管如此,但這還不是清單的全部信息,這意味著未包括在清單中的其他各方同樣存在監(jiān)管禁止。例如,未在MEU清單中列出但在國防部《國防授權法》第1237節(jié)清單中的當事方將在EAR之下引發(fā)“危險信號”,并要求出口商,再出口商或轉讓人進行額外的盡職調查。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不斷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yè)進行打壓、遏制,這是對自由貿易規(guī)則的嚴重破壞,對全球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也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利益的嚴重損害。

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給予包括中國企業(yè)在內的各國企業(yè)公平待遇。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此最終規(guī)則會將以下103個實體添加到MEU列表中,其中58家中國企業(yè)列表如下:

1、Academy of Aerospace Solid Propulsion Technology (AASPT)(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2、中國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公司(AECC)及下屬的八個機構:

AECC Ae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中國航發(fā)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ECC Aviation Power Co. Ltd.(中國航發(f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AECC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ECC China Gas Turbine Establishment(中國航發(fā)燃氣輪機有限公司);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中國航發(fā)商用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AECC Harbin Dongan Engine Co., Ltd.(中國航發(fā)哈爾濱東安發(fā)動機有限公司);

AECC Shenyang Liming Aero Engine Co., Ltd.(中國航發(fā)沈陽黎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ECC South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中國航發(fā)湖南南方宇航工業(yè)有限公司);

3、Anhui Yingliu Hangyuan Power(安徽應流航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及下屬七個機構:

AVIC Aircraft Co. Ltd.(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

AVIC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VIC Flight Automatic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FACRI)(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AVIC General Aircraft Huanan Industry Co. Ltd.(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yè)有限公司);

AVIC General Aircraft Zhejiang Institute Co., Ltd.(浙江中航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

AVIC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rporation(中航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AVIC Leihua Electron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ETRI)(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

5、Baimtec Material Co., Ltd.(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Beijing Ander Tech. Co., Ltd.(北京安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7、Beijing Aero Lever Precision Ltd.(北京力威爾航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8、Beijing Guang Ming Electronics Co., Ltd.(北京光明電子有限公司,已吊銷。另有同一英文名的北京光明遠大電子有限公司);

9、Beijing Siyuan Electronic Co., Ltd.(未找到對應實體);

10、CAST Xi’an Spaceflight Engine Factory(西安航天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ASC)孫公司,不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旗下);

11、Chengdu Holy Aviation Science & Tech(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2、China Aviation Ind. Std. Parts(中國航空工業(yè)標準件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13、CSSC Xijiang Shipbuilding Co., Ltd.(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

14、Elin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上海屹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5、Fly Raise International Limited;  (飛揚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

16、Fuhua Precision Man. Co.(合肥市富華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17、Government Flying Service(香港特區(qū)政府飛行服務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的一個部門,現(xiàn)擁有312個公務員職位,負責執(zhí)行飛行行動、維修保養(yǎng)和行政工作。)

18、Guangzhou H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廣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Guizhou Aviation Tech. Dev. Nat.(貴州航宇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20、Guizhou Liyang Intl Manufacturing Co., Ltd.(貴州黎陽國際制造有限公司);

21、Hafe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HAFEI)(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

22、Hangzhou Bearing Test & Research Center Co., Ltd.(杭州軸承試驗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3、Harbin General Aircraft Industry Co., Ltd.(哈爾濱通用飛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24、Henan Aerospace Precision Mach(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25、Hunan South General Aviation Engine Co., Ltd.(湖南南方通用航空發(fā)動機有限公司);

26、Hutchison Optel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重慶奧普泰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27、Jiangsu Meilong Aviation Components Co.(江蘇美龍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28、Jiatai Aircraft Equipment Co., Ltd.(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

29、Jincheng Group Imp & Exp. Co., Ltd.(金城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30、Laboratory of Toxicant Analysis,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毒理藥理物研究所,毒物分析實驗室);

31、Molecular Devices Shanghai Corporation(美迪希實驗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32、Nanj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ircraft Systems (NEIAS)(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

33、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Bureau(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

34、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35、Shaanxi Aero Electric Co., Ltd.(陜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36、Shaanxi Aircaft Industry Co., Ltd.(陜西飛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37、Shanghai Aerospace Equip. Man.(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

38、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39、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SAMC)(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40、Shanghai Tianlang Electronic Science Co., Ltd.(上海天朗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41、Shenyang Academy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Co., Ltd.(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42、Shenyang Aircraft Corporation(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43、Shenyang Xiz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沈陽西子航空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

44、Sichuan Hangte Aviation Tech. Co., Ltd.(四川航特航空設備有限公司);

45、Star Tech Aviation Co., Ltd.(深圳市誠泰航材設備有限公司);

46、Sumec Instruments Equipment Co., Ltd.(江蘇蘇美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47、Suzhou Eric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s Co., Ltd.(蘇州市意可機電有限公司);

48、Wuxi Hyatech Co., Ltd.(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9、Wuxi Paike New Mat. Tech. Co., Ltd.(無錫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Wuxi Turbine Blade Co. Ltd.(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

51、Xac Group Aviation Electronics Import & Export Co. Ltd.(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航電進出口有限公司);

52、XAIC Tech (Xi’an) Industrial Co., Ltd.(西飛科技(西安)工貿有限公司);

53、Xian Aero-Engine Controls Co., Ltd.(中國航發(fā)西安動力控制有限責任公司);

54、Xian Aircraft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55、Xi’an Xae Flying Aviat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西安西航集團萊特航空制造技術有限公司);

56、Xian Xr Aero- Components Co., Ltd.(西安西羅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57、Yibin Sanjiang Machine Co., Ltd.(宜賓三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58、Zhejiang Perfect New Material Co., Ltd.(浙江完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