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微流體在近幾年也迅猛的發(fā)展。微流體是具有微尺度(幾十到幾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統(tǒng)的科學和技術。在其中,微量的液體(通常為10-9至10-18升)在系統(tǒng)的控制下進行特定模式的流動。聽著如此黑科技的微流體的發(fā)展其實可以追溯到數(shù)十年前,生物化學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體發(fā)展很好的推動力。自那時起,“芯片實驗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統(tǒng)(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來。
在微流體的世界中,隨著流體尺寸的縮小,其比表面積逐漸增加,這就使得其呈現(xiàn)和宏觀流體不同的特性。總結起來,微流體主要有三個特點:高效質量傳熱,粘性對慣性力的相對優(yōu)勢,以及顯著的表面效應。除此之外,高集成度的微流體系統(tǒng)有助于多個流體相的共存,并發(fā)生多樣的相互作用。這些特征使得使用小型化設備控制和操縱單個流體以及流體界面成為可能,也使得微流體在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yī)藥,以及工程的多個領域受到追捧。
今天,小編在這里想要和大家重點討論一下微流體技術對于生物化學的革命性影響。微流體在生物化學領域的影響可謂十分廣泛,其涉足了酶分析,DNA分析(例如聚合酶鏈反應和高通量測序),以及蛋白質組學分析等多個方面。微流體生物芯片的基本思想是將檢測操作,樣品預處理,以及樣品的制備整合到一個芯片上,使其具有高通量的特性。這樣的生物芯片也可以在臨床病理學,特別是疾病的直接診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微流體的設備,比如能對空氣或水樣進行連續(xù)采樣,以及實時檢測的設備,可以用于生物化學毒素以及致病微生物的檢測。除了上述的檢測手段以外,微流控技術已經(jīng)為生物學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來研究和控制完整的細胞環(huán)境,在細胞生長,衰老等多個方面成為了促進新發(fā)現(xiàn)的“神助攻”。下面,我們就來舉幾個具體的例子,看看微流體是怎么履行自己的職責的。
在生物分析方面,微流體在離子,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質,的檢測方面都能發(fā)光發(fā)熱,也為此引發(fā)了很多標準生物分子技術的革命。其為聚合酶鏈反應(PCR),逆轉錄PCR(RT-PCR),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等提供了全新的技術平臺。此外,液滴微流體,微流體的一種,已經(jīng)能夠成功地進行細胞水平的分析,很多經(jīng)典的細胞操作都可以在微液滴中進行。
以往提到化學反應,眼前浮現(xiàn)的就是那些怎么刷也刷不干凈的瓶瓶罐罐。但是現(xiàn)在,微流控的液滴就能作為一個小型的化學反應器存在,并且研究人員能做到對其環(huán)境的精確控制。其已經(jīng)被應用到多種反應中去了,包括滴定,沉淀,水解等等。抗凝血藥物阿加曲班的液滴微流體平臺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其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一個芯片上面,通過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活化時間來測量凝血時間,并借此確定阿加曲班的適當劑量。除了水相的反應,液滴微流體也支持有機相的反應。但是,此時,制造儀器所用的材料就需要精挑細選了,免得有機溶劑的腐蝕造成通道的變形。硫羥基聚合物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具有比PDMS材料更強的有機穩(wěn)定性。
當然,除了小分子,利用微流體進行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也是不在話下。現(xiàn)在的微流體技術已經(jīng)被比較成熟地運用于DNA,RNA,以及蛋白質的分析領域,其甚至可以幫助蛋白質的結晶。
除了分子層面的分析,微流體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直接進行細胞層面的操作。細胞包埋,組織培養(yǎng),細胞凍存,復蘇,裂解等等都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不足掛齒。讓小編大開眼界的是,微流體甚至可以幫助細胞的基因傳遞。
基因傳遞是將外源基因引入宿主細胞的常用手段,其能夠調節(jié)宿主基因的表達,甚至能夠作為基因治療的主要步驟?;騻鬟f可以分為轉染,轉化和轉導三類。研究人員曾經(jīng)報導,利用質粒將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