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抗震技術新突破 云南新疆已開始使用

抗震技術新突破 云南新疆已開始使用

2017-09-18

作為破壞性最強的自然災害之一,地震的威力就不用多說了,所到之處無不造成大量建筑倒塌和人員傷亡,讓人談之色變。因為地震的巨大危害性,這些年來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減少損失的抗震技術,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1所終于是有了突破性進展,其研發(fā)的“抗震神器”目前已經運用到了陜西渭南大荔縣實驗小學的教學樓,而在云南、新疆和甘肅等地已經開始對學校和醫(yī)院等公共設施采取強制性使用措施。

地震造成高度破壞性的主要是橫波,它會造成地面橫向擺動,導致建筑物瞬間倒塌。傳統的抗震技術主要是將建筑物的上部結構和地基牢固地連接在一起,會使用更粗的鋼筋、更多的混凝土澆注,但這樣的抗震效果并不理想,地震發(fā)生時仍舊有很高的倒塌概率。

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1所研發(fā)的“抗震神器”突破了這種傳統的方式,在建筑上部結構與地基之間增加隔震層,安裝橡膠隔震支座起到與地面的軟連接,通過這樣的技術,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

1505445714618021826.png

據悉,隔震支座技術是來源于火箭發(fā)動機,其工作原理與火箭的柔性噴管很接近,要有足夠的支撐力扛起上面的建筑,而在抗拉力上,要具備彈性又不至于被拉斷。

這一技術目前已經運用到了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實驗小學的新教學樓,每6米一個,呈網狀分布在該教學樓的底部支撐著整棟教學樓,肩負起抗震的工作。

目前,隔震技術在我國被逐漸重視起來,云南、新疆、甘肅等地已經對學校、醫(yī)院等公共設施采取強制性措施,要求這些建筑必須采用隔震技術。按照每年新增建筑16億平米計算,如果10%的建筑采用隔震技術,每年的產值高達26億元,可以說這是相當廣闊的一片市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