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與格羅方德(GF)都以攻擊態(tài)勢進軍晶圓代工事業(yè),其中以臺積電為假想敵的三星,更宣稱將比臺積電更早推出10nm的方案,也會更早導入EUV的設備,希望在幾年內翻轉晶圓代工產業(yè)被臺積電獨占利益的格局。
格羅方德也以新的22nm FD-SOI工程架構投入新的戰(zhàn)局,除了美國的工廠擴廠之外,落腳成都也讓一度乏人問津FD-SOI,再受到矚目!
市占率排名第一的臺積電,最近也推出22nm ULP、12nm FFC、7+nm EUV等項目制程應戰(zhàn),其中又以7+nm EUV最受矚目。而根據內部透露,臺積電下半年7nm多家客戶的十幾個產品就將進入流片(tape-out)。
據悉,臺積電原先在導入EUV時,抱持著消極的態(tài)度,甚至傳言到5nm時才會導入。同時,臺積電最新的EUV進展是,最新ASML曝光機臺已經可以達到連續(xù)3天穩(wěn)定處理超過1,500片12吋晶圓。
但最近面對格羅方德的積極攻擊時,選擇了22nm與12nm的制程,迎戰(zhàn)GF的22nm FD-SOI,而三星的10nm計劃,也深受臺積電注意。
原先市場的認知是,EUV的設備到5nm世代才會真正導入,但三星與臺積電同步提前到2018年的7nm世代便引用EUV的設備,獲利的當然是ASML這些生產設備的業(yè)者,但也因為Multi-patterning的次數減少,對一些生產蒸鍍設備的業(yè)者,就會有不利的影響。
至于FD-SOI的技術,原先是由ST Micro所研發(fā)的絕緣,并與FinFET具有相互替代效益的技術。在FinFET技術的排擠下,FD-SOI一度乏人問津,但在三星與格羅方德相繼導入之后,似乎有了新的轉機。此項技術在物聯網相關應用時,具有低耗電的特色,而用于爭取晶圓代工的商機上也頗受矚目。