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電子行業(yè)如何打造智能SMT工廠

電子行業(yè)如何打造智能SMT工廠

2019-08-15
關鍵詞: 顯示 smt 信息追蹤

近年來,在工業(yè)4.0、工業(yè)互聯、物聯網、云計算等熱潮下,全球眾多優(yōu)秀制造企業(yè)都開展了智能工廠建設實踐。其中,電子行業(yè)由于其行業(yè)布局多而廣的特性,成為智能制造的關注重點。而電子行業(yè)中的SMT領域,智能化可提升空間巨大,也成為了智能制造的實踐聚集地。本文將結合格創(chuàng)東智的落地實踐,分享筆者對于電子行業(yè)打造智能SMT工廠的一點思考。

目前市場上涌現了許多智能SMT工廠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數據統(tǒng)計、數據顯示等可視化上進行了一定的拓展和探究。這些方案主要以看板、統(tǒng)計、顯示為主,還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

14093144188536.png

圖:某公司智能SMT工廠界面信息

那么,真正的智能SMT工廠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智能SMT工廠應該具備的基本模塊和功能。

電子行業(yè)的智能工廠建設應圍繞“精益生產”為核心進行建設和設計。智能工廠僅是一個概念,是“精益生產”現場管理者的工具和助手。它的搭建離不開基本的工廠管理理念,更是TPM這個追求極致的工廠理念的直接執(zhí)行者,它應當追尋的原則:零缺陷、零浪費、零損失。

14093209331795.png

因此,智能SMT工廠的建設以效益最大化、消除浪費為它的設計目標和追求。智能SMT工廠應關注如下模塊:產能&設備、品質&良率、成本&效率。

談到產能,設備維修保養(yǎng)模塊必不可少。需要實現設備重要參數的數據采集、自動點檢、自動確認等功能,實現設備狀況的初步統(tǒng)計和自動確認。

這些一方面能為工廠日常點檢減少工作量,一方面生成工廠基礎數據。對于人員的OEE數據分析、生產的改進、設備的異常預警等都有重要意義。使用大數據分析算法甚至機器學習的算法,對收集的設備關鍵參數進行分析,可獲得實際的設備的壽命預測。

提前預知和定期檢查,讓臨時的異常情況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消除。真正的實現產能和設備利用率的最大化。

14093251197114.png

品質&良率

品質和良率是工廠生產的基礎,也是各個工廠管理者平時最關注的對象。在智能SMT工廠中,影響良率和品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幾個方面須重點防范和管控。

首先是物料確認和管理。SMT行業(yè)的物料由于其特殊性,主要以人員操作為主,會出現人員操作失誤造成物料擺放錯誤的情況。因此,讓系統(tǒng)來改善人員的失誤和管理的復雜性,是智能SMT工廠建設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塊。

其次,信息追蹤模塊是智能工廠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產品參數和信息的收集和統(tǒng)計,實現對參數的實時監(jiān)控,還能提供對于后制程異常產品的回溯。

最后,對于積累的生產數據,比如產品的特性(爐溫SPC情況,產品的Cpk情況)、產品的拋料率、印刷質量等進行生產性分析,來實現針對性的改善,由此提升產品的良率和品質。

14093309820715.png

成本&效率

成本和效率是工廠生產的根本,決定了工廠的競爭力。在成本方面,減少浪費和零Loss是真正意義上的極致降本。同樣,提升效率可以達到減少消耗和浪費,因此成本往往和效率并行。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我們可以從人員的減少、產線的自動切換、自動排程、企業(yè)鏈接和生產監(jiān)督等方面來提升。

SMT產線在生產過程中的投料、印刷、貼片、烘烤、AOI檢查等基本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在人力的減少并沒有太多的空間。在物料的供應方面,在產線的切換線方面則是成本和效率的主場。我們可以看如下圖示:


例如,我們通過實現設備自反饋、自叫料(決策)、自實施(AGV搬運)的自能化(智能化)閉環(huán),實現少人甚至無人的生產現場,由此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我們再通過系統(tǒng)將倉庫物料、人員管理模塊、文檔模塊、基礎數據進行接口串接,來實現企業(yè)系統(tǒng)的全鏈接,實現無紙化辦公、系統(tǒng)化辦公,實現企業(yè)內產品和操作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最后,利用大數據算法實現智能排程,替代傳統(tǒng)的人工排程方式,利用生產的實時數據反饋產品狀態(tài)和人員的及時預警,達到實時發(fā)現、快速解決的目的。

智能SMT工廠建設注重流程管理、業(yè)務邏輯、人的行為和效率。圍繞精益生產的精神:減少浪費、改善永無止境,不斷挖掘、深入、并采用更多的技術和方法,加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便能涌現新的應用和創(chuàng)意,給SMT領域的制造業(yè)者們帶來更多有實際意義的價值和收益。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