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MEMS|傳感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歐洲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成功發(fā)射

歐洲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成功發(fā)射

2020-02-11
來源:航空航天港

  2月9日,由歐洲主導的太陽科學探測任務“Solar Orbiter太陽軌道探測器由阿特拉斯5號于卡角成功發(fā)射,這是科學家所稱的太陽研究“黃金時代”的最新成果。

141128y7gms855aj2aja5a.jpg

  聯(lián)合發(fā)射聯(lián)盟的阿特拉斯5號 411號于北京時間12時03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LC-41工位發(fā)射升空。其載荷太陽軌道探測器在53分鐘后與半人馬座上層分離,幾分鐘后歐洲航天局獲得了探測器的第一個信號。

  這個重達1800公斤的太陽軌道探測器由空中客車防務公司和歐空局共同建造,它攜帶了10個儀器來研究太陽和探測器周圍的環(huán)境。NASA是這次任務的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種名為日球成像儀的儀器以及其他儀器及組件。此次任務的總成本為15億美元。

  與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8月發(fā)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一樣,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也有一個遮陽板,以保護航天器和儀器免受太陽的熱量。這個防護罩是基于歐空局的BepiColombo探測水星任務所使用的防護罩,因為該探測器可以到達距離太陽4200萬公里的范圍內(nèi),剛好在水星軌道內(nèi),而且距離沒有帕克太陽探測器離得那么近。

  科學家們計劃利用太陽軌道探測器來回答有關太陽的關鍵問題,如太陽的磁場、太陽風的形成,以及太陽活動如耀斑、日冕物質(zhì)拋射如何影響地球上的太陽天氣等?!拔覀冋麄€太陽系實際上是由來自太陽的活動控制的,”NASA太陽物理學部門主任尼古拉·??怂?Nicola Fox) 2月7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舉行的發(fā)射前簡報會上說。

  她說,這包括了解太陽風暴以及它們?nèi)绾螌Φ厍蜍壍酪酝獾娜祟惾蝿赵斐晌:??!半S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我們的Artemis program重返月球、火星等地,像太陽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這樣的任務加入我們的星座變得非常關鍵?!?/p>

  太陽軌道探測器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能觀察到太陽的兩極。該探測器將對金星進行一系列的飛掠,以增加繞太陽軌道的傾角,使其能夠看到太陽的兩極。到2025年,軌道將會傾斜,當探測器最接近太陽時,其太陽緯度為17度,到2029年上升到33度。

  ??怂拐f:“對太陽軌道飛行器來說,最關鍵的是它要脫離太陽的黃道面,即所有行星軌道運行的平面,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前所未有的兩極景象?!绷硪粋€觀測太陽兩極的探測器是1990年發(fā)射的尤利西斯號,但該航天器沒有照相機?!疤栜壍捞綔y器的設計目的就是去解開這些謎團?!?/p>

141156f29pom3rctvdavn0.jpg

  太陽軌道探測器無法立即解開這些謎團。該航天器將于2022年10月在水星軌道內(nèi)首次接近太陽。不過,歐空局的太陽軌道探測器項目科學家丹尼爾·穆勒說,這艘宇宙飛船將在6月抵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地方?!斑@將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得到新的、令人興奮的數(shù)據(jù),”他說。完整的任務將于2021年11月正式開始。

  該任務計劃至少持續(xù)10年。在這一任務的大部分時間里,它將與帕克太陽探測器協(xié)調(diào)觀測,特別是在帕克接近太陽的時候,它將接近太陽620萬公里。這兩個探測器將能夠提供互補的觀測系統(tǒng)。

  “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真的很完美,”歐空局的科學主任Guenther Hasinger說。“有時候,帕克太陽探測器會在太陽表面的某個磁場區(qū)域飛行,然后太陽軌道探測器就會觀察帕克的觀測,并把它看到的東西與磁場聯(lián)系起來?!?/p>

  太陽軌道探測器的發(fā)射是太陽物理學領域一系列重大里程碑的最新進展,包括帕克太陽探測器的持續(xù)運行和夏威夷太陽望遠鏡的完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月29日公布了該觀測站拍攝的首張?zhí)栒掌@是世界上最大的專門用于觀測太陽的觀測站。照片顯示,該觀測站能夠拍攝出太陽光球?qū)拥淖罡叻直媛蕡D像,可以看到直徑小至30公里的太陽地貌。

  “現(xiàn)在是太陽物理學的黃金時代,”??怂乖?月27日關于這次任務的媒體電話會議上說。“這是成為一名太陽物理學家的大好時機?!?/p>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