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榮耀手機的野心:用YOYO下一盤更大的棋

榮耀手機的野心:用YOYO下一盤更大的棋

2018-11-03
關鍵詞: 榮耀 全面屏 互聯網

榮耀Magic 2發(fā)布后,擅長韜光養(yǎng)晦的榮耀手機怕是再也無法低調。

大抵是因為雙11的緣故,智能手機市場的發(fā)布會再次密集起來,盡管各家都以“首發(fā)”、“第一”等前綴來修飾自己,恨不得把競爭對手們摁在地上吊打。卻也無法擺脫一個尷尬的現實:硬件上的同質化再度出現,哪怕是“全面屏”這樣的解決方案,不同品牌間的差別也沒想象中那么大。

榮耀手機選擇改變玩法,友商發(fā)布會上大書特書的滑蓋式全面屏,被榮耀壓縮到了短短的幾分鐘,焦點留給了智慧生命體YOYO。

五歲的成人禮

02132437405610.jpg

雞湯文里經常出現這樣一句話:一個人長大的標志不是他知道怎么去改變現實,而是明白該如何接受現實。邏輯和觀點上的合理性暫不討論,一個品牌成長的過程恰恰是相反的,從最初追逐市場紅利,到嘗試改變行業(yè)方向。

2014年的慶功會上,剛剛獨立的榮耀手機銷量超過2000萬部,距離小米的6100萬部還相去甚遠,余承東卻放言“榮耀終將超越小米”。某種程度上,榮耀品牌的使命就是狙擊小米,目標無非是要在銷量上打敗小米。

相比于同時期出現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是個典型的“富二代”,有華為的技術做支撐,有華為的渠道做后盾,售后服務有著天然優(yōu)勢,營銷資源也不至于那么拮據,特別是新品牌難以掌控的供應鏈,榮耀也可以和華為共享一個供應鏈體系。背靠華為是榮耀成長的加速劑,可如果品牌上和華為趨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2015年后的榮耀開始朝自己的方向走下去,和華為形成雙品牌戰(zhàn)略,華為繼續(xù)深耕傳統(tǒng)線下市場,榮耀則把重心放在了互聯網渠道上。當然榮耀也沒有去效仿小米,比如小米奉行性價比戰(zhàn)略,榮耀押注品質和服務,小米不遺余力開拓線下市場的時候,榮耀選擇了將互聯網思維搬到線下的“輕資產模式”,即便是在海外市場上,小米再度上演價格游戲搶人口紅利,榮耀的策略是“聚焦品牌高地,覆蓋人口大國”。

求獨立的榮耀在2017年第一季度迎來了高光時刻,Gfk的調查數據顯示,榮耀中國區(qū)的總銷量為1052萬部,小米的出貨量僅有945萬部,在出貨量上已經超過互聯網手機模式創(chuàng)立者小米。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榮耀登頂互聯網手機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不過對于榮耀而言,成人禮不是在銷量超越小米的那一刻,而是真正意義上改變手機市場走向。在此之前,榮耀的成績無論多亮眼,都會有華為的影子,也都將被拿來和小米做對比。只不過榮耀給自己的成人禮有些特別,不是銷量目標,也不是戰(zhàn)略方向,而是借智慧生命體YOYO將智能手機從單純比拼硬件,帶到“軟硬協同、雙輪驅動”的路上。

自己定義自己

02132438618496.jpg

榮耀Magic 2勢必會成為榮耀品牌的分界線,在此之前讓外界記住了“為年輕人做手機”的模糊印象,如今鮮明地展示了“科技理想主義”的另一面。

“科技理想主義”的說法還要追溯到榮耀Magic 上,彼時人工智能理念還和智能手機的潮流不相和,智能以概念機的形式推出來,加上八曲面等復雜設計工藝,量產難度極高,注定不會成為一款大賣的產品??烧侨A為2012實驗室里一群“科技理想主義者”的堅持,智能手機才有了今天的樣子。

既然選擇集成Magic系列的命名,榮耀Magic 2背負了再次定義智能手機的使命,或者說榮耀在自己定義自己,可以梳理出三個關鍵詞:

1、破壁。

智能手機行業(yè)正在沿著這樣的軌跡走下去:處理器性能越來越強、內存空間越來越大、屏幕屏占比越來越高……可然后呢?如果智能手機的未來過度依賴產業(yè)鏈,留給手機廠商的話語權就越來越薄弱,倘若只能進行外觀設計、相機優(yōu)化等“邊角料”的工作,同質化是不可避免的悲劇。

榮耀Magic 2走進了手機創(chuàng)新的無人區(qū),自主研發(fā)了Magic Slide魔法全視屏、麒麟980、石墨烯散熱、40W超級快充、3D仿生感光、雙卡VoLTE、AI雙屏智慧導航等核心技術,但榮耀最為青睞的還是智慧生命體YOYO,邁出了從通用技術到強人工智能的第一步,并堅信這才是智能手機的方向。

2、感知。

智慧生命體YOYO的使命在于倒閉行業(yè)協同進化,進而開啟智能手機的新紀元。然而大多數手機品牌都已經標配了智能語音助手,功能無外乎集中在語音交互上,比如發(fā)指令給語音助手打電話、發(fā)微信等等,當環(huán)境嘈雜或者普通話沒那么標準時,用戶體驗往往會大打折扣,也導致智能語音助手的“雞肋”屬性。

榮耀Magic 2找到了新的打開方式,在用戶拿到榮耀Magic 2時,YOYO就開始了出生、陪伴、學習、進化的四個階段,不斷了解用戶的習慣、喜好、學習技能等,即便是以后更換手機,也可以通過克隆的方式持續(xù)成長。當前主流的語音助手是指令性人工智能,YOYO卻是陪伴型和學習型人工智能,榮耀的切入點恰恰是其他品牌忽略的“感知”。

3、個性。

為什么會是榮耀率先做出改變,原因并不難理解,年輕人往往是個性化的忠實擁躉。為了滿足年輕用戶的個性需求,最直接的方案是產品設計上的個性化,榮耀也屢屢?guī)ьI了魅海藍、海鷗灰、變色極光鍍膜等潮流。但硬件或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的天花板就在那里,用戶也遲早會審美疲勞。

軟件上的個性化空間遠沒有被挖掘,YOYO就是一個特例。在認知用戶的指紋、聲紋、人臉和賬號等生物特征后,YOYO就會根據不同場景、不同習慣、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比如開車時的最佳副駕駛,購物時的全球金牌導購,同時也可能是隨身美容師、隨身翻譯官、隨身健康官……切換到用戶的視覺中,手機可能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像是陪自己逛街的小姐姐、開車時坐在副駕駛上的女朋友等等。

兩年前,榮耀Magic在偶然間為手機行業(yè)指明了方向,如今榮耀Magic 2又一次站在了智能手機的十字路口。

下盤更大的棋

劉慈欣在《三體》中創(chuàng)造了“降維攻擊”的名詞,可能本身并沒有太多的商業(yè)化元素,卻被多個互聯網大佬奉為商業(yè)競爭的逆襲法則。

智能手機會被降維攻擊嗎?沒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卻有了跨賽道競爭的趨勢。幾年前外界爭論的焦點還是互聯網入口,今天討論更多的則是人工智能,且更加“嘈雜”。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想從中分一杯羹,寶馬、特斯拉等車企想要打一場自動駕駛保衛(wèi)戰(zhàn),雨后春筍般的創(chuàng)業(yè)者積極將人工智能搬到所有可能的硬件上。

另一個背景就是5G和物聯網,硬件和硬件之間的接口將徹底被打通,如同互聯網時代的入口之爭,物聯網時代的超級入口也不乏覬覦的對象。比如百度、阿里的布局已經涉及了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汽車等等,生態(tài)化已經逐漸成型。智能手機在互聯網時代的入口優(yōu)勢,在物聯網時代還會奏效嗎?

缺少手機入口的廠商在嘗試尋找替代者,智能音箱就是一個候選對象,嘗試通過智能音箱的語音助手去打通智能家居,乃至和汽車進行連接。與智能手機相比,智能音箱的市場存量、用戶習慣等要大打折扣,畢竟在所有的電子化產品上,智能手機應該是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產品。

榮耀在下一盤更大的棋,YOYO連接的不只是用戶和服務,也將是連接用戶和硬件的媒介,至少在榮耀Magic2的發(fā)布會現場,榮耀總裁趙明已經演示了YOYO控制大疆無人機的操作,在榮耀的新零售3.0布局中也已把IoT作為生態(tài)的一部分,接下來或許還會有一系列的動作宣布。

相比于智能音箱等潛在的替代者,智能手機仍然有著龐大且忠實的用戶,并不缺少物聯網布局的先天優(yōu)勢,YOYO的另一個使命恐怕就是打造一個未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用戶的超級入口。

誠然,榮耀在定義和指引智能手機方向上下了一手先手棋,又為物聯網的超級入口留了一手后手棋。在整個手機市場還在崇尚現實主義和拿來主義,眼光局限在智能手機單一賽道的時候,科技理想主義的榮耀已經很難保持低調。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